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行私塾|第二届知•己之旅|碎片06

 稻子x视角 2021-06-29



引子:旅行者对车内空间的认知通常是消极的,除了上一届提到的远方,本届又有新的发现。

(1)后视镜 窗 

福二:在车上观察了后视镜,发现司机不是用后视镜照自己,而是为了看清楚后面车辆和乘客。从这个角度讲,后视镜是隐形的窗、是眼睛。

Echo:我们车的师傅倒车的时候如果不确定路况就会看下倒车影像,但平时倒车影像是放MV的。


稻子:

后视镜的定义本身已给镜子附加了明确的主题。

是镜子的反射功能带来的联系。

后视镜和窗、眼睛是平行的。

后视镜和窗的关联是从形式出发的,后视镜和眼睛的关联是从内容出发的。

倒车影像是另外的逻辑产品和镜子功能的相遇,就像手机拍照中的自拍和镜子的相遇一样。

(2)平安符 / 

姚伊:车绕山而行,车上正前方挂着一个由珠子、葫芦形状的木头 、飘柔的缀带组成的平安符。方向盘向左打,平安符向右飘动;方向盘向右打,平安符向左飘动。坎坷路面,车身左右摇晃,平安符右左摇摆;车身回正,平安符垂直,飘动时自身保持平直。

小小的平安符,与转向方向相反,与车保持着微妙的张力,建立着平衡,像滑雪场上的运动员,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保持平衡 。

对后面的乘客而言,平安符告知车正转弯或直行,以千钧之力展示着车的平衡。在乘客感到自己不稳时看到平安符的飘动,就会知道车在转弯,增加了乘客的安全感。


稻子:

平安挂件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努力在回到垂直方向。

平安挂件是车内具象的行驶记录仪。它以自己的逻辑记录着车的行驶状态。比如:晃动程度和路面平整、速度变化等之间的关系。

安全感的形成源于乘客对平安物件的心理认知和行驶预判。


  旅行私塾|第二届知·己之旅|碎片04

旅行私塾|第二届知·己之旅|发现与延伸 (一) 03

旅行私塾|第二届知·己之旅|发现与延伸 (一) 02

旅行私塾|第二届知·己之旅|发现与延伸 (一) 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