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诗赏析127】胭脂茉莉:浅析墨非诗歌《稻草人》

 黄石新东西 2021-06-29

稻草人

作者:墨非

最接近天空的部分

是南山顶上的那片菜园

那里不分黑夜和白天

他习惯在白日做梦,在夜晚失眠

他有久治不愈的腰伤

偶尔,也会咬牙切齿的恨

恨自己命硬

他背负的十字架上,没有罪名

偶有麻雀掠过山顶,斜落菜园

他们互不惊扰,各自为安

胭脂茉莉评论:

稻草人,顾名思义,是用稻草扎成的人偶,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创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类种植的庄稼不受鸟雀的侵犯。
而墨非的诗《稻草人》显然不仅是现实意义的稻草人,更是诗人建造的童话王国里的主人,在那里,投射着诗人和自然合一的心灵禅悟的过程。
一首诗不管是什么格调什么主题,最终都要落到诗歌语言的建构上,而这首诗就像人物、地点、剧情完整的一个短小的戏剧,诗人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诗歌素材,用语言的容器把它们托起来,最终让读者通过诗歌这个媒介,看到并且体验了一个让生命从精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的欢欣之地。
诗歌一开始,诗人就给读者拉开了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童话王国之门“最接近天空的部分/
是南山顶上的那片菜园”,菜园,这个诗歌意象,是属于那未被污染的大自然的,也可以说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化成了南山顶上的这片菜园。
接下来,诗人是这么描述主人公稻草人的出场:他习惯在白日做梦,在夜晚失眠/他有久治不愈的腰伤/偶尔,也会咬牙切齿的恨/恨自己命硬……显然,这个稻草人就是诗人内心情绪的一种投射,就如同一个朝圣者已然到达了自己心中的圣地,虽然一路上身体已经伤痕累累,但是内心已经非常笃定,所以诗中才会那么肯定的说“他背负的十字架上,没有罪名”。
紧接着,诗歌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意象——“麻雀”出现了,它像是诗人故意设置的一个隐喻一般,偶然掠过山顶,斜落菜园,诗人对这只麻雀的行为也是直接呈现,没有丝毫的拖沓,从侧面说明稻草人完全看见麻雀了,而且麻雀对稻草人也没有丝毫的惧怕。
众所周知,稻草人的任务是为了驱赶鸟雀,而在这片圣地上,他们只是互不惊扰,各自为安,可见,在诗人构建的这个童话王国里, 稻草人已然从人类文明的桎梏里挣脱而出,回归了其自身来自于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人类文明,创造了我们,也异化了我们,在诗人墨非的这片最接近天空的菜园里,一切都那么宁静祥和、自然,它是诗人建造的童话王国,其实也是诗人灵魂的皈依之处,更是诗人对现实世界深切关怀的诗化呈现。
 

诗作者墨非,80后,居洛阳 ,写诗习字,有诗集《流言非语》作品散见於网络,纸媒《河南科技报》《中国诗人》《中国诗影响》,《纸上雪》《流派》等。


说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