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汝颍多奇士“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伯仁究竟何方神圣?

 易飞扬 2021-06-29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

周顗少有重名,神彩秀彻。弱冠,袭父爵武城侯,拜秘书郎,累迁尚书吏部郎。

八王之乱后,司马睿初镇江左,请周顗为军谘祭酒,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遇蜀人杜弢叛乱,周顗狼狈失据。陶侃救之得免,至豫章投奔于王敦,王敦留之不还。后又被召为扬威将军、兗州刺史。

元帝中兴,补为吏部尚书,更拜太子少傅。

顗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来因醉酒屡遭弹劾,却也没有太大的过失,又总被赦免。为仆射时,几乎没有清醒的日子,号为“三日仆射”。庾亮说:“周侯末年,所谓凤德之衰也。”

后王敦谋逆,举兵向阙。向元帝历数刘隗的罪状,刘隗劝元帝尽诛王导等族众。王导心中大恐,乃率其从弟及宗族群从昆弟子侄二十余人,每旦诣阙待罪。遇见正要上朝的仆射周顗,王导向周顗呼救:“伯仁,吾以百口累卿,望速救耳!”周顗装作没看见,直接进去了。见了元帝却说:“司空王导闻兄王敦谋逆,今领兄弟宗族二十余人,阙下待罪。臣见王导平素忠诚,必无叛心;若与敦私有异志,安肯身留建康自陷也?望陛下看其草创之功,以赦如今无贰之愆!”元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欲赦免王导等。周顗是喝了酒进去的,出来时似乎还未醒。王导等人还跪在那里,见顗出,又呼而问之。周顗仍不答话,故意向左右说:“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说罢就出去了。而后周顗又使人上表,说王导等无罪,言辞真切。

王导不知道这些,内心非常怨恨周顗。

元帝看了周顗的上表,于是下诏赦免王导等人无罪,赐朝服,召入见之。王导稽首拜帝曰:“贼臣逆子,何代无之?不意今日近出臣族。”元帝下殿握住王导的手说:“朕方寄卿以百里之命,安忍罪之?”君臣惠爱如初。

王敦竟然所向皆克,一路杀入京城,重执大权,在王导的劝说下,同意罢兵。见了周顗就说“伯仁,卿负我!”周顗说:“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大军不能共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敦不能答。

元帝对周顗说:“王敦怀逆,必害卿,卿远避之。”周顗说:“臣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岂肯草间求活,外投胡越耶?“

王敦既得志,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

不久王敦就派部将收周顗及戴若思等,路经太庙,周顗大声道:“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灵,当速杀敦,无令纵毒,以倾王室。”话未说完,收他的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于石头南门外石上害之,时年五十四。

王敦自视甚高,独对周顗十分忌惮,每见周顗脸就发热,虽在冬月,也要不停地用手扇面。

王敦使人抄周顗家,只收得素簏数枚,盛故絮而已,酒五甕,米数石,在位者无不服其清约。

王敦死后,追赠周顗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以少牢之礼致祭。

此后王导复为丞相,再预朝政,入中书省,行检中书故事,忽见周顗救己之文,殷勤款至,词意恳切。王导不由得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归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