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拜都莲】乡间古会

 新用户8249cTO6 2021-06-28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09

乡间古会

原创/拜都莲

结婚这么多年,从没有在正月二十三这天回过夫家,不知道这一天竟然是这里的古会。偶然因为一个门户在二十三这天回夫家,才发现这个秘密。

在我的娘家,腊月二十三和正月二十三是一对遥相呼应的好日子,它们俩合起来成为传统春节的起点和终点。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意味着年的开始,正月二十三则意味着年的结束。

在我那乡俗味浓浓的家乡,劳累了一年的人们,这一个月可谓是犒劳。你可以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休息,而所谓的休息,仅仅意味着不用下田。事实上,经济刺激之下,这种传统模式早已被打破,破五一过,人们立即投入生产。到了正月二十三这天,人们又可以心安理得地休息一天,因为“正月二十三,懒驴懒马歇一天”,驴马都休息了,人更不例外了。

有时候想想,经济发展和传统观念真的是对立的,经济越发展,传统越淡漠。让我们这些经历过传统年代的人不能不生出许多感慨。光景是好了,可心里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一种隶属于情感文化传承之类的东西。

嫁入夫家二十三年有余了,可心里总无法完全把它和自己从小生长的那个家乡等同起来,更不用说替代。这也是老公一直对我不满的原因之一。

“嫁入我尚家门里,你就是尚家人,这儿就是你的家。”

    然而,夫家两个古会的安排让我对这里的人们刮目相看,多么富于智慧和情趣。 

    我的家乡只有一个古会,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亲戚们如同过年一般隆重热闹地走动,比过年更让人难忘的是它的温度。童年的记忆里关于这一天,只留下两个词,摩肩接踵,汗流浃背。然而等我年龄稍大一些后,我便不再喜欢这个和过年并重的节日——母亲的劳累,让我看到节日对家庭主妇的意味。 

    送走所有的客人时,古会已经进入尾声,家庭主妇们这才有机会擦一把汗,穿着那已经湿透又风干的衣服,趁着黄昏去集市上走一走。叫喊忙碌了一天的商贩们已经开始收拾东西,脸上现出疲惫与不耐烦,家庭主妇们的讨价还价往往会加剧商贩们的不良情绪。 

    夫家的古会则不一样,从时间安排上来说,一个在农历七月七——与传统的七夕节重逢;一个在正月二十三,年忙结束后,农忙开始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

从过会的形式上看,无需走亲戚,这就没有来自物质和精神的负担。 

    在二三月的春风暖阳里,一家人偕老带幼,去集市上走走,任琳琅满目的商品在眼前流过,跻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生活的喧嚣与内心的安宁,是多么适然恬然的一件事。 

    至于七月七日这一天,虽骄阳似火,然而你只需想想,清晨全家人共享那一盆汤汤水水的羊肉,夜里围聚葡萄架下,共话牛郎织女,享受夜的清凉,还有什么是比这更惬意的了? 

    夫家的古会,赶上了,也便爱上了。 

    清晨八九点,摊贩们已经开始摆放摊位和商品,而我,也趁着这间隙溜达了一圈。 

    集市在村落间热闹着,我和小姑娘去村落后广阔的田野里游玩,最秒的境界,莫过于身在宁静中,耳闻远处的喧嚣。 

    生活,或许正渐入佳境,只是自己不知罢了。

作者简介

拜都莲,女,1974年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爱好剪纸,摄影,文字。文字从自言自语开始。文学从热爱生命开始。一只被绘画和蒙古族忽悠了半辈子的寒号鸟。希望后半辈子过一种全新的生活。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管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