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竞赛事鼻祖OGN走入末路,行业“第三者”究竟该如何生存?

 okxso 2021-06-29

图片

OGN从领航者变为吊车尾的经历,为整个行业的“第三者”们敲响了警钟。

作者: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都记得OGN曾经有多么风光,2016年,OGN作为行业最顶尖的赛事公司之一,从韩国派遣了大量专业人士来到国内,指导中国电竞在赛事方面的各类问题,同时也将自己的招牌技能“赛事内容制作”向LPL言传身教,为国内电竞赛事质量带来了一次质变。

2018年,OGN又带着1亿美元巨款前往美国加州,和PUBG Corp创建了第一个PUBG北美职业联赛NPL,随之建立的还有位于洛杉矶的ONG超级竞技场。虽然那个时间段,ONG过得已经有些艰难了,但它仍是行业中至关重要的参与者。谁也没有想到,全球第一个电竞媒体与第三方赛事公司会这么快倒下。

用一个词形容ONG对电竞行业的影响,就是“开天辟地”。举一些关键性的例子,2001年9月,ONG举办的“Coca-Cola Starleague”赛事首次在露天体育场中举行,这是电竞行业发展史上赛事首次进入传统体育场馆,这次赛事也可以被称为是大型线下赛事的“鼻祖”。同年11月,OGN又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辟了世界上首个实时转播电竞赛事与游戏内容的平台,这对电竞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多大不需要过多赘述。

2004年,ONG举办的星际争霸2SPL线下决赛吸引了超过10万名观众;2005年,ONG推出全球第一个专业电竞场馆--龙山电竞体育场;2011年,开办《英雄联盟》IP衍生节目《LOL NIGHT SHOW I'm Carry》,成为行业内最早开始制作《英雄联盟》衍生节目的媒体之一。2016年,推出《守望先锋》赛事品牌APEX,并且首先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了电竞赛事当中。

OGN对电竞行业的贡献不胜枚举,曾经它究竟火到什么程度呢?ONG开设的多个游戏频道曾因为导致大量韩国士兵沉迷观看电竞赛事而被韩国军队官方进行封锁。也正是因此,它即将离开的噩耗也让不少电竞行业的“10年/20年老粉”难以接受。

图片

什么原因导致了OGN时代的终结?

其实纵观OGN的整个发展史,找到它被终结的原因并不困难。首先是在OGN自身运营方面,越到发展后期,OGN的运营问题暴露的越明显。

OGN应该算是最先开始通过电竞赛事造星来提升行业影响力的公司,在前期,它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比如林耀焕。但是随着电竞项目的发展,OGN在这一方面有些揠苗助长的意味。2015年4月,GE Tigers对战SK telecom T1的决赛之后,OGN将MVP颁给了在这轮比赛中表现低迷的Faker,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而且在LCK历史中,OGN也毫不避讳地展现对SKT的偏爱,相关赛事的报道几乎都以SKT为主,这种带着偏向性的内容也引起了许多观众的不适,公司形象开始走下坡路。

另外,虽然OGN算是行业内最早开始将电竞内容带上互联网的公司,但在2010年以后网络媒体崛起的时代,OGN却并没有搭上这班快车,反而固守传统电视,这对自身的影响颇为致命。在网络直播平台崛起时,OGN便没有顺应潮流,除了紧抱电视渠道以外,几乎只是在Youtube等一些视频网站上推送自己的比赛视频内容,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并不活跃,以至于它并没有过多地享受到网络直播带来的红利。

当然,这些都还不足以让OGN这个贯穿整个电竞发展史的公司无路可走,OGN真正被逼上绝路的原因在于游戏厂商对赛事版权的回收。

先是星际争霸的赛事版权被暴雪回收,之后的《守望先锋》赛事品牌APEX也被暴雪娱乐改制成了Overwatch Contenders,而赛事主播版权也没有留给OGN,而是交给了MBC SPORTS +;暴雪系项目受挫以后,OGN的眼光还十分毒辣,迅速抱上了拳头的大腿,建立起了LCK的雏形,并且在LCK成立的这些年中,OGN都始终是独家版权方。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了去年,直到拳头官方正式宣布建立LCK体育场馆并且亲自运营赛事直转播业务,OGN又成了局外人。

在PUBG这个项目中,OGN的遭遇也不顺畅,它所创办的PUBG职业赛事PSS与韩国知名直播平台afreecaTV所举办的APL都被PUBG厂商回收了版权,两个赛事合并成了绝地求生韩国职业联赛PKL,赛事直转播权也被PUBG交给了afreecaTV。

各个热门电竞项目的版权都被他们背后的厂商所回收,导致OGN在内容方面陷入了极大的被动,而且自身经营多年的用户资源也被这些厂商所窃取,这样的结果可能让OGN已经自暴自弃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2018年开始,OGN推出的电竞节目已经越来越少,甚至自己的电竞游戏频道也开始经常播放一些传统娱乐内容,这种现象其实已经预示了OGN今天的“灭亡”。

图片

行业中的“第三者”该如何生存?

在2010年以前,OGN绝对是电竞行业中的最佳“第三者”,但是之后,OGN的发展方向就与电竞行业开始背离。20年来,OGN始终在深耕赛事品质,但是作为一家媒体以及第三方公司,这已经有点反客为主的意味了。当他在某个项目做出成绩,培养出优秀的受众人群之后,自然会受到游戏厂商的眼馋,同时也在瓜分厂商们的利益,这也是OGN遭遇版权危机的直接原因。

而就在OGN走入绝境的同时,国际上另一家知名的第三方赛事公司ESL也过得并不舒坦,根据ESL母公司MTG的第三季度(7月至9月)财报显示,这一季度中,MTG在电竞方面的营收从4000万欧下降至2300万欧。虽然这其中有着疫情的一部分原因,但是在如今的赛事版权高度集中的环境下,第三方赛事公司走下坡路已经可以预见。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行业中的其他“第三者”究竟该如何生存?

今年8月底的电竞运动领袖峰会上,腾讯宣布了“腾讯电竞赛事授权系统”计划,通俗来讲,这就是厂商为第三方开放的赛事举办通道。在行业赛事版权高度向厂商集中的时候,腾讯再次开始“放权”第三方,这是否能为曾经的第三方赛事公司带来新的生机呢?

昨天,腾讯电竞公布了获得赛事授权的部分合作方,其中包括中国联通、因特尔、快手、京东、B站、VIVO、百度等。这些获得腾讯授权的第三方其实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他们都并非是业内专业第三方赛事公司。除此之外,行业内还有一些比较出色的第三方赛事,而这些赛事背后都有直播平台的身影。

从这一现象我们也能够看出,如今这些举办电竞赛事的第三方,几乎都不是单纯依靠赛事盈利或者生存的,对他们来说,电竞更像是一个“工具人”,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与品牌形象进行融合,吸引更多的年轻流量,以此来反哺自身的主营业务。这种商业逻辑有一个好处,他们的生命线并不被拥有版权的游戏厂商所束缚,就算电竞赛事效益不好,也并不会影响自身运营。

这也许就是如今行业中“第三者”的生存法则。深耕赛事质量、争抢职业资源并不应该成为第三方的发力点,因为无论怎样努力,“民办”始终代替不了“官方”。而且大权独揽的游戏厂商并不希望第三方通过自身产品成长为利益分享者,他们更希望这些第三方能够玩好“辅助角色”,持续为自己的赛事生态供血。

OGN的终结并不是没有价值,它曾经有多风光,如今为行业敲响的警钟就有多刺耳,它用鲜血为同行们画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切忌锋芒毕露、功高盖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