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荧光:凭什么不招人待见?

 钻石观察 2021-06-29

图源:ALROSA

年年底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荧光,新的市场机会?》,因为当时Rapaport出于某种原因正在推广带荧光(fluorescence)的钻石。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那会儿业内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市场正在缩水的问题,所以希望通过对荧光的宣传来扩大市场面。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ALROSA对于带荧光的钻石是有规划的。我看过一篇文献,说是俄罗斯产的钻石里,带荧光的比例相对其他国家高一些,所以ALROSA打算就此搞一把。

首先咱得理解这么几点:

  1. 荧光的成因是晶格错位和电子跃迁,所以只有在紫外线下(比如中午强烈的阳光)才能看得到,绝大多数为蓝色,很少部分为黄色或橘色;

  2. 带荧光的钻石数量,占钻石总量的25%-35%左右;

  3. 就白钻而言,对于D-H色的钻石,荧光越强,一手交易价格越低;而对于I-M色的钻石,有荧光的反而会提价。

所以当时我最大的疑问就是:怎么说荧光都属于某种“稀缺因素”,为啥在市场上不招人待见?

图源:网络

我后来翻查了不少资料,也对比了一些石头,发现这应该是一种市场误导。

市场上有一个思维习惯:钻石(白钻)的颜色越白越好。这里说的“白”,意思其实是“不带杂色”。而荧光的出现,会让人有一种“搅乱了白色”的感觉——尽管大部分环境下你是看不到荧光的。

但是我们不自觉地忽略了一个现实:如果钻石本身的颜色级别较低,比如前面说的I-M色,就会泛黄。此时,蓝色荧光和泛显的黄色会产生一定的“中和”效果,从而减弱了钻石发黄的情况。

所以对于颜色较低的钻石而言,荧光反而成了提价的工具。

1997年,GIA曾经发文讨论过这种“迷幻的折扣”。虽然从任何角度来讲,荧光并不能影响一颗钻石的价值,但正是由于“人”的存在,钻石的荧光被人为地当作一种“缺陷”。

说实话,这并不公平。

图源:GIA

6月15号,JCK在线上转载了一篇Alrosa的文章,再次对钻石荧光的问题展开了科学讨论。文中写道,荧光作为钻石的一种稀缺特性,能为钻石带来更多的美感。HRD在2018年就曾经表示,荧光在户外环境下对钻石是有“正面影响”的。除此之外,珠宝商也正在利用荧光的特点,制造出一批批适合夜店等特殊环境下佩戴的钻石首饰。

Alrosa 美国分公司总裁 Rebecca Foerster 就一直致力于改变行业对于荧光的理解。如去年透露的一样,Alrosa正在开发一系列带荧光钻石的产品,并且将以一个品牌的形式投放市场。

有的人不服:他们这么做,是不是在把价值强行赋予一个缺陷?

这就要看你怎么理解了。

如果荧光真的是一种缺陷的话,那你说的没错,这就是强行赋予价值,目的就是扩张市场范围。

不过,谁说荧光是一种缺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带荧光的钻石是很流行的(Rapaport)。后来人们追求“白色透明”了,荧光就在高色区域被鄙视了,随后逐渐成了一种“缺陷”。

这一切都是人为造成的。

就像AGS(American Gem Society)的执行董事Jason Quick说的那样:

“荧光是一种很酷的自然现象,也应当被人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