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楼特辑|赵京战先生淄博行纪事(李奎封)

 小楼听雨诗刊 2021-06-28

赵京战 笔名苇可,河北安平县赵院村人,1947年出生,1966年入伍。2021年6月21日于京不幸逝世。空军功勋飞行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师职,大校军衔。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常务副主编。



赵京战先生淄博行纪事

家风范 诗缘三记

李奎封
 

20101031日,我与同事去北京参加《中华诗词》杂志2011年征订工作会议。

出发前,市经协委主任傅斯胜同志嘱咐我:中华诗词学会赵京战副会长是他很要好的战友,如果有事情可以找他。

111日上午8点,借大会之前短暂时间,我们见到赵京战副会长,道明来意。他说:我已经接到傅斯胜同志的电话,欢迎来自聊斋故里的诗友。

简单交谈中,感觉他十分热情,待人亲切,说话接地气。他问,你们到北京来还有什么要求吗?我说,我们有些老先生迫切希望加入中华诗词学会,请你多给我们几份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表。他欣然应诺。中午休息时他送给我5份会员表,笑道:一次不能太多,先给5份吧。今后有事可以找我,我会尽心的。
 
精彩讲座 醍醐灌顶
 

2011年市诗词学会将诗词培训列入工作日程。春节后,我与赵京战副会长商量,他同意4月下旬来淄博讲学。

2011426日,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赵京战先生学术报告会在淄博饭店七楼黄山厅隆重举行,市直及各区县近200多名诗友荟萃一堂,聆听了赵京战会长的精彩讲座。 

他深入浅出,首先诠释了学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说,格律是我们学诗的第一道门槛,初学者在诗词格律上都有一些模糊认识。我去一个城市讲课,询问学员们学习写诗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他们回答说最难的是格律,有的学习了三年五年甚至十来年,就是过不了格律关。有的诗友对格律有一个误解,往往注意古人的出律现象而不求甚解。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字就出律了;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陆游的一生报国有万死,一连五个仄声,肯定出律。既然古人可以出律,我为什么不能出?于是就对格律不那么讲究了,学了三年、五年,还在原地徘徊,过不了诗词格律这道门槛。 
 
他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
第一,诗必须鲜活,必须是从生活中直接提炼、直接凝结出来的真诗而不是书本上的学问,它是活色生香而不是枯花落叶,它是生猛海鲜而不是陈年腊肉,它是读者伸手可触抬目能见的生活而不是隔叶看花隔云望月可望而不可即。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也是创作出好诗的最好载体。

第二,诗必须高尚,必须体现正能量,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那些低俗、偏狭、张狂、变态的心理情绪,是不宜在广大读者中宣扬和提倡的。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但作者的真实感情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那就必须超越作者自我,与广大读者有共鸣处,有契合点,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引导读者进入诗的审美境界。

第三,诗必须紧跟时代,反映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诗经》《楚辞》,唐风宋韵,都是当时时代的产品,代不同风,各有烙印。追唐攀宋,指的是艺术手法的继承和借鉴,不是模仿或复制。我们不能把自己异化成古人,来替古人抒情,而是要把我们时代的色彩充分体现在我们的诗词中,唱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  

他十分注重与学员互动,现场解答了学员提出的失粘、失对、孤平、拗救等问题,深受学员敬佩。  

他以一首七绝结束讲学,诗曰:
“一泓清水一方天,齐鲁风光看柳泉。
欲为神州添锦绣,融身东海化斑斓。”
中午,市政府韩国祥副市长、市政协王树武副主席在淄博饭店淄博厅宴请赵京战先生。宴会中诗社班子成员向赵会长请教了有关知识,宗鲁浩老先生赠送书法作品。我即席赋诗两首,以示尊敬。

《情寄中华诗词学会赵京战会长》 二首
(一)
诗名远播久相钦,握手京华见寸心。
肺腑之言邀道义,珠玑片语沐甘霖。
殚精编苑璞雕玉,授火吟坛石点金。
汉阙抚琴追化境,渔樵无处不知音。
(二)
稷下争鸣春色留,各经风雨喜同舟。
君耽骚雅圃盈座,杯溢醍醐情满楼。
奋笔三书扬国韵,狂澜一曲励朋俦。
融身阔野翻新绿,唱得星河耿欲流。
注:三书,指先生所著《中华诗律》《中华韵典》等诗词理论书。
 

虔诚待人 诗家风范

 

记得20114月,徐学汉书记约我和张经佩商量他的《闲吟集》出版问题。他说:诗稿我已三经修改,我的好朋友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董凤基部长的序言已经定稿,你们再详细看一遍,看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徐学汉书记是我的老领导,在仕途方面对我有提携栽培之恩。我深知他对诗词的爱好,尤其重视《闲吟集》的出版发行。

我说:我与中华诗词学会赵京战副会长相识,如果他同意写序,那才是两全其美呢。

徐书记听了满口称赞。
恰好我要去中华诗词学会汇报工作。2011619日,我和张经佩乘高铁赴京,上午10点半到达位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1号全国政协老办公楼一楼《中华诗词》杂志办公室。赵京战副会长爽快地说:欢迎诗友们到访,你们看,编辑部这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可怜得很呢。

我们说明来意,将《闲吟集》诗稿奉上。他很为难,解释说:中华诗词学会刚刚换届,杂志社人手少,人员青黄不接。他顺手指着地板上一个个邮袋无奈地说道,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诗词稿件就有几百件呢。

我立马意识到,是啊,电脑还是奢饰品的年代,每天几百件诗词稿件,从拆封、审阅、筛选、抄录,其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他看我有点儿失望,随即笑道:老李,你受老领导委托,亲自到北京来,我很受感动,工作再忙我也不能辜负徐书记的一腔热心。

20111018日,徐书记收到赵京战先生的序言《青山踏遍赋归来——徐学汉“闲吟集”读后》。其中写道:
一口气读完《闲吟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为作者的深沉、真挚的情怀,朴实、敞朗的人品所感动。作者宦海沉浮,为民公仆,殚精竭虑,日夜劬劳,功劳国家,口碑乡里,令人赞叹。他的多姿多彩的人生,凝结成铿锵的诗句,珠玑溅玉,掷地有声,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徐学汉先生为官一生,颇有政声。他多年衣着简朴,农民打扮,骑车下乡,田间劳动,与农民促膝谈心,水乳交融。他也被农民引为知音,交口称赞。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是他的写照,是他的丰碑,是他顶天立地于齐鲁大地的通行证。见其诗如见其人,品读他的诗集,了解他的为人,领略他对人生的回味和感悟,可以说,他不愧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闲吟集》出版发行后,赵京战副会长的序言得到普遍好评,徐书记说,赵会长虔诚待人,诗家胸怀,必须进京表示感谢。

2012年元月17日,刚刚过了农历小年,我与张经佩驾私家车赴京走访,按徐学汉书记的意思答谢赵京战先生。致公党中央秘书长、我大学同学曹鸿明同志安排,入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第四招待所。


上午,在中华诗词杂志社新址海淀区阜成路58号新洲商务大厦808赵京战先生办公室会面。赵会长高兴地说:由中央领导出面协调,我们刚刚搬迁到新洲大厦,编辑部占据了8楼半个层面。现在鸟枪换炮了,装饰一新,宽敞明亮,杂志社领导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他说,这儿离我的居所近一些,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非常方便。请李会长到我家喝茶。

赵会长住北京西郊空军部队分配的房子,按大校军衔,他住多层复式楼房,宽敞明亮,居住方便。在会客室我们敞开思想谈论诗词。

我说,赵会长倡导中华新韵,怎样正确理解中华新韵和平水韵。
他说,尽管我主编了《中华新韵》,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华诗词学会提出“昌今知古,双规并行”的用韵方针是符合当今诗词文化发展大势的。

我说,我认为,新韵走势,犹如普通话的普及。因为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是各类文化传播的载体。韵书亦如此,韵书是诗词创作的工具,是诗词文化交流的载体。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为适应现代语言融入诗词文化,中华新韵应该是用韵选择的必然趋势。犹如电脑手机,在时代发展潮流中逐步得到认可并且迅速普遍运用。

他完全同意我的理解。
按照我的意图,曹鸿明同志在德胜门致公党中央机关接待处设宴答谢。经过相互介绍,应邀出席宴会的有:赵京战副会长、宋彩霞编辑部主任、张晓虹编辑,德州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进京走访,因为同学关系,也出席宴会作陪。

宋彩霞主任是山东威海人,性格爽朗。张晓虹编辑是山东滨州人,含蓄幽默。她们于2010年先后进入中华诗词杂志编辑部,是编辑部的新人。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宴会中,话语尽管不多,推杯把盏之中,我敏锐地察觉到编辑部里些许充满趣味的故事。

18日上午,去中华诗词办公室,拜见王改正秘书长、沈华维主任、晨崧部长等驻会领导。

张晓虹陪同我们向李文朝会长汇报工作。周笃文先生将一部刚刚印刷出版的线装诗集送给文朝会长,相互交谈了并不关紧要的事情,说了些过年的话。

李文朝会长让我们转达他对淄博诗友们的问候。春节来临,张晓虹想搭顺风车回家过春节,她对李文朝会长说明想法,李会长慨然应允。

上午11点,张晓虹与我们同车回山东。晚5点,马明德在饭店设宴接待,自此彼此成为要好的朋友。期间互访并经常嘤鸣唱和。

鹧鸪天·元旦寄怀
2013年元月2日,欣闻《中华诗词》编辑张晓虹先生,由京华踏雪归来,与家人共度元旦。4日上午10点,我与德祥、文富、文森诸君冒雪赴约。诗友相见,交流、切磋、探讨,各抒己见,十分融洽。席间推杯换盏,更显温暖。未曾想到,一场大雪更加深了两地诗缘。归来按照提议,寄调鹧鸪天,以记事,以抒怀。
际会滨州踏雪行,乐闻天籁鹧鸪声。君横羌笛思佳客,我弄湘箫诉别情。
吴语暖,酒樽盈,琼瑶着意结山盟。春迟未必羡杨柳,一任田原椽笔耕。
 
思佳客·冬兴
山野茫茫路大荒,长空雁唳惜斜阳。梅经飞雪花犹俏,松到严冬色更蒼。
昏老眼,搜枯肠,敲词炼句饱诗囊。快哉雅集钟灵地,但步诚斋酒一觞。
诚斋,乃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今江西吉安人。此人为官清正,一生主张抗金。其诗初学江西派,后自成一家,清新活泼,人们习惯称之为“杨诚斋体”。其在《立春日有怀》有名句:“白玉青丝那得说,一杯咽下少陵诗。”


 


实事求是 注重效果
 

20131031日,中华诗词学会考察验收临淄区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考察验收组成员有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赵京战、组联部部长布凤华、中华诗词网编辑何鹤。

他们乘坐北京至青岛高铁,上午1221分到达淄博站。山东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郝铁柱、副秘书长王志静,淄博市诗词学会李奎封、曹绪彬、孙中道,临淄区诗词学会马克久、张长晓在车站迎接。然后乘车赴临淄区,入住万豪大酒店。

下午3点在万豪大酒店会议厅听取临淄区工作汇报。区委区政府和人大政协领导刘同信、马克久、曹丕祯、王克林、齐昌城等出席汇报会。

中共临淄区委宣传部长曹丕祯主持会议。副区长齐昌城汇报临淄区的基本情况。考察组听取临淄区诗词学会张长晓会长汇报创建诗词之乡的做法和成效。经过交流和讨论会,赵京战副会长讲话。

他说,听了汇报,我认为临淄区委区政府抓住齐文化独有的优势,在齐文化的根基上,抓诗词之乡的创建,普及诗词文化,充分说明区领导高瞻远瞩,抓住了关键,抓到了点子上。临淄的诗教工作有独到之处,有地域特色,摸索出了自己独有的路子。

他说,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重点是做好“五进”,即诗词“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临淄区在中华诗词诗词之乡创建中,诗词学会班子建设、人才培养、活动阵地、刊物出版发行诸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今后几天,我们按照诗乡检查验收标准,深入现场,通过看、听、问、访,了解创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晚饭后,验收组成员山东老乡布凤华部长格外关心,她对临淄区人大副主任马克久严肃地说:你们可要小心了,全国其他地方验收诗词之乡,书记县长亲自出面,亲自陪同。到现在还没有见到你们主要领导的影子呢。

老马不便解释,不敢怠慢,立马向区委汇报。
111日,临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府宋振波区长,王克林、齐昌城副区长,区委曹丕祯宣传部长,区人大马克久副主任等领导亲自陪同考察验收。

先后考察了区实验小学,300名师生表演的大型歌舞木兰辞、弟子规,现场规模壮观,井然有序;鼓乐齐鸣,管弦悠扬;翩翩起舞,朗朗咏颂。


考察临淄二中室内表演李清照系列词舞曲。考察齐都药业的企业诗词文化,考察闻韶社区的城市居民诗词文化,考察区城建局将诗词文化融入城乡规划,诗词普及融入机关日常工作,诗词创作助力园林规划及名胜古迹之中。所到之处,皆得到考察组的肯定和赞扬。

中午自助餐,赵京战副会长展现了诗家胸怀,他对宋区长说:临淄的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卓有成效。区县的工作千头万绪,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待宋区长处理。咱们实事求是,下午忙你的大事、急事、缠手的事,不能占用你宝贵的时间。

宋区长笑道:谢谢赵会长的理解。
下午考察了石佛堂农业现代化示范园诗词长廊。在太公湖现场调研诗词进景区的效果,瞻仰李文朝《咏姜太公》大型石刻:
“纬地经天世事通,开邦立业建奇功。
千秋智慧人神仰,万古江山一钓翁。”

参观了敬仲镇农村五化文化事业建设现场,考察仉行村并对刚刚去世的95岁老诗家李法周老先生家人表示慰问。

期间,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树武、市政协副主席王修德分别陪同考察组活动。

何鹤同志的书法颇有功底,基于社区、企业基层的要求,他即席挥毫泼墨,咏颂基层的工作业绩,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我即兴填词《鹧鸪天·诗乡建设》
十年耕耘化境深,田园灵秀沐甘霖。采风即景扶摇醉,笔会耽词对月吟。
弹俚曲,觅知音,高山流水伴浮沉。谁言闾巷无佳作,韵海情锺抱朴心。

112日上午,验收组反馈考察验收意见,对临淄区创建诗词之乡和诗教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下午参观王渔洋故居和忠勤祠。考察组一行赴济南长清。
 
2014519日上午,临淄区中华诗词之乡、齐鲁诗词之乡授牌仪式在区老干部局会议室隆重举行。中华诗词学会原秘书长王德虎、理事吴化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郝铁柱、办公室副主任王志静;市诗词学会李奎封、曹绪彬、孙中道;临淄区委政府领导王义朴、邢强、王克林出席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邢强同志主持。临淄区委副书记、齐鲁化工区党工委副书记王义朴同志致辞。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临淄区“中华诗词之乡”、省诗词学会授予临淄区首家“齐鲁诗词之乡”荣誉称号。王德虎顾问作重要讲话,他肯定了临淄区创建诗词之乡取得的成绩,并希望临淄区以成功创建诗词之乡为起点,珍惜这一“国字号”文化名牌,以弘扬国粹为己任,进一步突出齐文化特色,深入开展诗词“五进”活动,巩固提升诗词之乡创建成果。



李奎封 字奕凡,号垄耕山人。1947年7月生,山东省桓台县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曾任桓台县县长,淄博市农业局局长,淄博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山东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淄博市诗词学会会长。

 编辑/章雪芳 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243):2021年第二十五期

每周试玉(238)|嘉宾【孙临清 李金生 独孤食肉兽 梦烟菲】

【小楼听雨诗刊】2021年(1-3)月目录

《小楼听雨诗刊》辛丑新春大拜年

今日关注|第三届【人间要好诗】大赛获奖作品

今日诗讯:《小楼听雨》诗词平台创作基地在临海博物馆挂牌

第四届【人间要好诗】大赛二审入围作品公示

书 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