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打开是这样的...

 医学abeycd 2021-06-28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近日各高校晒出了

今年录取通知书样本

你知道

古代录取通知书
长什么样子吗?
据说,无论从做工还是送达
都比现在的还要复杂、盛大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
古代录取通知书的那些事儿。

图片

图片
最早的录取通知书“泥金帖子”

古代人们曾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一种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这就是“泥金”。

“泥金”手法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比较高档装涂工艺,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的起。将泥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就是“泥金帖子”。

图片

唐代就开始出现了泥金帖子,它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根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记载,朝廷会派人到进士及第的考生家中,传送泥金帖子,以此来报登科之喜。

泥金帖子一直沿用到宋朝,如杨万里的《送族弟子西赴省》诗中:“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杨万里提到的淡墨榜,指得是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用淡墨书榜,称为“淡墨榜”。

图片
图片
宋朝年间:金花帖子

发展至唐中后期,用来登科报喜的“通知书”变成了“金花帖子”,到宋朝这种金花帖子都一直在沿用,其制作方法更为复杂,这种帖子历史学家视为,最正式的科举录取通知书。

金花帖子要采用素绫为轴,再在素绫上贴一金花,考生的名字以及名次,都要用洒金粉的“黄花笺”书写。金花帖子的大小尺寸皆有具体规定,必须是“阔三寸,长四寸许”,从这些方面足以看出这份古代录取通知书的珍贵。

图片

古代人家,将这种帖子视为特别荣誉,无论是对于高中榜首的学子来说,又或者是家中有人中榜的家族来说,金花帖子是用大量金银也买不到的东西。

所以,当金花帖子送到考生家中时,这不仅意味着考生收到了朝廷的“录取通知书”,更代表了考生成为天子门生的巨大荣誉。平民小户人家,会将金花帖子好好珍藏起来;如若是一些大户人家,必然会将精华帖子送到本族祠堂里供族人拜访,别让那些钱来祝贺的人,可以观赏到这份莫大的荣耀,以此来展示本族子弟才华过人,官运亨通。

图片
明朝:“捷报”或者“报帖”

明朝,考生的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则称为“喜报”。

图片

根据明人王世贞的《觚不觚录》中记载道,考生考中乡试或者举子考中会试,郡县都一定会送上捷报。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送来的就是捷报。如第三回: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

图片

图片
通知书用材、尺寸有讲究

古代录取通知书所用材料也颇为挑剔,质地有绫绸、木、纸等,考试等级越高用材越讲究。

宋朝人赵彦卫所著《云麓漫钞》卷二载 :“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黄花笺”是一种洒金粉的顶级用笺,通知书用之来书写,突显金榜题名的隆重和喜庆。“金花榜子”则写在一种木板上,但这非普通木板,是经过精细加工的。

图片

▲光绪二十年恩科状元张謇“捷报”中还写有“报录人”

至于大小规格,古代各朝的录取通知书也不尽相同。像金花榜子“高一尺半、宽六寸 ”,而写金花帖子的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明清时的报帖规格、尺寸更大,方便送到学子家后要在厅堂升挂、张帖。

图片
写的啥?首写考官

现代录取通知书一般写的是某同学被某学校某学院某专业录取,于某日报到。

图片

▲清代考试题目

而唐、宋时期的“金花帖子”,除报学子考取的功名外,还特别突出地记载主考官,除了他们的头衔,还有他们的详细资料,如生于哪年哪月哪日,还有他们的祖父名字,父亲名字等。主考官都要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入学通知书”,与如今相比,实在是太特别,太有趣了。

据《容斋续笔·科举恩数》记载,北宋咸平元年孙仅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先列主司四人衔,曰:翰林学士给事中杨,兵部郎中知制浩李,右司谏直史馆梁,秘书丞直史馆朱,皆押字。次书四人甲子,年若干,某月某日生,祖讳某,父讳某,私忌某日。然后书状元孙仅,其所纪与今正同。”

上述应是唐宋金花帖子的通行写法。《云麓漫钞》亦称:“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宋朝州试录取通知书“金花榜子”则相对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乡贯、三代姓名。

图片

▲清代殿试录取通知书

明清时的录取通知书比较简单,直接写上考生的名次。《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图片

▲清代科举捷报印版

明清时捷报已有专用印版,印好后填上被录取学子姓名、名次等即可,榜吏就不需要像唐宋时那样书写整个内容,但像三甲一类的录取通知书还是要书写的。此外,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也要加盖“录取专用章”,谓之“过朱”。

图片
如何送?热闹非凡

现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一般通过快递到学生的手中,而在古代,学子考取功名,中榜者,除了朝廷张榜公布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报喜”,让世人知道某学子中榜了。中榜的学子,成为当地一时的热议话题。

送通知书也比较隆重,是一种官府行为,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榜人”,也叫“报录人”,民间直呼为“报子”。

报喜人骑上高头大马,高举旌旗,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如《儒林外史》描写报榜的情景:“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图片

▲明沈一贯《状元图考》(局部)

古代送录取通知书是一件美差,主人得给报子发“喜钱”。除了官差驰报外,素不相识者也会主动当“报子”,目的就是为了讨点“喜钱”。

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报的到来。这样的等待在古代称之为候榜。这些场面在《儒林外史》里有过详细的描述。

图片

▲清朝浙江首位状元史大成因楷书工整被皇帝大加赞赏

古人收到榜帖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供家人、来访祝贺者随之观赏。有些当地知名的大族户,还将“金花帖子”置于本族祠堂里,一方面供族人、来访祝贺者观赏,另一方面,向世人宣示本族子弟才华横溢等等。

还记得,你的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子吗?欢迎宝宝们留言分享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