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待了300多天,回地球后被发现基因永久变异

 xianfengdui111 2021-06-29

引言:照片上的太空看起来显得深邃而美丽,但实际的太空环境充满了各种危险,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辐射存在。因此生活在空间站的宇航员实际上是处于高风险的环境中的,近日美国一宇航员被发现身体内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他已经在空间站待了300多天。

在很多人看来,宇航员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他们代表人类去到外太空进行探索。同时,宇航员也是一项高危的职业,因为他们要面对是前所未知的风险。人类历史上已经有成功执行完太空任务安全回到地面的宇航员,也有因为航天任务而牺牲的宇航员。虽然回到地球上的宇航员生命安全得到了保证,但是他们的健康状况却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曾有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待了一个多月,回到地面后由于无法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而失去了行走能力。

近期有新闻报道指出,美国一位曾在国际空间站待了340天的宇航员身体内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基因变异的一种,它会造成基因的永久性突变。从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体侧报告来看,这位名为史考特的宇航员无论是在体重还是在基因上都发生了改变。史考特在地球上还有一位双胞胎兄弟,宇航局通过他弟弟马克的基因信息对比,发现史考特的与“免疫系统和DNA修复功能”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图片,而且已经造成了永久性的损伤。

在史考特回到地面上不久后他便接受了体检,医生根据他的描述和体检的数据,发现他在空间站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视网膜变厚、认知能力降低等现象。这些表面的现象在史考特回到地球的半年后逐渐消失了,但是给基因造成的损伤却是永远都无法恢复的。对于刚回到地球上的感觉,史考特直言当时感觉非常难受,但他只是认为自己患上了流感。对于史考特身上发生的基因突变,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不会对他造成直接的威胁,但可能增加他在未来患得癌症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史考特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变长了,这也意味着他的细胞在经历里一次太空旅行之后反而变得年轻了。在之前的研究中,就有科学家指出染色体两端的端粒是导致人类衰老的原因,它们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多而变短,端粒的变短会对身体机能造成整体的衰落。对于史考特体内细胞有“年轻化”的现象,科学家表示可能太空中的某些因素激活了他体内沉睡的细胞。

后来研究人员对史考特在国际空间站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那时候的空间站正好在高能带电粒子的下方,它所产生的辐射导致了史考特发生了基因突变。目前导致史考特基因突变的原因尚未有定论,因为太空环境实在是太复杂了,再加上之前也有宇航员未发现基因突变的现象,因此要找出其中的原因恐怕没那么容易。

生存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个体也会发生基因突变的现象,但这种事件发生的几率比较低,因此不会影响整个种群的进化方向。虽然史考特的基因突变也不会影响到人类进化的方向,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其中的原因,为以后执行太空任务的宇航员做好保护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