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笨笨 || 人生读三书

 富春少年 2021-06-29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人生读三书

笨笨

有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有字之书”。所谓“有字之书”即知识之书。这三书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概括得也算精到。

有知识不清,有道理不明,有规律不悟,可读“有字之书”。“有字之书”可解生活常识,可知大小远近。譬如报纸新闻,知国家大事,可开阔眼界。“有字之书”是大厦之基,生活之水,与日常密切相关,不可分离。

读“无字之书”,是智慧之读。平日常道:有知识或未有文化,有知识或未有素质,故谓是也。常有报道云:不识字老农为国捐款毕生积蓄,皱毛票若干,观者无不热泪。逢疫情期间,吾家乡有年逾古稀伉俪老人,步行数公里,将数年存炭送至执勤点。或不曾读“有字之书”,而其行乃熟读“无字之书。读“无字之书”,知大爱,晓原则,守底线。

读“无字之书”,是人生之读。人生漫漫,坎坷常有,风雨兼程,遂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风雨过后,红日初升,又感: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旷达超逸,不畏曲折,无喜无悲,乃挫折之读。人生之路,时有别离: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虽无字之读,然离别之愁,离别之感,是谓人生之读。人生之路,高高低低,起起落落,尝尽百味,始觉: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此乃人生之读,读人生,品人生,即读“无字之书”。

读“心灵之书”,是自我之读。王阳明曰:知行合一。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懂自我,亦读懂世界。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然只择“一瓢饮”。既此,便如落一卷珠帘,安于陋室,忠于所选。虽有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然读懂内心,直面人生,甘于所选,再无纠结与困烦。淡然、通透,是谓“心灵之读”。

人生三读,读遍人生百味,各人各读,其味皆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