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茶之称始于红楼梦

 新用户27737a1b 2021-06-28

                      喝茶之称始于《红楼梦》

                                                   罗东升

           前些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讲潮州人食工夫茶的习俗情状,真实、生动、有趣。煞风景的是,截取、引用郑板桥的诗句“闲时来吃茶”作为标题。“闲时来吃茶”不可能是潮州人的清切招呼用语。潮州口语没有“吃茶”的词汇,只有“食茶”、“滴茶”的叫法,就像广州粤语,只叫“饮茶”,不叫 “吃茶”或“喝茶”。

          这使我想起了《红楼梦》“吃茶”、“喝茶”的称呼。

          据我所读所查的所知,唐代以前的古籍没有过“吃茶”、“喝茶”的叫法,俱称为“饮茶 ”、“食茶”或“啜茗”.

           唐宋始有“吃茶”的叫法。记载中唐至南宋几十个老和尚言行的《古尊宿语录》,就有大量“吃茶”的叫法。“吃茶”成了唐宋僧人的口头禅,宋元以来的话本小说、戏曲,明清长篇小说,在茶事描写上,“吃”字也大行其道,几乎都是称为“吃茶”,再没那种“食茶”、“饮茶”、“`啜茗”的古叫。有趣的是,自唐至清的诗歌领域, 诗人们写的茶诗,都还是像 粤语、潮语一样沿用前人的叫法,称“饮”或“食”,只有个别例外称“吃”,如:唐代卢仝的“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明代韩奕的“客来如解吃茶去”,以及清代郑板桥的“溢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等,屈指可数,寥若晨星。可能是“吃茶”的叫法,首先在群众中叫开、传开,作为与群众联系密切而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便率先吸收群众的语言,而文人写的诗和书,为要表现其古雅,便仍用“饮”用“啜”之类的称谓。

            喝茶”之称,最早见之著述,则是《红楼梦》。曹雪芹原著脂砚斋评本《石头记》虽 有130多次称吃茶,但已有4回6次出现喝茶之称。第11回,贾蓉叫:“快倒茶来,婶子和二叔在上房还未喝茶呢。”第39回,(袭人)让平儿到房里坐坐,再喝一杯茶。平儿说:“不喝茶了,再来罢。”第41回,那刘老姥姥因喝了些酒,他脾气不与黄酒相宜,且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发渴多喝了几碗茶,不免通泻起来。第77回,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 

           更值得注意的 是,在几十年后出版高鹗 改写、续写的 程乙本《红楼梦》中,又有明显变化发展,喝茶之称的频率明显增大,前80回“吃茶”的叫法,减少 为129次,称“喝茶”的则由6次增加到 10次。后40回“喝茶”之称也显著增加。后40回称“喝茶”的有15次,叫“吃茶”的仅5次。我推测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井平民百姓中,喝茶的叫法越来越普遍,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更多放映到高鹗、程伟元的《红楼梦》中。

                                                                            2020年06月04日修订        

                                                                                                            华南师范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