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路牧歌‖肯加汗.茹鲜古丽

 陕南野山菌文集 2021-06-28

肯加汗·茹鲜古丽是个令人同情的哈萨克族妇女,她是丈夫叶尔肯·江布拉用20只羊,2峰骆驼从尼勒克县换来的。

认识肯加汗·茹鲜古丽是在2013年4月,见到她年轻时照片的人,无不认为她模样俊俏,如同哈萨克族民歌中唱到的那样,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帝玛丽亚 ”。可悲可叹,肯加汗·茹鲜古丽与其他哈萨克女人有着不同的命运,丈夫叶尔肯·江布拉不仅是个邋遢鬼,而且是个不合时宜的 “扎巴依”,毫不夸张地讲,他是那种早晨掰块馕吃,也要就几口白酒才能下咽的人。

肯加汗·茹鲜古丽的家座落在偏远山区的一个牧场,离农牧民聚居的中心村大约有20多公里。乡村小道犹如一条黄色的带子随意地飘洒在草原上,崎岖不平不必说,有点地方甚至车都进不去。民政局计划把肯加汗·茹鲜古丽纳入到贫困户帮扶对象,帮扶措施主要是迁入牧民定居点。

然而,哈萨克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一顶毡房,一群牛羊,逐草而牧,四季搬迁是这个民族的最大特点。过去,多数哈萨克族人大半生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每年至少要搬家四次,每次都要举家奔波数百公里。如何做通工作,号召他们迁入牧民定居点,的确是令人最头疼的事情

去探望肯加汗·茹鲜古丽时,她不在家,两个“巴郎子”一个17岁,一个19岁。见到生人来,慢腾腾地从土屋子里钻出来,长得象公狮一样的头发上粘着零星的干草和饲料屑,脸上毫无表情,黝黑的胳膊结实有力。弟兄俩都趿拉着一双粘满泥巴的拖鞋,眼光呆滞无光,连一声最起码的问候语“加克斯”也懒得说。翻译问两兄弟母亲去了哪里?回答说“巴扎”,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话语。肯加汗·茹鲜古丽的家贫困不堪,房屋属土木结构,院墙用土夯而成。院落里栓着一条狗,墙角用土块砌着一个馕坑,馕坑旁边有一个用一块木板盖着的小菜窖,菜窖里放了些葫芦瓜等蔬菜,除了这些,再没有别的。贫困令人揪心。

听邻居讲,肯加汗·茹鲜古丽是个很不幸的哈萨克妇女。她的丈夫叶尔肯·江布拉是个典型的“扎巴依”,性情火暴,有时为一顿饭、一句话就会大打出手,特别是羊尿(意指酒)一喝多,便像牲口一样对她。叶尔肯·江布拉此前是个牧工,专门为他人放牧牛羊,丈夫除了替人代牧挣点钱补贴家用外,家里再没有其他收入。2000年春季,叶尔·江布拉因醉酒,丢掉了锡伯族巴扎特的93只羊,按当时羊的价格赔偿约两万余元。家徒四壁的叶尔肯.江不拉实在拿不出钱来,好几次骑上马去找巴扎特求情,巴扎特不依不饶,横竖要他赔钱。后经两人多次协商,无奈之下,叶尔肯·江布拉只好与巴扎特签订了一份合同,将自己五亩口粮地和十四亩草场按19年期限抵押给巴扎特。土地和草场收益归巴扎特所有,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五亩土地上的一粟一粒和十四亩草场的一草一木与他无任何关系。对于一个农牧民来说,失去赖以生存的耕地和草场,对叶尔肯·江布拉来说无疑如同断了奶的羔羊,一家人便陷入了贫困的泥潭,整天挣扎在温饱的边缘当时,巴扎特经常带人来找叶尔肯·江布拉的麻烦,他吓得不敢回家,两个“ 巴郎子”一个四岁,一个六岁,家庭重担全落在了老婆肯加汗·茹鲜古丽柔弱的肩上。后来,叶尔肯·江布拉也去砖场打工挣些小钱维持家用,有些小钱的他便经常与人打羊髀石,赢了钱买酒喝,一次醉酒后坠入河里再没捞上来。

失去丈夫和失去生活来源的肯加汗·茹鲜古丽命运多舛,自此陷入了更加贫困无助的境地。她四处打工,帮人剪羊毛、织毯子、洗羊肠、收割小麦,甚至帮人洗衣服,什么活都干,所得微薄收入维持家用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扎实开展牧民定居工程,天山南北相继建成多个牧业定居村,并不断完善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牧民就业渠道,提高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今年,肯加汗·茹鲜古丽一家人住进了200多平米的大房子,大儿子夫妻两人在自己家开了一家日用品小商店肯加汗·茹鲜古丽与儿媳利用自己的刺绣缝纫技巧,开了一家裁缝店,制作哈萨克民族挂饰和服饰。通过一家人的努力,现在家庭年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

前几天肯加汗·茹鲜古丽打来电话说,“以前我们那个土房子住的时候,事情多得很,生活困难的很,啥也没有,一天就是东跑西跑戈壁滩跑呢,马也没有,像样的房子也没有,现在这个共产党政策这么好,楼房给给,楼房也便宜8万块钱楼房拿上,现在干啥都方便的很。以前,困难的很我们,现在做饭也方便的,娃娃上学也好,我们病下了,医院也近的很,啥事情也好的呢!” 

现在的肯加汗.茹鲜古丽就像草原上一朵盛开的鲜花,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她们骑着幸福的马儿,向远方奔去.......

 (注:“扎巴依”是“醉鬼”的意思;“巴郎子”是“男孩”的意思;“加克斯”哈萨克语,注;“巴扎”是“集市”的意思。

作者简介: 一路牧歌,原名刘冬生 ,陕西乾县马连人。1992年10进疆,曾在新疆步兵第8师、7师、11师从军16年,2010年转业,现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某机关。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摄影记录点滴生活,抒写生命欢歌,曾在《咸阳日报》、《新疆党员之友》、《新疆民生网》、《亚心网》、《新疆访惠聚》、《喀什零距离》、《英吉沙零距离》、《冬歌文苑》等多个传统媒体、网络平台上发表新闻、摄影、散文等近200篇(幅)。

                   三平烧烤,让胃动起来

(地址:丹凤县龙驹寨镇龙驹大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