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密云水库发现五阿哥永琪墓,陪葬品出土后,百年前的传言被证实

 鹿文康金 2021-06-28
《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泱泱华夏,文明传承,从未断绝。探索历史,王朝兴替,知古人事,学人之道,解后世惑。传世谜团,皆有根据,上下求索,一一揭开。
新一年的暑假来临,但有些事物却不会再如约而至。回想小时候,每到暑假期间,湖南卫视便会重播经典清宫剧《还珠格格》。剧中小燕子与紫薇的身世不由令人感到惋惜,二人进入皇宫之后,可谓是步步惊心,好在勇敢的五阿哥和尔康总是护在二人身旁,才没有被有心之人陷害。

其实,在正史中并没有小燕子、紫薇等人,只有五阿哥真实存在,他便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永琪。可在现实中,永琪的命运并不好,因为身患疾病,他还未满三十便去世。民间传闻,若不是五阿哥英年早逝,乾隆将会传位于他。
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或许只是后人猜测而已。直到上个世纪中期,为解决北京用水问题,政府在密云地区修建水库,却意外发现了三座古墓,其中之一正是五阿哥永琪的古墓。考古学家经过一番挖掘,清理完墓中所有陪葬品,才发现百年之前的传闻为真。

爱新觉罗·永琪出生于公元1741年,从小聪慧好学,文武双全,并且精通满语、汉语以及蒙古语三种语言。如此多才多艺,自然深受乾隆皇帝宠爱。他25岁那一年被乾隆封为“和硕荣亲王”,这个封号并不简单,尤其是封号中的“荣”字,从清朝开国仅有两人受此封号。
其中一人为顺治的第四子,第二个便是五阿哥永琪。不过两人封号中的“荣”字含义不同,顺治第四子的荣字代表尊贵、崇高;永琪的荣字则有光荣、荣耀之意。由此看出,乾隆已经准备将永琪作为继承人培养。此前,乾隆准备立三子为太子,可惜对方早逝,太子之位便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现如今,乾隆有意册封第五子永琪,除却其学识渊博、文武双全之外,还因为在公元176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乾隆正在圆明园中的九州清晏殿休息,宫殿突然起火,而外面虽然有多人救火,却无一人敢冲进火场营救乾隆,只有永琪不顾自身危险冲进火海救出乾隆。
这件事对乾隆影响极大,按照清朝皇室规定,册封亲王之事每隔五年举行一次。乾隆等到“封王之年”时,直接册封永琪如此尊贵的封号,他所要表达的含义已经非常明显。不过,上天并不眷顾永琪,他被封为和硕荣亲王时已经身患重病。这种疾病是清朝皇室的遗传疾病,当初康熙十三子胤祥同样因此病身亡。

册封当年,永琪因病身亡,乾隆因此迁怒于为五阿哥治病的两位太医,将他们以耽误五阿哥病情为由治罪。从这件事便可以看出,五阿哥永琪的突然离去,对乾隆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预定的继承人先后离世,不免悲愤交加。
永琪死后,乾隆为弥补其生前遗憾,特意将其安葬于定亲王墓,俗称太子陵。考古学家在挖掘永琪墓时,发现整个陵墓占地足足有一万多平方米,地下建造有一个巨型宫殿,墓中陪葬品更是价值连城,此等墓葬规格只有太子可以享用。相比永琪墓,其他两座皇子墓却没有如此豪华,高下立判乾隆皇帝对五阿哥和其他皇子区别对待。

除此之外,史书中曾记载乾隆晚年接见一位外国大臣时,谈及五阿哥永琪感触颇深,只恨天不遂人愿使其英年早逝。综合来看,乾隆确实有册封五阿哥永琪为太子之意,无奈他还不满三十便去世,最后只能传位于十五子,即之后的嘉庆。
如今,总有一些人反对考古研究,他们认为考古活动同盗墓贼之行为相似,并不赞同挖掘古人坟墓。这种想法未免有些狭隘,首先,国内大多数古墓为意外发现,如果不进行保护性挖掘,反而会使其受盗墓贼破坏。第二,考古活动对后人研究历史意义重大。如果不是永琪墓被发现,又怎样证明百年之前的传说。

虽然存世史书不少,足以令学者了解古代史实。但史书毕竟是人工撰写,其内容多有伪造之嫌。这种时候便需要借助古物验证史书所记载之事是否在准确,而这正是考古行动的意义所在。一个有数千年文明的古国都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历史,又如何继续创造未来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