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江边,鼓山上,这些文章都出自他手!

 昵称62511273 2021-06-27

图片

为了迎接在福州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年75岁的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州市文联原主席、福建省作协原副主席陈章汉,撰写了散文《古厝有情》,参与“幸福之城  古厝之光”征文。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图片

陈章汉

与“文章翰墨”结缘的人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得主潘主兰先生,1997年为陈章汉题写过“文章翰墨”四个字。

陈章汉说,自己几十年来始终在与文章翰墨打交道,坚持“小笔写文章,大笔写书法”。

图片

陈章汉当过“回乡老知青”,当过民工务过农,当过演员演过戏……作为“老三届”的他,31岁才考上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自从进了大学,他就没离开过文字创作。

图片

陈章汉

他先是以主编身份刻蜡版,油印过师大校园刊物《闽江》。后分配到福建青年杂志社当编辑,用红墨水为投稿者“作嫁衣”,用蓝墨水施展自己的文学才华,业余出版了《人生的履痕》《美感百题》《说字写文》《童年真好》等书籍。

他还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江口风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过发布会。1996年,调到福州市文联任主席,曾四次代表福建参加全国文艺界“两会”。

《闽都赋》为闽都文化开了扇窗

陈章汉调任市文联没多久,就赶上了为纪念福州建城2200年而开展的一系列文化工作。

他组织作家、文史专家陆续编辑出版了《院士风采录》《“可爱的福州”丛书》及《锦绣福州》《经典福州》《闽都古韵》《闽都石语》等地方文化书籍,并创办了《闽都文化》《家园》两本文学、文化类刊物。

图片


闽江公园里的福州历史文化长廊


世纪之交,福州市决定在闽江北岸建设220米长的福州历史文化长廊,交给陈章汉的创作任务是拟写卷首语。

这一特殊任务考验着他的文才,在有限的篇幅内,他以大容量大气势创作了他的首赋《闽都赋》。

《闽都赋》为闽都文化宣传开辟了一个新窗口。其后,陈章汉又创作出《鼓山赋》《马江赋》《福州温泉赋》《寿山石赋》《冶山赋》《三坊七巷赋》等福州题材的赋文,多以其手书刻石名世。

《光明日报》2010年开设《百城赋》专栏,他以《福州赋》《长乐赋》《福清赋》入选,成为全国唯一刊登过三篇“百城赋”的作家。

图片

鼓山上的《鼓山赋》

“赋联主席”的“两把笔”

2008年退休后,陈章汉以“承启斯文,耕读传家”的文化理想,弘扬闽都文化,助力儿童文学,创办了福建省耕读书院,并与省作协联合创立了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奖。 

图片

陈章汉近照

上世纪,陈章汉凭红蓝墨水,一边当编辑一边当作家。本世纪,他一手握钢笔写文章,一手握毛笔写书法,“左右开弓”不亦乐乎。

退休后,陈章汉创作更侧重于辞赋和楹联的撰并书,把自己的文学艺术造诣表现到地方文化领域和城市公共空间,人称“赋联主席”。

图片

陈章汉

从1996年到福州文联工作,至今整整25年,陈章汉的创作重点,始终围绕在闽都文化上。

前年他生病期间,还在为三坊七巷林聪彝故居打造的福州城市会客厅,撰写系列重要文字。

去年秋天起,陈章汉开始撰写古厝话题的系列随笔,在《福建文史》上发表,目前该系列已完成30篇,准备在适当时候结集出版。

福州晚报记者 顾伟

新媒体编辑 兰超

监制 管慧 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