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团,正去标签化

 休克文案 2021-06-29
最近,美团推出了一支全新品牌片。

以一个「忙」字描写了我们的生活日常,两分钟的短片里,总能看到我们的影子。



或是忙着撒谎,希望家人不必担心;或是忙着工作,忘记吃晚饭了。

而忙的另一边,对应着品牌的另一个关键词「帮」。

很明显这两年,美团试图抛弃外卖这个标签,走向生活服务化平台。

而这次,美团进行了全新品牌形象升级,以「美好生活小帮手」落实到生活的角角落落。

1、

去「外卖」标签化


此前,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口号“美团外卖,送啥都快”,已经慢慢不见了。

这句文案写得真好,简单上口,快入人心。

但果断抛弃掉,因为它已经不足以支撑美团的未来方向。当下,更重要的不是强调“快”,而是去撕掉“外卖”的固有标签,刷新美团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

美团不止是外卖送餐,它还可以送菜、送药、送鲜花……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现象,外卖小哥成了移动的广告牌,上面的衣服上写着:美团外卖,送药也快。

包括在广告目标上,也不是去传播扩散,而是试图去扭转大众的消费习惯。

比如,沈腾和贾玲代言美团,通过“干啥都省钱”作为切入点,促使消费者去使用美团买电影票、买游乐园票。

作为一个生活服务平台,美团已经展现了其美好生活好帮手的角色定位。

值得一提是,美团为什么敢撕掉自己的外卖标签?这可是美团的主要业务。

一方面,美团外卖已经成了大众的认知,消费习惯已经稳固。

另一方面,也是底气的支撑来源,一些趋势消费改变正在发生。从相关财务数据显示,美团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不是外卖,而是酒店、到家等业务。

由此可见,美团撕掉外卖标签,不只是美团的野心,也是市场的必然所需。

2、
「小帮手」温情上线


另外,美团这支品牌片,故事没有很煽情,表现形式也没有很炫酷。

只是温情地讲述着生病、吃饭、游乐、旅游这些事,但我却依然喜欢这支广告。

因为它传递着我们日常中最常有的「帮忙」,帮忙这件事本身就很美好,且容易感人的。

帮忙做饭,帮忙推车,帮忙垫医药费……

而且片子里有着一个很巧妙的点,把「帮忙」解读拆分成两部分,一端是美团品牌,另一端是消费者用户。

我们因为忙,而且顾不上生活的其他部分。而美团作为一个小帮手,帮我们拾起那些部分,让我们的生活朝着美好方向。


“你只管忙,你的忙,我来帮。”

这样的品牌传达,可以胜过更多的广告技巧。就像在生活中,一句帮忙,胜过任何的嘘寒问暖。

而且,这个小帮手的角色,很好地把美团的业务串联结合起来,给它们奠定了一个温情的基调。

比如,订餐,是在帮你喂好自己的梦想;订游乐园票,是在帮你释放压力;买药,是在帮你照顾自己的生活。

这时候来看,美团这支品牌片不简单啊,里面升级的品牌内容有很多。


最后,每个品牌可能都有经历这样的过程。

从一个点去切入,用一个垂直业务去深入市场。当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便开始往生活轴去做全面的品牌延展。

其实广告也是如此。在纵轴上做内容,在横轴上做传播。

往下去深挖一个共鸣点,往往会带来大众的呼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