分享

黎平滚大村:脱贫后的春节 日子越过越红火

 木香草堂 2021-06-27

文/图 通讯员 王明成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凌忠云

  2月16日,黎平县地坪镇滚大村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四面八方的村民一早就集结在大坪子,一起吹芦笙贺新春。这是滚大村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几年前的滚大村可没今天这么热闹,这都得感谢党委和政府啊。”村支书滚确中感慨。

脱贫后的滚大张灯结彩晒幸福 现场照 王明成摄.jpg

脱贫后的滚大张灯结彩晒幸福

  滚大村辖7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共764户3164人。已于2018年顺利省标出列。过去的滚大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砖房寥寥无几,村寨分布散,群众大都住在半山腰上,以养牛耕田为生,基础条件极差,守着金山却只能靠天吃饭。如今的滚大村发展油茶加工、古茶叶、芦笙、钩藤、生猪、稻鱼等项目,还新建了党群活动中心、扶贫车间、芦笙博物馆、文体广场等设施。

  在贫困户滚书财家里,亲朋好友正庆祝滚书财喜迁移民房,提前奔小康,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唠家常,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滚书财是滚大村带领群众脱贫的村主任,也是党和国家扶贫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搬迁户滚书财喜迁新居过上城里人生活 王明成摄..jpg

搬迁户滚书财喜迁新居过上城里人生活

  “国家给我们房子,又为我们找工作,还不是为了我们?你们不去,我去。”滚书财向记者回忆。

  近年来,黎平县立足实际,精准帮扶,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可政策到了地坪,效果甚微。传统的瑶、侗、苗族群较为保守,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不肯搬迁去县城。

  既是村干、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滚书财一句“你们不去,我去!”打开了该镇易地扶贫搬迁的大门,步入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贫穷,是文明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梦想,滚书财家搬迁致富看似机缘巧合,却有必然。

  大歌声声、芦笙荡荡,千亩茶油林茶花盛开,特色苗寨延边绽放,让每一个走进滚大村的人都为之震撼。

  小戳子,戳出大梦想

  滚大村培利寨,每天清晨,每家每户就在房屋一楼辟一个场地,设起简易工作台,操起戳、刀、斧、凿,就开始摆弄起芦笙。“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是黔桂交界村寨民俗比赛活动的主将,培利制作的芦笙音调准,声音洪亮且动听,广受顾客的青睐,芦笙远销省内外。近年来,在地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清晰,成立了滚大村芦笙党小组,组建芦笙农民专业合作社、芦笙展览博物馆,吸纳贫困户、工艺芦笙师,壮大工艺芦笙制作产业,把培利打造成享誉全国的“芦笙第一寨”。滚大村芦笙平均每把售价350元,年产万余把,年产值达400余万元,芦笙产业已辐射至周围的新丰、新岩等村寨,群众增收成效显著。

滚大村培利寨制作的工艺芦笙 王明成摄..jpg

滚大村培利寨制作的工艺芦笙

  陆岁培看到记者的到来,非常热情的邀请去他家坐坐,还开心的跟记者算起了丰收账。他以前只是个种田的,吹芦笙也只是业余爱好,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和扶持下,加入芦笙合作社,制作工艺芦笙,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不仅脱了贫,还盖起了砖房。“我家六口人,就我一个劳动力,以前怎么干农活也养活不了全家,自从加入了芦笙合作社,家里人也可以帮着做芦笙,多劳多得,现在脱贫了,还想当贫困户都难了咯。”陆岁培笑着说。

  站在培利寨寨口,依山而望,环绕在滚大村半坡的茶油树、古茶树成山连片,葱郁茫茫。可就在一年多前,这些古茶树只是滚大群众的解口茶。

  小产业,种出大发展

  近年来,黔东南州在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围绕各村的人口规模、贫困程度、地域特点、产业基础等情况,因村派人,发挥优势。按照“党群干部进弱村、政法干部进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农业干部进产业村、科技干部进专业村”的原则结对帮扶。“刚到滚大村时,我心凉了半截,路边垃圾成堆,产业分布小散弱,用脏乱差来形容真的一点都不为过。”帮扶干部王朝华苦笑道。

  “茶叶稀疏、油茶减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都难成气候,要不抱团取暖,来个'茶油加工厂’、'古茶叶专营’?”帮扶干部杨志勋脑子灵光,提出告别产业的单打独斗,要联合整个大的。

地坪油茶产业照 王明成摄 (2).jpg

地坪油茶产业

  人心齐,泰山移,组织专家精心考察后,黎平众联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收购了附近村寨6000亩油茶林2.1吨油茶籽制作原生态山茶油;坐拥100年以上古茶树2200余株,油茶、茶叶均适合生长在南方,条件得天独厚,均有合作社统一管理,价格不再任人宰割。

  “书财,能行么?别像前几年种'艾纳香’一样哦”。几年前地坪大搞扶贫产业,草药艾纳香种下去了,老板跑路了,这让地坪人民成了产业发展的惊弓之鸟。面对群众的质疑,滚大村两委党员带头、村干示范,把自家的油茶籽贡献出来试榨油,加工出来的山茶油浓度纯,质量高,卖到60元一斤。群众尝到甜头了,这才放开手干。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我们这些山旮旯就只适合搞传统产业加工,除此别无出路。”黎平县地坪镇党委书记孙宏泽坚定不移的说道。

  记者深入滚大村感受他们摘下贫困帽、喜晒幸福的喜悦心情和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奋斗、致富奔康的满满信心和十足干劲。

  新的一年,滚大村也有了新的打算,他们表示会紧跟党的步伐,落实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深入挖掘民族特色,壮大产业,呼吁青年人返乡创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滚大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