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成聪丽】美,无处不在

 新用户8249cTO6 2021-06-28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2

美,无处不在

原创/成聪丽

生活从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大荔县具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热闹的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足以让人感到这个县城的繁华。我不由感慨:大荔!你真美!

“水皆缥碧,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形容同州湖最合适不过啦!它的美是最让我难以忘记和割舍的,是大荔县独特的人工天然湖。阳光下的同州湖,波光粼粼的湖面好似穿上了一件镶嵌了点点金帆的布匹,这件“金缕衣”让同州湖显得更娇嫩;雨中的同州湖像披上了一层轻纱,朦胧的景物犹如生活在仙境。最令人陶醉的便数夜色中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时而汹涌,时而柔美,时而跌荡,时而起伏,加之色彩多变,给人以无穷的幻想,让人感到生活的无限美好。此时此景让人油然而生,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首曲子。有时低沉,有时奔放,有时细腻。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中,驱走一天的疲劳。也许是人对音乐的天生敏感,只要符合自己心情的音乐,无论成人还是小孩都会随着音乐的旋律忘情的歌唱、忘情的起舞,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这般美景让人沉醉、让人回味。音乐喷泉犹如美丽魔法,平息人的情绪,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

脚踏同州湖,抬头望星空,会让人不由得想起大荔县古代建筑的风貌。

“回忆辛丑赈济,全活无算,无不归攻粮仓”。是清代慈禧所赐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当你从繁华的县城一下走进幽静古老的粮仓时,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到处渗透着历史的气息。直视正门可见“以资捍卫”四个大字。古老而厚重大门、斑驳的外表诉说历史的沧桑。古老的粮仓是粮食行业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无不为世人所敬仰所赞赏。它的主体建筑是一座结构为主的窑群式仓城,外观酷似一座古城,据说城墙全是用糯米的舀汤灌制而成,非常坚固。遥想一下当时建筑的情景,也是别有一番情调。触摸历史,在这里感受历史车轮隆隆而过的震颤。仓墙建于仓城墙之内,环内城一周排列窑洞58面,每窑可储粮90吨。千百年来,粮仓尽职其能为国储粮、为民分忧。被鉴定为“四无粮仓”----无鼠粮、无霉变、无虫害、无事故。它地势高峻险要,通风干燥,的确是储存粮食、观光圣地为一体的绝佳境地。如今它已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我们继承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之精神及智慧,树立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梦而努力。

大荔县是一个美得丰富的县城,有着现代的繁华,也有着历史的厚重。这里有太多细节的美,怀着不一样的心境,你会领略到她不一样的美。她会领着你感受清闲自在的烟火生活。

民以食为天,“吃”历来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吃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智慧。它不仅表达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也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啦!享有舌尖美食的大荔南环路合作饭店的炉齿面,号称同州一绝。它因其形像炉齿而得名,圆形的炉齿不正象征着大荔县人手拉手团结一心、并肩前行吗?它的做法特别精细,光配料就21种。对和面的水也特别讲究,要用精盐和碱化开,这样和出的面才会柔韧光润,待面饧好后,将面团擀成椭圆形的薄片,对折在每隔四分宽切成连刀条,再揭开,炉齿面即成。“花臊子”的配料更是别具一格并含有一番寓意。豆腐丁、木耳、鸡蛋、竹笋、蒜苗、红辣椒。分别代表大荔人严肃、稳重、高贵、富有、生机勃勃、日子红红火火。光听这寓意相信您已对它垂涎三尺!取炉齿面煮熟,装入碗中,先调入精盐、醋、酱油少许,再浇上“汤臊子”,撒上“花臊子”,最后淋入辣椒油、葱花。好好吃饭,好好爱自己。用心的咀嚼每一口饭菜,享受食物本身的质感和美味。享受炉齿面带给你的美妙时光。厚实的味道,顽强的味觉召唤着人们一路追随。

其实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有美的一面,只是我们未曾发现。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听,美,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

成聪丽  大荔县人,毕业于渭南师院,在教育培训机构兼职,大荔作家协会会员,喜欢阅读,用读书随笔记录生活感想。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管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