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的放纵,都藏在算法里

 国馆官方 2021-06-29

思考、思考、再思考

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瘫在沙发里,手指游走于手机屏幕之上。在这个小世界里,你沉醉于社交媒体推送的各种新鲜有趣的内容。

也许是社会新闻,也许是帅哥美女,也许是国际政局,但全是你爱看的。不知不觉间过了一两个小时,你已经忘了最开始浏览的内容,却还在不停地刷下去。

桌上的碗筷还没收拾,饭后散步的计划被迫终止,抬眼一看,家人们也都在低头玩手机。

你刚想训斥他们天天就知道玩手机,然后叮的一声,又一则耸动的标题出现在屏幕。你羞答答地点进去,还在不停自我安慰,反正下班了,再多看一会吧。

大数据真是太了解人类了,总是能准确无误地搔中人们的痒处,让人无法自拔。随时随地,手指一戳,就能享受到最个性的内容服务。

现在你能看到的,一条又一条的内容,都是经过数万次的数据处理实现的。平台依据点赞、评论、转发、收藏、你的位置、手机型号等等,揣测你的爽点,给你最私人的定制。

这就是人类世界的福音呀!如此信息爆炸的社会,这么一个知你、懂你、不离不弃、总是第一时间奉上“精神美食”的算法,难道不香吗?

大众传媒的时代已经过去,新闻联播、期刊杂志、电脑网页迎来了诸神黄昏。

一种更为亲切的传播模式开始了它的表演。你不用去寻觅,只需要等着内容“啪”的一下,落进你的怀里。

算法的唯一目的就是讨好你。

他就像你的贴身大管家,永远将你喜好的东西喂到嘴里。一旦发现你不合口味的菜,就会将它永远剔出菜单之中。

有个社会学的说法,叫做“信息茧房”:即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大白话就是投你所好,画地成牢。算法的作用,就是把牢房多套上几层厚茧,然后笑眯眯地锁上门,再扔掉钥匙。

你喜欢吃萝卜,就给你蒸萝卜、炖萝卜、炒萝卜、凉拌萝卜,然后你会深信,这个世界的蔬菜只有萝卜,其余蔬菜都是异端。

然后,你会发现很多很多爱吃萝卜的人,和他们成为朋友,然后遇见一个擅长做萝卜的人,不自主地跟在他的后面,聆听他的教诲,或许他还有个外号,叫萝卜君。一个凝聚力强的萝卜教就此成立了。

同理可得,还有大白菜帮、丝瓜教、西红柿会……

这像不像我们熟悉的一个词:饭圈。

算法只要捕捉到用户对于某个明星贡献了几次点击量,就会将同类信息铺天盖地推送给用户。

一旦用户进入饭圈,那就是更为独特的定制了。一般而言,自媒体接收到信息后,会先从中提炼出有利“爱豆”形象的信息,再将其发布出去。而算法会将这些加工过的信息推送给粉丝。

曾经看过一个粉丝的自白,她在最开始只是安静地喜欢一个偶像,听听歌,看看电影,不悲不喜。

但久而久之,她看到的信息,要么是别家粉丝努力集资给偶像应援,要么是自家偶像被网络污蔑,全都是算法的精心推荐。她脑子一热干脆就加入了后援会。

据她形容,后援会“就像是打仗一样,每一次集资、打投,都是为了pick的选手能够顺利出道,为了战争的胜利”。这种在外人看来十分无法理解的事情,她们却甘之如饴。

这时再加点言语的煽动,比如“就缺你一票,就缺你一朵花”“除了花钱,你还能实质性的为你爱豆做些什么”……情绪就被挑动起来了。于是乎就有了某战227事件,于是乎就有了倒奶事件。

真的是粉丝傻吗?

她们关注的新闻全是娱乐新闻,她们了解的话题都是饭圈琐事,她们的聊天对象都是饭圈好友。哥哥的丑闻,是别人的诋毁;姐姐的演技,是演艺圈的宝藏。在这种环境中,人怎么能不偏激呢?

饭圈的侵蚀,可并不仅限于娱乐明星。借着算法的东风,饭圈风气一路狂飙,从娱乐圈到知识界,从明星到素人。

真可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韭菜在翩翩起舞。

这是一个处处皆可“饭圈”的时代。可这饭圈,究竟是个什么圈呢?应该读作quan,还是juan呢?

算法之下,流量就是王道。数据,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为了博取你的眼球,他们做什么都行。

正常来说,没有人会喜欢看土味视频。至少没有人敢大声说,我爱土味。但是,网红们只要走上人潮汹涌的大街,将整罐整罐的啤酒倒在头上,再配上几声声嘶力竭的嘶吼,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点击量。

又或者,他们穿着复古的衣服,迈着狂拽的步伐,随着复古的迪斯科音乐扭动身躯,口中还说着“社会语录”,从而获得高额的打赏。

虽然嘴上说着讨厌,可观众就吃这套。一众草根网红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了。赚得是盆满钵满。

人们不禁会想:是不是只要装疯卖傻,就能够像那些“精神小伙”一样,在骂声中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开始走上街头,啤酒浇头。网红,作为一种职业选择,成为他们的信条:虽然我博眼球,但是我赚钱啊。

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泡沫。可算法从来没有告诉他们,每一个浪潮之下,都是数不尽的骸骨。《人物》曾在2019年做过这样一篇采访,对象是去义乌直播卖货的逐梦者。

这些人都有着一个梦,就是电商直播的发财梦。他们都是算法的信徒。他们的想象之中,是在直播间里说着话就能财源滚滚,是一边开着豪车戴着金表一边感谢老铁送上的火箭,是拍着视频段子就能买得起房子。

可当他们来到义乌,梦境碎了。他们的现实,是潮湿的地下室,是比工厂打工更微薄的收入,是对着18个观众卖力吆喝。

他们终于发现,当网红,既不能赚钱,也不轻松,生活还是那个惨淡的生活。是谁骗了他们呢?

根据调查,早在2018年就有77.6%的网红是本科学历,而且数据一直不断攀升,即便非本科学历的也有专业团队的支撑。即便是玩“土味”,也是非常专业的一件事。

可是,算法不会告诉那些追梦者这些事实,算法只会推送那些丑态百出却挣钱的“乡下人”,吹着一个又一个泡沫。

当然,这个例子似乎对于有些人来说有些“极端”。这种泡沫对于某些身处鄙视链上层的人来说,不是分分钟看破吗?

在这个信息靠算法推送的时代,金钱、欲望、娱乐会成为永恒的主题。即便能够戳穿一个泡沫,但还会有无数个泡沫闪耀着晶莹的光芒。

义乌逐梦者的泡沫是直播赚钱,你的泡沫又是什么?

不要安然地呆在信息茧房里,那是懒人的做法。

从人的本性来说,懒惰是天然的,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是人之常情,算法在这方面迎合了人性。

但是,它也可能正在以幸福之名,渐渐地使人们对它产生依赖,并在不知不觉中被其麻痹,被其囚禁。

就像是温水煮青蛙。

《娱乐至上》一书做下这样一个预言: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现实果真应验了。技术正在侵吞我们的隐私,算法则利用隐私编织一张巨网,而我们则心甘情愿地被幸福操纵着。

这其实是人自身最大的一个悖论。真相和幸福不能共存。真相是疼痛的;它要求我们独立思考;它破坏了我们的舒适区。而幸福则是简单的,你只需要沉溺于历史的偏好中,毫无保留地接纳算法的投喂。所以,即便你意识到算法是一个圈套,你还会逃离吗?

其实答案没那么难。人不可能永远处在真相之中,那是神的领域;也不应该一直呆在幸福里,那是动物的世界。

人,应该在真相与幸福之间,拥抱自己。

当你看到一篇激动人心的热点文,如果觉得自己的情绪被煽动了,其实就应该留个心眼:我是不是被带节奏了?

当你看到一个似乎有理的观点,如果觉得自己被说服了,其实也应该留个心眼:这个观点有逻辑吗?

当你沉迷于短视频,如果觉得自己上瘾了,其实应该问问自己:我看这些究竟是因为满足还是因为空虚?

综上所述,别被本该服务于人类的算法牵着鼻子走,你要做的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

我特别喜欢《让子弹飞》的结局,花姐一行人要去往浦东。

张麻子一把枪对着自己,一把枪对着前面,说:“姑娘,你这么拿枪,更好看。”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文字为国馆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和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