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尼斯基:培育钻石市场上升,天然钻石将保持溢价

 钻石观察 2021-06-29

写在前面

《钻石观察》作为独立观察钻石行业的自媒体,以传递前沿资讯与观点为己任,因此我们关注及尊重所有人的意见,也期望业内外朋友能以平和、客观的心态对待我们传达的信息。近期我们在不同的平台都收到一些过激言论,在此请各位爱玩键盘的小朋友们自重。

今天说一下最近S&P(标准普尔公司)在6月15日发表的一篇采访录,采访对象是业内著名分析师保罗·金尼斯基(Paul Zimnisky)。公众号读者可在“阅读原文”查看英文版内容。

注:采访录中均使用了“合成钻石”一词(synthetic diamonds),因此本文编译过程中在该词汇的应用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采访录的主要内容

1)天然钻石或将继续保持溢价,以此对抗培育钻石及其他替代品。

2)消费者经常将“购买更便宜的合成钻石”与“对环境更友好”画上等号,但这种观点可能不对。

3)天然钻石是经过市场营销的奢侈品,它的独特性是关键因素。

标普的导语

合成钻石的认知广度正在上升,一些零售商(自然地)开始更注重推销价格便宜的、实验室生长的宝石类产品,而不是由开矿所得的天然产品。独立分析师保罗·金尼斯基预计,相比合成钻石而言,天然钻石将保持自己的溢价,并且高端买家将依旧会将其视为更加特殊的东西。

金尼斯基的观点

一、消费者的理念中,天然与人工的差异是巨大的。

首先我们要理解珠宝首饰市场是怎么运作的。从历史角度来看,必定有人会去购买价值较高的珠宝产品(金尼斯基个人认为可以定位在500-1000美元/件),也有人会去商场或超市购买便宜的首饰产品(20美元、40美元等等)用于日常佩戴。

现在有了合成钻石之后,不少零售商都开始立刻将其对标天然钻石,作为“价格更低的钻石选择”投放零售市场。但珠宝行业的基础却与这个单纯的“价格高低”理念不同,因为珠宝消费者的理念是:一个是人造的,一个是天然的。

我们可以横向对比一些其他的材料,比如红宝石。人造红宝的零售价普遍在100美元以下,而同品质的天然红宝价格却高得惊人。在消费者的理念中,天然与人工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所以,金尼斯基认为,钻石市场也将出现类似的现象。

二、合成钻石不会影响天然钻石的市场及溢价能力。

人们将珠宝看作奢侈品,所以从大范围来看,虽然人们喜欢佩戴珠宝,但不可能随时就去消费几千美金。这一点,正是天然钻石的优势。

在工业领域中,99%用的都是合成钻石,因为那些工业级别的合成钻太便宜了,这一点是牢不可破的现实。

但是在珠宝零售领域(也就是宝石级钻石范围内),情感品牌力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看一下莫桑石的历史。莫桑石无论是闪烁程度还是硬度基本都能和钻石抗衡,甚至比钻石更闪。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购买(天然)钻石呢?就像一直有人会花几万美金买个爱马仕包包一样,这些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种感觉。

三、消费者在低价与环保之间有趣地徘徊着。

消费者究竟是喜欢低价还是喜欢环保理念?金尼斯基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经过很密切的研究后,金尼斯基发现,大部分购买合成钻石珠宝的消费者都是因为“它更便宜”,但这些人会紧跟着表示:“买合成钻石对环境更友好。”

究竟是“便宜”更能打动消费者?还是“环保”让消费者更愿意买单?显而易见。

金尼斯基甚至还提到了制造合成钻石所用的能源问题。既然目前大部分用的都是来自燃烧煤炭所得的电力,大家就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多了。

本文仅作编译,不做评论,收录入册,以待观察。

May the DiamondSpectator®️ be with you.

商务合作微信号:diamond-spectator

鸣谢

河南国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