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访中原油田第一口发现井:42年的沧桑岁月,一代人的记忆和荣光

 濮上新语 2021-06-29

8月10日,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有幸走访了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小濮州村附近的中原油田第一口发现井。从1975年9月7日该井喷出第一股原油开始,这个不起眼的小井见证了中原油田42年的沧桑岁月和一代石油人的记忆和荣光。

1980年东铁石油会战指挥部正式批复成立东濮采油第二指挥部机构设置,这是中原油田最早的雏形。

1975年10月8日,在第一口发现井喷出黑色的原油之后,一大批来自胜利、南阳、大庆、江汉、长庆、玉门等地的石油工人,千里迢迢来到濮阳,开始了他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

如今濮阳城区的胜利路、大庆路、江汉路、长庆路、玉门路等等,都是为了纪念当年舍家弃业来濮阳工作的第一代中原油田工人。

1983年中原油田在开采的技术领取出现瓶颈,一场科技攻关大会战开始打响。一大批新的采油技术被发明和使用起来,促进了中原油田的跨越式发展。

上图就是当年的第一口井,这口井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原油田的记忆,更是一代石油人的青春和热血。

因为第一口井下面出现塌陷,现在的抽油机是在第一口井的附近重新开采的井眼。编号仍旧是pdc01号。

为了纪念发现的第一口井,中原油田在它的附近树立了一方石碑。给后人以纪念,给历史以交代。

这位大叔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陪伴他们的就是这里的花花草草和抽油机的作业声。天气炎热,他们仍及穿着厚厚的长袖工作服。这是他们对工作的敬重,也是油田人的敬业精神。

中原油田面积丰富,石油储量5.93亿吨,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财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油吃油。中原油田慢慢形成了30多万人的规模,他们和濮阳市早就融为一体,彼此不分。说中原油田成就了濮阳,一点也不为过。

这是当年开采石油时候,工人用的水杯,虽然破旧,但是依旧辉煌。搪瓷水杯现在很少见,这是纪念也是回忆。

现在你走在濮阳的街头,到处都可以见到操着东北口音、四川口音的白发老年人。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从全国各个油田派过来的充满着青春和活力的石油工人。如今他们都已经老了,油田2代、3代已经成长起来。其实他们和濮阳早就融为一体,一代又一代,永远不分离。

如今的中原油田正在深化改革,一大批油田工人可能要自谋职业。当年他们为了国家需要,抛弃妻子的来到濮阳,如今,面对连年亏损的国有企业,他们或许将再一次面临新的选择。

祝福他们每一个人。


主 编丨洪博 编 辑丨陈小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