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未名湖到外交部——外交部长李肇星侧记

 zhp001007 2021-06-28

图片


作家冯骥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图片

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展现给世人;诗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

图片

充满梦幻的少年

在有着“东方瑞士”之称的青岛西岸,有个王家村,李肇星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小时候,因为王家村没有学校,李肇星是在姥姥家所在的瓦屋村读完小学,他对学习的热爱在当地出了名。王家村向北,有一条通往县城不足10里的乡间小路,乡亲们依稀记得,当年,李肇星就是沿着这条小路,穿越了春夏秋冬,走过了童年,走进了当地负有盛名的胶南第一中学。
图片
20世纪50年代的胶南,贫穷落后,甚至连一所像样的中学都没有。作为家乡的第一批中学生,李肇星勤奋好学、手不释卷。那时,他把穷乡僻壤的村子里所能够搜集到的书本都读遍了。那些叶如伞盖的参天大树就是他最好的“阅览室”。
起初爷爷干农活叫李肇星帮帮忙,哪知他只干了一会儿就再也不见人影了,原来他躲在一旁捧着书本正看得如痴如醉。以后只要李肇星在读书,爷爷就破例“恩准”,可以“免除”干农活。在城里上学期间,李肇星是图书馆的常客,管理人员对这个老实内向、一身粗布的农家子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一一最后一个离开图书馆的读者往往是李肇星。
李肇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梦幻,他想写书、当记者、当诗人。1955年上初中二年级时,他鼓起勇气把一篇稚嫩的文字投到了遥远的黄浦江畔。不久,他的处女作《越活越年轻的爷爷》在上海的《少年文艺》上发表了,还得到了10元钱的稿费。李肇星欣喜若狂,奔跑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
从此,少年李肇星一发而不可收,又是写小说,又是写散文。几十年后的今天,李肇星心中仍会泛起对遥远青春的回忆:“我觉得自己至少在精神生活中依然是一个翩翩少年。”

从未名湖畔到外交部街

1959年夏天高考时,为了能考进神往已久的北京大学,他一口气填写了7个志愿,全都是北京大学的不同专业,西语系英语专业是他的第二志愿。然而,他没能进入一心向往的中文系就读,而是“意外”地被第二志愿北京大学西语系所录取。他走进了北京大学那扇古朴典雅、深邃凝重的大门。
当年他是胶南县唯一考上北京大学的考生,令整个胶南为之骄傲。不过,这一意外的变化改变了李肇星的人生。这一改变或许使中国的文学界少了一位杰出的作家,但在中国外交舞台上多了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面对北京大学曹靖华、朱光潜、冯至、李赋宁这些资深教授,年轻的李肇星心中腾起了“高山景行”的崇敬之感,他感到自己是那样的渺小。在北京大学5年中,李肇星废寝忘食,一如往昔对文学那般钟情迷恋,英语学得如痴如醉。有好几次,他因埋头读书,被关在了图书馆里……这期间,李肇星继续做着他的文学梦、诗人梦。大学毕业前,他的诗作居然登上了人民日报!
李肇星在北大上学期间,家里每个月只给他寄15元钱,他竟还能从中省出3元资助正在家乡读书的表妹。有一年寒假,他从北京回家,妹妹去车站接哥哥,只见李肇星的棉裤上两个膝盖处破得露出了棉絮。
1964年8月,李肇星因学业优秀被分配到了外交部,其中还包括后来成为他夫人的秦小梅。当时,李肇星并没有马上投身于外交事务,而是去了外交部委托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翻译进修班。他在进修班一学就是7年,毕业时,李肇星的外语水平已经令人刮目相看。
1988年3月,到上海协助处理“3·24'重大铁路事故的李肇星,无论形象还是口音皆不为沪上公众所恭维,但他那流利的英语却让众人不敢小觑,许多外国记者也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李肇星在很多场合可以不用讲稿,即席发表英语演讲,现场用英语直接回答问题,而不必通过翻译。
图片
李肇星微笑化解难题
1999年1月8日,李肇星被邀请作全美记者联谊会的主讲人,演说后即席回答,充分显示了他的英语应对能力。在这个俱乐部发表演说的多是总统、总理级的政府人员,作为外国大使受邀的极为少见。

外交生涯  展露风采

如果从1970年被派往非洲工作时算起,到2003年就任外交部长,李肇星整整走过了33年的外交生涯。他由一个驻外使馆的普通工作人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这期间,他曾担任过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随员、驻莱索托大使馆一秘、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部长助理、驻联合国代表、副外长、外交部党组书记和驻美大使。
新闻司是外交部公认的最能培养人的地方,李肇星做了5年的新闻发言人,是历届发言人中时间最长的。他曾表示过:“发言人不是去即兴表演、追求自我表现的演员,发言人必须掌握两条:说我所知道的,说我可以说和应该说的。”事实上,在不同岗位上长期的工作磨练,为他后来当外交部长做了很好的铺垫。
作为一位外交家,李肇星的足迹踏过了110多个国家。在一般人看来偌大而神奇的地球,在他的脚下似乎只是一个球场,从东端绕到西端,从南部走到北部。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始终牢记自己是祖国的儿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者。
正是怀着这种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他几十年如一日,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为维护世界的和平而奔走呐喊,同一切反对和破坏祖国统一、阻挠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力量进行了唇枪舌剑的斗争。
图片
2007年1月17日,外交部长李肇星会见应商务部邀请访华的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埃默森。
在外国人眼里,李肇星有两种形象:一个是温文儒雅、具有文人气质的外交官;一个是咄咄逼人、不肯退让半步的斗士。
李肇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才子。他本身就是一部书,一部浩瀚博大的书;是一首诗,一首深刻隽永的诗。台上台下尽风流,嘻笑怒骂皆文章。
在出任外交部发言人期间,他侃侃而谈的风度、多国语言的熟稔、诙谐幽雅的机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讲演,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数字连串,时而慢条斯理,时而珠落玉盘,透着一种自信,一种洒脱,一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他的雄辩,常使对手们不知所措、张口结舌,使朋友们痛快淋漓、扬眉吐气。
在西藏问题上,他曾经与西方记者针锋相对;在台湾问题上,他曾多次参与挫败少数国家帮助台湾“重返”联合国阴谋的斗争。中国的立场最终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所谓“台湾问题”的提案连续多年被当作一团废纸扔进了联合国的垃圾箱。

胸怀风云 感情丰富

在从事外交工作的这些年中,从小就热爱文学的李肇星没有荒废写作,一直坚持着业余创作,因此赢得了“诗人部长”的美誉。1984年,在非洲莱索托王国工作时,李肇星为全国的少年读者写了一本题为《彩色的土地——肯尼亚游记》的散文集。
他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道:

“我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信念,我今天的读者将来一定会比我们这一代人走得更远,见得更广,对祖国和人类的贡献更大。

我常想,在我们这些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中,至今尚未出现登上月球和周游太空的人物,这使我感到有些遗憾。但毫无疑问,在今天的'红领巾’中间,必将会产生更有作为的人,他们也可能会成为'星际游记’的写作者。”

字里行间,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后来,李肇星又陆续出版了《青春中国》和《李肇星诗选》两本诗集。2004年,智利驻华大使卡夫雷拉代表智利总统拉戈斯向李肇星颁发了聂鲁达百年诞辰“总统荣誉勋章”,并称赞李肇星既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也是一名出色的诗人。
在李肇星读中学时,正是生活窘迫的日子,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文学的热爱,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在知识面前,我实在渺小。只因学而不倦,自找了一点自豪。在世界面前,我感到微不足道,和祖国加在一起,赢得了些许骄傲。”这是他对自己最好的诠释。
作为一位外交家,他走的地方越多越远,对祖国母亲的思念越是一往情深。他时刻牵挂着母亲的冷暖安康,关注着母亲身边的细微变化;时刻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一一向母亲汇报,向母亲倾诉。他把这些思绪,都写进了自己的诗里。
但在这个政治风云急剧变幻、外交事件层出不穷的年代里,他确实很难有多少闲暇进行写作。因此,他的许多诗歌作品都是在东奔西走的旅途上,在外交谈判的间隙中完成的。读他的作品,有时简直就觉得必须把一本世界地图放在手边,以备随时翻阅,这样才能想像出他怎样在雷霆万钧的高空安然静坐,处变不惊地进入诗的构思之中。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李肇星的诗歌,才具有了高度的凝炼、高度的浓缩,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经得起人们长久地咀嚼,反复地寻味。
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官说事儿”由资深外交官张国斌先生于2016年创办,委托礼赢天下(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平台旨在通过介绍这一神秘群体的成长历程、爱国传奇、外交生涯、礼仪素养、生活逸趣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有血、有肉、有情怀的中国外交官。
80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和李肇星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是一位真诚的人、朴实的人,一位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读《李肇星诗选》里的许多诗篇,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心潮起伏。不过,让人更为感动、产生更多共鸣的,还是他写自己的故乡、亲人、学校、朋友们的那些诗作。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个胸怀世界风云的外交家,还是一个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情怀、一样的喜怒哀乐的普通劳动者。不管走到哪里,他在梦中还会回到他家乡的小河边,和儿时的小小子们一同嬉闹。这一声声深情的祝愿、一串串绮丽的想像、一个个亲切的回忆,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

“你是祖国的儿子”

李肇星是一个不愿谈自己、不愿谈过去的人。每当别人问他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和那些耀眼夺目的光环时,他总是淡淡一笑。国内外许多新闻记者希望在他身上采集到亮点,而他总是把自己的窗户紧紧关上,而把祖国的大门敞开。
接触过他的人大抵都会认同,这位部长平易近人,非常随和,也非常诚恳,是充满热情和坦诚的一个人。闲暇时,他还到部机关内的一些单位去走一走、看一看,有时还和年轻人一起打打乒乓球。
在外交部公众开放日现场,面对近乎追星似的拥挤,李肇星总是面带微笑,频频挥手致意,还专门与年长的参观者单独合影留念。这位从胶南田野里走出来的外交官,身上洋溢着山东人所特有的豪爽和侠骨柔肠。
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时候,作为外交家的李肇星总是铁板钉钉、坚持原则。然而在生活中,作为父亲和丈夫的他,又是位非常和蔼、质朴、幽默的人。他的夫人秦小梅不仅是他的同学,也是他外交生涯中的同行者。
曾经出任过外交部香港特派员公署国际组织部副主任的秦小梅,出生于外交世家。其父秦力真也是一位外交官,曾担任过中国驻挪威、赞比亚、瑞典、新西兰大使。据说秦力真向来喜欢文笔好的人,因为他自己就曾经做过刘少奇的秘书。
图片
李肇星与夫人秦小梅
在秦小梅眼中,虽然李肇星不太会干家务,但却是一个好丈夫。在与身为外交官的丈夫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彼此鼓励,彼此帮助。在外交部,部长与夫人一起手拉着手散步的场面曾经被传为美谈。当时有人还以为前面走着的是一对年轻人,等走近一看,居然是部长夫妇。
现在,让李肇星难以忘却的是,当年他与夫人秦小梅“一个苹果谈恋爱”的故事。他私下曾对朋友自豪地说,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他用一个苹果就俘获了妻子的芳心。
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他“坦白”:谈恋爱时,他还曾经在北京饭店宴请了当年的女朋友、后来的妻子吃过一次大餐——这顿饭吃掉了他1.5元。“这可是当时她参加过的最好的宴会啊!”李肇星不无得意地说。
关于婚姻,秦小梅曾这样说:“爱情之树如果想永远枝繁叶茂,就必须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且将爱情转化为亲情。有了这种扎根于血液的亲情,无论有什么样的风吹雨打,都无法割断它。”
他们的儿子叫李禾禾,李肇星解释说,这是为了让儿子记住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一辈子都不要忘记故土。现在李禾禾在美国一家大型计算机公司工作。
在2003年12月与网友畅谈中国外交时,李肇星提到了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和我不一样,他将来可能就愿意干他自己的事情……他不大可能去当公务员,因为他的兴趣不在这。”
图片
早在2000年5月,当李禾禾还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留学时,身为父亲的李肇星就曾以一首诗表达了对儿子的嘱托:“别忘了你是谁,你是朋友的朋友,你是亲人的亲人,你是祖国的儿子,这是一切的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