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江”姓

 茂林之家 2021-06-29

江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十六位姓氏,在粤闽和皖赣地区最有影响。当今江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28%,总人口大约在369万。

江的名义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江”姓

《说文》注解的江,是专指长江。所谓“江河”,实际指长江和黄河,后来也泛指其他河流了。已经失去了江的本义。江,也作鸿、邛、和去掉氵的鸿,是一种大鸟,江人是以鸿鸟为其氏族图腾,以后发展为国家,最早的地方应在河北唐县西北,即《水经注》上的“鸿上水”。后来分出江人,南迁,建立江国,出现了江姓。

江姓起源

江氏始祖:伯益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江”姓

江氏始祖——伯益

江姓的起源与演变:

一、出自嬴姓

江姓出自嬴姓,传说是“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的后裔,少昊氏族以燕子为图腾,嬴是燕的异体字又是同音,以嬴为姓。少昊之子皋陶在尧舜时代掌管刑法和司法,其族以偃为姓,为燕氏族的另一大系统。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后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把“嬴”赐予伯益的氏族为姓,继承燕氏族的嬴姓。山东莱芜西南是古嬴地,南临嬴水,是东夷族中以鸟为图腾的嬴姓部落主要的活动地区。江人是东夷嬴姓部落一支,随着东夷部落的强大和主宰中原建立夏朝,江人也一路迁徙到河南江汉流域地区,早在商朝,江人在江亭,今河南正阳大林乡涂店一带建立了江国。当时江国弱小,其近邻还有息、黄、蒋、蓼、蔡诸国,其中黄国也出自嬴姓。周武王灭商后,南边的楚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向北扩张势力,江国等小国纷纷依附于楚国,一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23年楚穆王灭了江国,国人以江为氏。江姓的历史至少有3500年以上,江国被灭后正式大批使用江氏也有2600多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融入

江姓的外族的血液的融入比较少,清朝以前,还没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外族加入江姓人群的事件。直至清初,北方的满洲人中开始出现了江姓,四川的藏人土司中也用汉族的江姓。

江姓分布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江”姓

江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江姓人口由40万增到369万,增长了9倍多,江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江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四川六省,大约占江姓总人口的54.7%,其次分布于台湾、浙江、湖南、江苏四省,这又集中了江姓人口的20.9%。广东为当代江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江姓总人口的12.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江姓,以北少江姓的分布局面。在近600年期间,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有一定的回迁,但向西南和南部地区的移动十分强劲。

江姓血型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江”姓

江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5.9%,A型占29.4%,B型占26.6%,AB型占8.1%。

江姓名人

江统

江统(?—310年),字应元。西晋大臣,南安太守江祚的儿子。冷静沉着,少有大志,举孝廉出身,初为山阴县令,袭封亢父县男。元康九年(299年),氐族齐万年事件之后,作《徙戎论》,著称于世。八王之乱时,历任中郎、太子洗马、博士、尚书郎、大司马参军、廷尉正、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永嘉四年(310年),永嘉之乱时,避难于成皋(今河南荥阳市),病逝于家中。曾撰《酒诰》,提出发酵酿酒法。

江智渊

江智渊(418年—462年)字不详,济阳考城人。生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卒于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年四十六岁。辞采清赡,与谢庄、沈怀文友善。怀文批评他道:“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元嘉末,除尚书库部郎。孝武帝深相联系知待,每独蒙引进,未尝有喜色。累拜宁朔将军。议殷妃谥为帝所恨,以忧卒。

江万里

江万里(1198年—1275年),初名临,字子远,号古心,南宋教育家。他自幼神隽颖异,年轻有文名,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为官40余年,历官91任,也曾坐事闲废12年。宋度宗即位,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秉性峭直,力主抗元。咸淳九年(1273年)予祠。元兵至,为游骑所执,后伺机脱归。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元兵破饶州,江万里率子江镐等投水殉国。著有《宣政杂录》。江万里是都昌县宋代的杰出人物,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江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江姓的郡望主要是济阳、淮阳。江姓的重要堂号有忠廉。“忠廉”堂号典出北宋江灏。江灏,崇安人,宣和进士,授上高尉,高宗渡江,以勤王之功升建浦丞,统义兵捕盗有功,又官升柳州、象州两知州。为官又忠又廉。后人故名“忠廉”作为堂号。

江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刻炬成诗;梦笔生花。

文坛骄龙;望厓骠骑。

徙戎著论;止水鉴忠。

寻春得句诗无草;带醉栽笺必有花。

郑子出游,徒劳解佩;梅妃失宠,安用明珠。

家训格言:江氏家训以南宋学者江端友的《戒子通录》最有影响。江端友,河南开封人,官至太常少卿,他为人耿介,淡泊名利,能节俭持家,所以他以此道训诫子弟。他主张读书要求明理,认为即使泛泛而读经史典籍也是有益的。他特别提出不自重必为人所轻视,一旦为人所轻视那将会一事无成。这种“自重”、“自爱”的家教观点在今天仍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