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瑞清‖春荒记忆

 陕南野山菌文集 2021-06-28

    春天来了,记忆中那些年可怕又猛如虎的春荒灾祸,也如影相随跟着来了。

   春天永远是美好的,美好在文人的诗词歌赋中,它莺燕起舞绿柳如烟。可对我们这些七十,六十年代出生于北方农村的人,从没有比春季更让人害怕的事。那时候大人常常吓唬胡乱糟蹋和浪费粮食的小孩,不勤俭节约等着到春季里去饿死。

    小时候听大人说最多事就春季会饿死人的事,人人畏春如虎,谈春色变。懂事后才渐渐的体验到"春荒"到底是怎么回事,靠天吃饭的农耕时期的北方农村,春季青黄不接时而出现的遍地饥荒,夏粮刚种下,去年秋天的收成冬天和过年用,储备的粮食和蔬菜几乎吃完了。差不多的家庭缺粮断炊,主要靠野菜槐花草根充饥,到今天让我还是对那些年的春荒充满极度的恐惧。

     "巧妇难为无米炊"无论何等的勤俭持家,精打细算,还是躲不过的灾难和春荒,没有人想过这样的日子,都是缘于自然灾害和生活的挤压,饥饿在天天逼着人们做乞丐,到处缺粮家家断炊,只有向舂天的大自然去乞讨。

    春天时可以采野菜捋槐花,这些情景总是把我带入儿时那遥遥的记忆中去。思绪飘飞,眼中又恍恍地现出那些年的清晨里,寂静的故乡山野间变的喧嚣起来,饥肠辘辘饿得浑身无力的乡亲,摇摇晃晃走向田野挖野菜,草根等,以求自救的影子。不但挖的自己家里吃还要接济城里的亲戚,城里人和体面的工作人也被饥饿逼迫的放下脸面,利用下班和放假到山野间挖野菜,如村里人能赠送点野菜槐叶和槐花,感动的千谢万谢。能不挨饿活着多好,不像这些年城里人到野外和乡间舂游,偶尔带点青菜野菜,只能是怀旧和尝鲜。

    春季的城镇和乡村,一切都凄然地伫立在悲哀的氛围里,晒太阳饥肠辘辘的乡亲专注着倾歪的烟囱,天快响午,它也该冒出炊烟了。如看到自家房子上冒出来的青烟,赶紧小跑着往家奔,虽然锅里水煮野菜吃好多好多,还是感觉肚子那么饿。

    这样的日子,成年人还能好对付,但老人妇女孩子营养不良根本吃不消。生产队严重缺粮,到水煮青菜时候。就集体组织老妇幼拿上生产大队开的"逃春荒"证明信,去有点余粮的大队和乡村乞讨,等漫长的春荒过了再回家乡。

      春天的春荒最能考验一个民族生存的韧性。除了大自然秦岭山区滋养我们的各种野菜,槐树的叶和花等,还有国家和政府发放到每家每户的春荒救济款,救济粮。于现在年青人和食物链顶端的人,"春荒,春荒救济粮"是生词,那样陌生。但对出生六十七十年代的人那样熟烂于耳,象上天的雨露和救命符。野菜里拌点杂粮面食,在不那么清汤寡水,是那时候最营养的口粮。这种种惠民救民的春季救济,陪乡亲们渡过那个贫困而饥饿的年代。

     那时候春荒救济是各级政府的最大工作,大部分红头文件都是三令五申从各地调款借,救济断粮的村庄和社员。各级官员人人那样尽职尽责,谁敢贪污一粒救春荒的粮食,那不仅是摆官而是坐牢。时至今日有天在废品收购站的书刊破烂里,看到四五十年前那些政府"春荒"救济好多旧文件,感觉它是天底下最好关于春天的文章,生硬的言辞让我感觉那般温暖,亲切常常充满感谢。

     这也是很久很久的传统,当年的抗日根据地"彭雪枫将军卖马渡春荒"的佳话流传至今,旧中国兵匪祸行无官不贪,无恶不做大小官吏个个赛豺狼。是刚建立的根据地春荒时家家断炊,野菜树叶树皮观音土也变的那样稀缺,春播季节更无钱买播种的种子。面对根据地春荒的现壮,彭将军不让部队到处挖野菜,他固执认为那是与民争食。把自己心爱的战马连同部队所有的马匹,让人拉到集市去卖。春种在即,农民正是用马时候,无论卖给谁都能有力支援农田春播,卖的钱粮除部队上用,还能周济农民生活买种子共渡春荒。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新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彭将军忍痛买马渡春荒的故事,很快赢得军心和民心,广为流传那样鼓舞人心。是好多看到希望的人自愿帮助部队钱物和粮食,同舟共济渡过艰难的春荒。

    人人坚信“彭雪枫将军卖马渡春荒"这种传统能永远不断的传承。

    那些年虽然物质贫乏,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天灾人祸粮食短缺,但人的感情那样纯朴,互相帮助中共渡难过,这才是我们心底里对春天最深情的眷恋和记忆。

    随后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承包生气责任制快速推行,生产队几乎不管农民种田,该种什么想种什么自己去谋划。瞬间调动千千万万人人的积极性,释放了惊人社会创造力,不在饿肚子,温饱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春荒"这一名词渐渐的淡出人们字典。

    又是一年春归时,时逢盛世国泰民安,人人享受波澜壮阔的改革带来的无数红利,更应忆忆那些年,那可怕又记忆尤新的春荒,更珍惜今天来自不易的幸福和美满。

    有时感叹春荒好象从未渐行渐远,粮食的春荒远去了,可人们有遭遇精神和心灵春荒,社会的快速变革必然带来这些新的春荒,比吃野菜槐树叶叶充饥更可怕的春荒,精神上极度浮躁空虚,物欲的贪婪,不守规律无底线的急功近利让人情淡薄而蔬远。那时候几斤面粉玉米糁拌着野菜就是最美春天,现在国家富强基于人们何等富裕,看看什么都有,有躁动不安感觉什么都不知足都缺,缺的应该是忘记了那些年的“春荒记忆"吧!

   忆忆那些年粮食稀缺饥肠辘辘野菜充饥的春荒,或许能医治这些年精神、思想、文化上的春荒。

   总想没有所有春荒的春天该多么美好,春光明媚,让所有生命都绽放在这千姿百媚的春光里。

作者简介:吴瑞清,陕西洛南人。七零后,爱好文学,作品散见网络文学平台。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远洲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小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作者往期文字阅读:

吴瑞清‖腊月情结

吴瑞清‖提拔(官场小小说)

吴瑞清‖缝纫机的声音

吴瑞清‖过年走亲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