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度警惕!钟南山紧急提醒:老人必须尽快…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1-06-28
图片
.......................................................
原来局限于一隅的超级变种病毒「德尔塔(Delta)」,已经逐步在世界多国肆虐,本来刚刚看到曙光的全球疫.情防控又一次面临重大考验。

图片

图片来源:美国白宫网站


传染病专家在白宫的简报会上表示:德尔塔变种是目前消除新.冠的最大威胁。
国内的研究同时表明,此次广东疫.情也与德尔塔变种有关。

钟南山院士: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应该加快接种疫.苗


25日,钟南山院士就当前疫.情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

健康养身圈
ID: dtx963

 简介:关注健康,预防疾病,实用保健养生知识,带您健康快乐生活,更有贴心生活服务资讯,及时节日温馨祝福!

养生 健康 分享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他在采访时表示:“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播中,主要的、重症的病人多为老年人,同时也有孩子。因此,这两组人群应加强接种。

以下为采访实录

总台央视记者 陈旭婷:经过这一轮疫.情的情况,您觉得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这样的群体,在接种疫.苗方面是不是应该加速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钟南山:

老年人要特别加强,因为以前很多研究是在国外做的,在国外很多为了快,老年人进展少,这资料不足以支撑我们老年人接种疫.苗是安全的。所以当时在适应症里头没有提老年人。但是随着后来接种越来越多,已经数十万了,都证明很安全了,所以就在老年人要接种更多。这次德尔塔毒株主要的是对重症的病人都是比较多的,是老年人,同时也有孩子,所以我想这两组的人群优先接种是应该的,加强接种也是应该的。

总台央视记者 陈旭婷:目前,市面上的三种疫.苗,对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在接种选择上您有什么建议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钟南山:

现在不能够绝对的做一个头对头的比较,所以不能够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但现在看起来,假如现在因为在中国百分之九十几都是用全病毒灭活疫.苗,那么现在证明它最大的好处是比较安全,副作用很少;

其次,它是有一个肯定的保护作用,特别是检查了对德尔塔毒株,从实验室的资料以及从广州160多个有限的资料里边发现,密切接触者用了疫.苗,接种完全程的和没有用疫.苗全程的,它的保护力是看得出来,是有保护作用的,对感染有60%以上的保护作用,对重症有接近80%的保护作用。

所以这个应该是可以考虑放心接种全病毒灭活的疫.苗。至于对其他的,比如说亚单位蛋白疫.苗以及像腺病毒疫.苗这些,还需要等一些时间能够积累更多的资料,才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看法。

总台央视记者 陈旭婷:我们打完了疫.苗之后,如果说半年之后或者在一定时间之后,抗体下降了或者抗体没有那么强了的话,是不是证明疫.苗就失效了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钟南山:

目前很难下结论。抗体只是其中一个指标,证明它作为体液免疫。产生免疫功能一般是两种,一个叫体液免疫,一个叫细胞免疫,当然还有一些叫记忆免疫等等。那么从它只是体液免疫的一部分,抗体的滴度下降的话,并不完全等于它的保护功能消失了,所以把抗体作为唯一的指标,现在还是不够的。我们现在正在探讨,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记忆等等方面的功能指标来说明,用了某一种疫.苗它的保护作用。

图片

图片

目前大家关心的
广东的本地疫.情形势该如何判断?
广东在应对新.冠病毒Delta株在国内的首次社区传播
有哪些好的经验?
钟南山院士也发表了最新研判

图片


谈疫.情形势:

需高度警惕深圳“6·14”疫.情向周边社区外溢风险


记者:对广东目前的本地疫.情防控形势,您有哪些判断?
钟南山:5月21日以来,广东发生了3起由新.冠病毒变异株引发的境外输入关联本土局部聚集性疫.情。

第一起是5月21日发生在深圳盐田区的由Alpha变异株引起的局部聚集性疫.情,自6月6日以来已连续18天无新增感染个案,疫.情已得到完全控制。

第二起是5月21日发生在广州荔湾区及相关地市由Delta变异株引起局部聚集性疫.情,局限于广州、佛山、湛江、茂名等4个地市的22个街镇。截至6月24日,累计报告感染个案167例。

第三起是6月14日发生在深圳机场由Delta变异株引起的疫.情,目前已累计报告感染个案7例,其中深圳4例、东莞3例。

深圳的Delta变异株与广州的Delta变异株突变位点不同,是不同的来源。广州的这次疫.情可以说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深圳的还没有真正地得到有效控制,需要高度警惕向周边社区外溢并进一步向外地、外省扩散风险,以及在学校范围内引起传播的风险。

图片


记者:新.冠Delta毒株有哪些特点?您如何评价此次广州本地疫.情的防控进展?

钟南山:首先,Delta毒株与野生型的普通株比较,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比普通株高100倍。

第二个是Delta毒株在身体内的潜伏期比较短,大概1-3天。而去年在武汉疫.情中的新.冠病毒潜伏期平均3-7天。

还有一个特点是Delta毒株在体内转阴的时间也比较长。从我们在广州的观察,体内病毒转阴的时间为13-15天,少数可达20天以上,远长于普通株的7-9天,差不多高一倍。

因为感染者病毒载量高,这个毒株传染性有所增强,比普通株高1倍。在疫.情早期,10天内发生了5代的传播,传播指数达4.04-5.0。按照这样的指数,要是我们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的话,根据模型预测,同一时期广州大概会有730万人被感染。

经过多次的调整防控方案,6月19日以来,广州社区没有新发感染,从疫.情开始到实现连续“零新增”,时间不到1个月。可以说,广州的这次疫.情得到了初步有效控制。

我个人判断,此次广州疫.情,我国在应对Delta毒株在社区传播的第一阶段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

谈广东防控经验:

首次在全国建立了“黄码”制度


记者:此次广东与Delta毒株“正面交锋”,有哪些好的创新做法?

钟南山:在学习了北京新发地疫.情的有效防控方法之外,广东根据Delta毒株感染的特点,采取了一些创新的科学管理措施。

第一,很快锁定了传染源,查清传播链。5月21日接到报告后,当天下午,广州就锁定了感染来源。我们给所有病例都做了毒株的基因检测,这个是其他地方没做到的。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发现病例都是首例感染的那个阿婆传染的,传播链很清楚。基因测序给我们疫.情发展趋势和如何管控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数据支撑。

第二,针对Delta毒株,改变了密接者的概念。Delta毒株病毒载量高,感染者呼出来病毒浓度大,传染强度有所增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经不适用了。过去是感染者发病前2天的家人、同办公室的同事,在1米之内一同吃饭、开会的人,属于密切接触者。对Delta变异株,在同一个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与感染者发病前4天曾经相处的,都是密接者。因为概念的改变,我们分级制定了封闭、封控等不同的管控模式。

第三,广东首次在全国建立了“黄码”制度。通过通信大数据,调取曾去过重点区域的人的行动轨迹,并赋予黄码,并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黄码人员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结合“三天两检”“七天三检”等措施,一定意义上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监控。通过以上措施,在广州传播链的167例病例中,主动搜索出没有症状的有53例,占31.7%。可以说这是很重要的创新,更有针对性,助力我们很快控制住了疫.情。

第四,广东采取了严防向省外溢出的措施。5月31日、6月2日,广州、佛山先后发布通告要求离粤、离穗、离佛人员要72小时核酸阴性,后面加码要48小时核酸阴性。通过这样的措施,广东的本土疫.情没有传到省外。毒株传得这么快,但我们顶住了。

第五,开展封闭封控区域的动物监测。会不会存在人传给动物、动物又传给人的情况?发生疫.情的荔湾西关是旧城区,老鼠特别多,居民也喜欢养猫。已经有一个国外的实验证明,新.冠毒株可以传给猫。广东专门在那边部署了抓老鼠,抓了70例的老鼠做咽拭子,做了30多例的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的。我们对猫、狗的核酸检测都在进行,预计7月就能完成,想办法找到所有的可能的传染来源。

记者:此次广州疫.情.防控中,有哪些值得重视的地方?

钟南山:广州疫.情得到国家工作组及省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采用更精准的、有重点的防控监测措施,基本在一个月内实现有效控制。

第一个,我认为有效控制不等同于长期社区零病例。在我们管控链范围内,偶然有一两例患者出现,那也还是有效控制,不能说用全部都是零才叫有效控制。但在我们管控的区域以外出现病例,则要高度警惕。

第二,对于可能再出现的Delta株感染,由于其感染强度极高,医院的发热门诊要加强管控措施。现在全国大多数大城市包括广州的医院真正符合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并不多。大多数市中心的医院很难做到发热门诊建筑间隔20米,但是也要做到严格地管控,应加强物理隔断,比如发热门诊要负压、不要有窗户,选址相对独立,注意选下风向的位置,与普通门诊不同出入口等。

第三,广州将一些重点人群集中到酒店隔离,但有些普通的酒店是不符合隔离要求的。深圳和广州接纳了全国近80%的国际入境人员,境外输入疫.情可能还会不断出现。广州市政府正计划建立一个占地25万平方米的“广州国际健康驿站”,共设置5000个独立房间,严格按照隔离的规范来设置,用来接纳入境隔离人员。从长远来说,广州、深圳必须要搞这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