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征讨高丽,唐太宗和隋炀帝有啥不同?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6-28

同样是征讨高丽,唐太宗和隋炀帝有啥不同?

原创2021-06-28 06:30·缤纷历史清清讲

强大的唐朝、神武的李世民也没能彻底打垮高丽,唐太宗抱憾离世,给子孙留下了一个强盛的王朝。

同样是征讨高丽,唐太宗和隋炀帝有啥不同?.mp39:10
来自缤纷历史清清讲

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唐太宗李世民跟之前的隋炀帝杨广有很多一样的地方,像都不是嫡长子,都善于权谋,都在统一战争中立有大功,都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夺取了最高权力。

唐太宗特别怕自己犯跟杨广一样的错误,重蹈国家灭亡的覆辙,所以他一直反其道而行,虚心纳谏,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切从国计民生的需要出发,治理天下,这才有了贞观之治的文治武功。

有人说隋朝就因为杨广三番五次征伐高丽最终导致了灭亡,其实唐太宗也干过这事,但他征高丽跟杨广不同,因为他本意上很不情愿这么做。

隋唐时候,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高丽、百济和新罗。

高丽是高句丽的简称,最早是在西汉时期,建立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辽宁抚顺新宾县)境内的政权,开国君主叫朱蒙,是扶余国的王子,扶余国也是当时东北地区的一个政权,在现在吉林省的吉林市、长春市一带。

同样是征讨高丽,唐太宗和隋炀帝有啥不同?

我们要说明一下,当时的高丽跟后来的高丽不是一回事。由于朱蒙建立的政权在高句丽县,所以把国名就叫高句丽了,简称高丽。相应他的王族就姓高了,所以朱蒙也叫高朱蒙,后代子孙都姓高,他所建立的政权习惯上被称为“高氏高丽”。

高氏高丽在公元668年的时候被唐朝灭了,再后来在公元933年,新罗松岳郡(朝鲜开城)人王建,接受后唐的册封为“高丽国王”,后来他合并新罗、灭了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清川江以南区域,到12世纪的时候,国界发展到鸭绿江沿岸。

王建建立的这个政权习惯上被称为“王氏高丽”。

这两个高丽的统治者之间没有任何传承关系,而且他们所管辖的民族也不一样。

现在的朝鲜和韩国追根溯源,就是当时“王氏高丽”政权的延续。

在王建统一朝鲜半岛南部的时候,他实现了“三韩一统”。所谓的三韩是指朝鲜半岛南部原住民的三个部落联盟:马韩、辰韩和弁韩,他们就是朝鲜民族的前身。

“朝鲜”这个国名的来历,是在公元1392年的时候,高丽大将李成桂发动军事政变取得了政权,向明太祖朱元璋请求册封并裁定国名。朱元璋因为“朝鲜”是高丽的古老名字,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寓意着“一心一意向着东方的阳光”,就裁定国名为“朝鲜”。

1897年的时候,李氏朝鲜改国名为“大韩帝国”,这就是“韩国”这个名字的来历。

隋唐时期的高氏高丽已经发展成了强盛的国家,疆域包括辽宁东部、吉林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中部,而新罗和百济在朝鲜半岛南部。这三个国家长期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相互之间矛盾重重,经常爆发战争。

尽管他们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都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接受册封,但从隋朝开始,自信心爆棚的高丽屡次挑战隋朝宗主国的地位,不但欺压东北地区的靺鞨、契丹等少数民族,还经常出兵入侵辽西地区。

隋朝一共发动过4次征伐高丽的战争,隋文帝时期一次,隋炀帝三次,但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唐朝初期,还挺友好,高丽承认唐朝的中原王朝正朔地位,双方还交换了战俘,唐高祖李渊也分别对高丽、新罗和百济进行了册封。

但这都是表面现象,高丽其实一直不甘心自己附庸的地位,当然了,谁都有梦想。

高丽频频阻挠新罗和百济从陆路对唐朝的朝贡,而且不时出兵侵扰新罗和百济。即位之初的唐太宗李世民不愿意轻易开战,派使者对三国进行调解。

高丽表面上做出谢罪与和解的姿态,暗地里却秣马厉兵、积极备战,公元631年在边境修筑了一条一千多里的长城,东北起于扶余城(吉林四平),西南直达渤海的入海口。

当时李世民对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外的主要方向是漠北和西域,没空搭理高丽,其实他早想好了打高丽的策略,就是陆上进兵推进的同时,派海军从半岛南部登陆,两路夹攻,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公元642年,高丽爆发了政变,盖苏文杀了国王,立了个傀儡,还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连忙向唐朝请求派兵支援。

唐太宗先是派人严重警告高丽,但对方根本没当回事,一怒之下,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讨伐高丽。

同样是征讨高丽,唐太宗和隋炀帝有啥不同?

公元645年,唐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现在的辽宁抚顺(盖牟城)、大连(卑沙城)、辽阳(辽东城)、灯塔(白岩城)。之后在海城(安市城)跟对方的15万救援大军展开了激战。

唐军在名将李世勣(就是徐世勣,由于战功被赐姓李)的指挥下,抢占有利地形,引诱对方决战,击溃了高丽的救援大军,把对方一下子就打回了鸭绿江南岸。

可尽管取得了大胜,唐军却依然没能攻下海城,居然一直胶着了半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拿下来。

这样旷日持久、耗费巨大的战争让李世民身心俱疲,加上漠北的薛延陀部又不安分起来蠢蠢欲动,唐太宗李世民万般无奈,只得撤兵。

躇满志地亲征高丽却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回兵途中,李世民感慨地说:如果魏徵还活着的话,一定会阻止我发动这场战争啊。

从辽东回国之后,李世民的身体便每况愈下。痈病、风疾、重感冒等疾病交替困扰着他,逐渐耗尽了他生命的能量。

公元648年,不甘失败的李世民下诏宣布,第二年要发兵30万再征高丽。然而,老天再也没有给他机会。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在终南山翠微宫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一岁。

没能亲手征服高丽,成了这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在客观上避免了隋炀帝杨广的结局,或许,他在这个时候去世,也是唐朝的幸运吧。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他给他的子孙留下了一个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繁盛国家,为唐朝持续一百多年的黄金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让我轻轻地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

专栏
那时英雄——隋唐战史
作者:战争史
29.8币
82人已购
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