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志国:宛东名刹-来佛寺

 刘沟村图书馆 2021-06-28
图片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图片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图片

宛东名刹-来佛寺



作者 |李志国(蓝蓝天空)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来佛寺是宛东名寺,该寺位于社旗县饶良镇西南部的安庄村委张庄自然村东北地。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座既不靠名山又不傍大川,偏居一隅的乡村小寺,因先后出现两座金刚不坏之体而闻名于世。
来佛寺我并不陌生,我在原丁庄乡政府(因机构改革,2005年底丁庄乡撤销,整体并入饶良镇)工作期间,到村里办事经常从寺院后面的公路走过。
听说丁庄街西南角这座小庙内供奉有一座金刚不坏之体,很是惊奇,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木乃伊”。一日工作之余,闲来无事,我和华哥、平哥等几个好友相约一起到来佛寺一探究竟。
我们来到庙前,看到寺门口正上方有来佛禅寺几个大字,门两侧有副对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图片

大门下面有几个老人在谈天说地,他们是附近的村民,和他们随意攀谈几句,了解一点寺庙的情况。
原来该寺本是一座小庙,本地人俗称王台儿庙。据说隋朝时曾是张庄王姓人家的祠堂,因有天夜里忽然来了三个老人在庙里借宿,天明时变成了三个石佛,随后在此地修建来佛寺。
如今来佛寺当家和尚海贤师傅已经百十岁了,自幼孝行闻名乡里,曾在桐柏山桃花洞等地修行多年。

图片

老和尚慈悲为怀,一心向佛,广结善缘,寺旁有几亩庙自种自吃,免交公粮。正说话间一位老人说:“你看那不是当家和尚--海贤师傅从地里干活回来了。”只见一位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的老者,背着锄头挑一只装着杂物的箩筐走进寺里。
听说我们从乡政府过来,问我们有什么事情,得知我们只是随便看看,他就念声“阿弥陀佛”,带着我们四处走走。
院内绿树掩映,人们进进出出。有几个香客在佛殿前上香磕头,嘴角微微起合,口内念念有词,听不清他们给佛说什么。不知是在替家人祈祷,还是在为自己祈福,也或者是向佛忏悔、许愿。
当时的庙宇仅有十几间瓦房,分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是几个僧人的起居饮食之处,后院有四间佛殿供奉泥塑圣像,最东北角儿有一单间,上书金刚馆三个大字,里面供奉着释海庆法师的不坏肉体真身。
当时这座金刚不坏之体封存于玻璃罩内,我们几个走到近前观看,乃是一具保存完好,盘膝打坐的干瘦和尚尸体,因受空气氧化整体上呈黑灰色,仔细看嘴唇上面的胡须额头下的眉毛还栩栩如生。      
据海贤师傅介绍,释海庆法师是他的师弟,泌阳县人,俗名李富贵。因家贫没有上过学,11岁就出家为僧,42岁入来佛寺常驻,但一直不会做佛事。
他身材瘦小,少言寡语,心地善良。平时就在寺内打扫个院子,到外面拾些柴草,拿回寺院做饭取暖,捡些猪牛羊等牲口的粪便,积攒起来需要时撒到庙里的田间做肥料。有时外出干活,修补坑洼之路,回来赶不上饭时儿,或者留有施主用餐,做的饭少,他就把饭让与别人,自己不吃饭;干活回来早了,就在厨房帮忙烧火做饭。有时因事受到别人辱骂或师兄师弟指责,总是淡然一笑,便不言语。
1991年腊月,海庆法师活到82岁,谈笑自若,坐缸圆寂,自在归西。1997年海贤师傅想为海庆开缸入塔安葬,发现肉身不坏,供奉在馆。就是这样一个“老实头儿”,因心中有佛,竟然修成正果,成了金刚不坏之体。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据记载,惠能法师是我国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已有1300余年历史,现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释海庆法师和惠能法师等10具金刚不坏之体,被称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来佛寺真的来佛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来佛寺影响逐渐增大。
后来也曾去过来佛寺,上面谈到的那个当家和尚已经往生。他法名释海贤,是海庆法师的师兄,唐河县人,俗名文清选,20岁出家,文革结束后入来佛寺主持正法,恢复道场。
他吃素念佛一辈子,活一百多岁,还能破木柴、锄地、拔草、穿针、干各种活,活到112岁生活尚能自理,2013年元月坐缸圆寂前一天下午,海贤法师还和弟子们一起在寺院门前翻整菜地,一直干到天黑。
2019年4月开缸,发现肉身不坏,10月大德居士集资为其全身贴金,存放在来佛寺新院内大雄宝殿东侧的院内。另外海庆法师的金刚不坏之体2006年由广东大德居士出资为其全身贴金,以供瞻仰礼拜。
海贤法师也和海庆法师一样修成金刚不坏之身。同一寺庙,师兄弟两人先后成为肉身菩萨,一时传为奇闻,轰动天下。来佛寺声名更加远播,并在大德居士的资助下适时扩建。
来佛寺扩建后,不曾前去,今年麦收后因事路过来佛寺,又特意拐弯参观,拍照留念。

图片

现今的来佛寺比之从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还没有到寺跟前,早就看到一个雕梁画栋横跨公路的大牌坊,告诉访客来佛寺已经近在咫尺了。

图片

顺着路标指示,沿着新修的宽阔水泥路,就可以看见崇阁巍峨金碧辉煌的殿宇和高高耸立气势磅礴的山门。新修的汉白玉山门朝南,门内有宽畅的广场,门外有宽阔的马路,道路两侧种植了塔松翠柏等树木,树木之间也可以停车。

图片

山门有三道入口,四根立柱上刻两副对联:内联是“佛佑祖国传统文化,普度法界有缘众生”外联是“一句弥陀万法融,横出三界度有情”

图片

进入山门就听到诵经的歌声,轻轻梵音,悠扬缭绕,身心俱净。山门里面新塑了汉白玉阿弥陀佛造像,造像前香炉里青烟袅袅;造像西边设置了西方接引图巨幅石雕,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几个红色大字,上面有佛、罗汉、力士、僧尼等雕像;造像东边是社旗县佛教协会办公用房,再向东是新修的塔院,塔院北边有一片田地与老院相连。
从阿弥陀佛造像再往北走就是来佛寺庙宇,分东西两院,东边是修葺一新的老院,西边是新院。新院建成不过五六年时间,殿阁重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璃头,庄严肃穆。前边是供奉弥来佛和四大天王的天王殿,中间是供奉释迦摩尼、菩萨等的大雄宝殿,两殿之间亦有配殿和连廊相接,围成开阔的广场。大雄宝殿后面,还有数间设计成船型的殿堂上书“极乐舟”和“念佛堂”,极乐舟船头下面是水,那水被院墙围在里边,又成了放生池。
据寺内僧人介绍,近几年来香客众多,一年四季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海内外香客居士慕名前来礼佛,有的人还长期住寺内静修佛法。
中国著名作家,南阳作家群代表,落霞三步曲的作者二月河先生生前闻知此寺繁盛,也曾亲临此寺参禅悟道,参观游览之后欣然命笔做《来佛寺琐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