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时空到大明,探秘濮阳四牌楼的建设真相

 濮上新语 2021-06-29

位于濮阳古十字街的标志性建筑 四牌楼

文  \  西山野叟

距今六千年前,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苏美尔人把发达的科技以及正直善良仁爱公义的人文概念留给了后人,又两千年,希腊文明则点燃了人类的理性之光。

距今两千五百年,孔子把她总结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用一句当今时髦的话说,这就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矗立在濮阳县十字街头的中心阁四牌楼好不夸张地记录和传承了这些文明的光辉,不仔细探究四牌楼的立身之本,或许是对先贤的不解和误读,或者是智商不足拙艰有余。

今天我们看到的2014年2月28日立于北街口的一块介绍四牌楼的石牌,上面所介绍的“四牌楼又名中心阁,是明嘉靖初开州知州龙大有为表彰都御史侯英为官清正、秉公执法而立。”显然是一句敷衍,不足为凭也不足为信,每每见到,四条街上的懂家们,无不坏笑,何哉?

先说明朝嘉靖初年的开州市长龙大有同志吧。

关于龙先生在开州府做官的记载,主要通过两件事而使他名垂青史,一是他主持修建了濮阳历史上第一座学府,明道书院。明道是宋朝大儒程颢的字号,该书院的遗址留有旧图,当朝的翰林学士刘龙写了一篇《明道书院记》;河南按察司副使开州本地人人王綖,又写了一篇《学田记》。对修建书院的功德都有提及。

图示为明道书院构造图

第二件事是龙先生主持修建了一直延续保留到今天的四牌楼。龙大有为啥要修四牌楼,粗略分析原因有三。自朱元璋光复汉家天下到龙大有当开州知府,已逾百五十年,开州府也从黄河泛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直隶省南部的京畿之地丰腴沃土,人口从不足五万发展到二十多万,官府民间有了积蓄。龙先生是个能干事想干事的官僚,不是那种坐吃等死的庸官。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清河头侯氏家族太优秀啦。

且说濮阳县清河头侯氏家族。洪武大迁民落户濮阳县清河头后,出了一个侯春祖爷爷,侯春为永乐辛丑(1421年)进士。职任正七品御史期间,荐贤惩恶,不避权贵。因其政绩突出,破格晋升为正四品浙江按察司副使;侯春的儿子侯英,继承了他老爸的优良基因,明天顺庚辰(1460年)考中进士。

始任也是御史,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正三品)。调职多地,廉洁为民。尤其以监察御史巡按辽东,“从宜振济,全活者数万人”;弹章三上,严惩出使高丽路经辽东的不法太监,改变了出使邻邦官员的人选资格。等于为朝廷重新设计了一种官员选拔程序。

辽人感其德,致为建立生祠。到了龙大有来濮阳做州牧的时候,侯氏父子两代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名震千里。龙大有开班明道书院后,班里有个学生叫侯大节,正是侯英的公子,侯大节年近三十,知书达理,学业用工,或许将是明道书院将来第一举子,然而,侯公子很不幸,少年丧母,跟继母长大,突然之间继母患眼疾失明。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初一, 侯大节以照料年老目盲的继母生活为由,申请学校批准回家自学;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二十五日,感恩明道书院的栽培,捐献田地100亩,作为学田。两年干了一孝一义两件大好事,感动朝野。

侯氏三代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人格,在当世之时,应该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先进典型,按照朱元璋创造的治国方略和教化百姓的大政方针,赠匾、立碑、建坊是三个重要表彰手段,官府乃至皇帝赐授匾额,已经很隆重,勒碑刻石则又上一个档次,批准修建牌坊应该是最高表彰,而且是在州府衙门所在地十字大街。

被感动的一塌糊涂的龙大有,于是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上报中央政府--朝廷,在濮阳县十字大街立牌坊,旌表万世人杰精英侯大节。

但说明朝的治国思想,就是程朱理学,孝义是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程颢朱熹王守仁李贽等强调孝悌是天则,乃是心之理。李贽提出自然真道学,讲率性之真即遵循真实而丝毫不加伪饰的自然人性。

他认为子女对于父母的情感主要表现在老人生病之时、危难之时、痛哭之时,以及临终之时,子女能在老人身边,帮他们排忧解难、照顾起居,而不在于父母去世之后守三年之丧。李贽解释的孝,是天伦之爱的 自然的感情,而不仅仅是孔子学生曾子所师范的做给他人看的“三年。

今濮阳县历史文化学者郭爱民先生,对四牌楼多有考证,他认为四牌楼是一座孝义坊 。最初四个牌坊上的词语是:颛顼名都,汲黯故里,百代流芳,群英集萃。东牌坊百代流芳即是用来表彰侯大节对应。

明朝对孝义的倡导,是一种治国方略。奖励功义节孝,明载于法典。赠匾、立碑、建坊之事,屡见于史志。历史是后人的教课书。今天我们推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牌楼原始匾额,所彰扬的文化精神内含,基本是一致的。

无论从社会地位、文化价值、时间久远,四牌楼与濮阳各坊相比,无出其右者。历代政府多次翻修,每每动用大量资金使其巍然屹立,建议恢复其原始的匾额,传承先贤古人捐资助学、笃孝其亲、铁面无私、执政为民的高尚情操,不假思索加上当今的改变,实为不妥。

主 编丨洪博 编 辑丨陈小喵


濮阳广电新媒体联盟采编出品,转载须申请授权

联系VX:185393501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