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车】6月第五车:自动跟车上线暨答用户问——周周同行的内部记分牌

 且慢陪伴 2021-06-29
「周周同行」是且慢为长钱准备的周定投策略, 主理人每周二精选优质基金,为您发车;每周二发文与您聊投资,伴您周周同行,财富与认知共成长!

建议您先阅读以下文章,了解主理人和本策略:

#0 如何实现富足的人生 ——“周周同行”背后的投资观
#1「周周同行」首次发车,和大家聊聊这个策略


01
本次发车信息


实盘业绩

喜大普奔,周周同行自动跟车功能上线啦。在APP“资产页-周周同行”点击“自动跟车”按钮便可开启,开启后记得预留资金在盈米宝哦~

02
周周同行的内部记分牌

本周我们来回答一位用户的问题。

感谢这位朋友的问题,他建议,应该将周周同行与“其他同类组合、ETF基金、主动基金”的收益率对比,以更好的评价。这涉及“如何评价一个组合”这个重要命题。我有些不一样的想法,以下抛砖引玉的说一下。(约2500字,预计阅读5-7分钟)

一、投资需要理性和逻辑

我很认同您说的“投资需要理性和逻辑”。质疑和独立思考是投资的前提,对主理人(大V)的一味认同,只会困在“信息茧房”里,无法成长。

我认为“提高认知才是资本市场赚钱的最终途径”,并努力尝试去做。我的文章和直播都以逻辑、知识性的内容为主,并非阅后即忘的鸡汤灌水文。投资的认知没有到位,心理再怎么按摩也没用。

说实话,提高用户认知是一条难得多的路,短期收益几乎没有,长期收益不确定,远不如博取流量写写鸡汤文来的爽,但我认为这条路有社会意义,应该去尝试。我做投资十几年,踩得坑不计其数,如果我的分享能帮助大家一丢丢,让大家少犯错,我认为就有价值。

二、收益率没有那么重要

组合是否一定要与“其他同类组合、FOF基金、主动基金”做对比呢,我觉得未必,收益率也不一定是评价组合的重要标准。我不认为收益率越高越好,周周同行追求的是合理收益率。

首先,投资的收益评价要用“内部记分牌”,而非“外部记分牌”。和自己的预期比,是内部记分牌,和外部的同行比,是外部记分牌。我认为投资应该和自己的预期比。

用外部记分牌,很容易陷入短期业绩的攀比中。一旦暂时落后,就会焦躁不已,心态失衡,投资变形,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用内部记分牌,会让我们专注投资本身,选出好的资产,打磨自己的投资框架,日拱一卒,不断精进,心态更加平和,看的也更远。

做投资是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生活更富足,内心更宁静,而不是为了证明收益率比别人高。

其次,收益率具有欺骗性,运用不当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很多时候,高收益率是因为过度承担了风险。在繁荣期,承担最高风险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最高收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最好的投资者。

A股尤其如此,一个风格演绎最极致的时候,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去比收益率,反而会逆向选择出很多赌徒,因为赌徒才更容易出现在短期业绩的榜单。用超长期的维度,对比收益率才有意义。可又有多少人有耐心看长期业绩呢?

把高收益率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会让基金经理、主理人更加冒险。赌赢了名利双收,赌输了基民买单,风险收益的巨大不匹配,促使人铤而走险。2015年最风光的基金经理是谁?他之后的业绩如何?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看。

如果我把高收益率作为第一目标,去配置赌性极重的基金,或者押宝某一个板块或风格,这样的周周同行,你们还敢跟投吗?

我宁可收益落后,也不能置投资者于危险之地。

此外,过度看重收益率,还会让我们忽视背后的投资逻辑,得出错误的归因,投资无法进步。

举个最近的例子吧,张坤同时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和易方达亚洲精选,前者业绩好,被称为“yyds”(永远滴神),后者业绩一般,被戏称“亚洲瞎选”。但这两个基金同一人管理,底层投资逻辑完全一致。仅根据收益率,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世界是“或然”的,收益是“后验”的。收益率只是一个结果,相比于收益率,背后的投资观、逻辑框架,更重要。

最后,不追求高收益率,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很好。很多人认为,要想赚到大钱,就要“做高收益率”,收益率越高越好。其实不是的,想赚大钱,首先要提高本金;其次是稳健,让复利持续的时间足够长。

高收益率固然好,但并没那么重要,收益率的安全性、稳定性、持续性更重要。那些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每年的收益率并不冒尖,靠的就是不犯大错,收益的持续性、稳定性更好。

给大家出个测试题:“连续5年10%”,和“连续4年20%,第5年亏损30%”,谁的收益高?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

三、周周同行的内部记分牌

让100个人赚到20%的社会意义大,还是让100万人赚到10%的社会意义大?我认为是后者。

且慢也好,周周同行也罢,追求的目标是让最广大的人,乘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船,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赚到本属于他(但因为认知不够没有赚到)的钱。这就是周周同行的内部记分牌。

如果大部分人赚到了令自己满意的钱,我认为周周同行就成功了。注意,是用户赚到钱,而不是策略赚到钱,策略收益率很高,但用户没赚到钱,我认为是失败的。而且,我们还要努力让更多的人赚到钱。人越多,社会意义就越大。

所以,周周同行追求的是合理的收益率,因为合理的收益率,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匹配更广大的群众。追求过高的收益,反而可能让他们亏钱。

当然,不是说,我就可以不努力,就可以把周周同行收益率做的很拉胯。我会在不过度承担风险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策略收益,对我来说,高收益率是意外之喜,非强求之物。我的态度是: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持最好心态 。

四、定投策略的评价

诚如这位朋友所言,定投要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一个不怎么好的定投,死等着市场“U型反转”,也能取得收益。一个定投策略的收益,多少是因为主理人,多少是因为市场,如何更好的评价呢?

可以对比下图策略收益曲线(蓝线)与基准曲线(红线)的长期走势。这里的收益曲线(蓝线),是按照FOF基金净值法(相对专业,容以后再聊),计算出的策略净值曲线,对比这两条曲线的走势,可以剥离出市场层面的影响因素,单独考察主理人选基、择时的能力。

如果策略收益率曲线(蓝线)长期跑赢了基准曲线(红线),说明主理人选基、择时做的不错。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跟投的定投类策略,在APP中找出这两条曲线,对比下走势。

我也观察了很多定投类策略,尤其是择时和行业轮动类的,很遗憾,大部分都跑输了基准,也就是说,还不如简单的定投沪深300的收益高。

说句题外话,前段时间,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持仓收益率和周周同行详情页面展示的“累计收益率”不一致,现在谜底揭晓了。

因为这里的“累计收益率”是FOF净值法收益率,是衡量主理人的,不直接体现个人的投资收益率。我们发现它对投资者造成了困扰,正在优化改版,将在下个版本里把我的实盘持仓收益率也公布出来,请大家稍安勿躁。

五、如何看待周周同行

在我看来,周周同行更像是一个帮你养成储蓄习惯的“存钱罐”、一个不断把零钱、散钱转为优质股权的“转换器”,一个普通人按照投资常识、坚持做正确的事,也能实现富足人生的大型社会行为“实验场”。

周周同行不追求炫目的高收益率,它更在意的是,有多少人在跟投的过程中,明白了投资的道理,赚到了本该赚到的钱,放下了心中的焦虑,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最后真诚的感谢这位用户,好问题比好答案更有意义,我们会为这位用户送一份礼物。

借助这个问题,我解释了我主理周周同行的初心、目的和逻辑,有些观点和很多人不一样,有异议也很正常,欢迎大家讨论、转发、点赞。

以后我们会不定期的回答用户问题,欢迎大家多提问题,不仅获得详细解答,还有可能拿到礼物哦~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跟车
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作出投资选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