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汝宁王察八儿:海都之子,窝阔台汗国末代汗,被都哇欺凌投奔元朝

 猴格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元大德五年,窝阔台汗国的兀鲁思汗海都病死在泰寒泊,随着他的死,曾经凌驾在察合台汗国头上作威作福的窝阔台汗国,就此沦为察合台兀鲁思汗都哇的玩具。

当初海都汗在都哇之父八剌穷途末路之际,是如何蹂躏欺凌察合台汗国,都给察合台系诸王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仇恨,如今都哇终于等到报复的时刻了。

他废弃海都汗属意的继承人,另立海都汗孱弱的长子,但让都哇没想到的是,终日打雁,反叫雁啄了眼他相中的傀儡居然不听话想翻盘。这位不甘心受制于人的海都汗长子,就是窝阔台汗国的末代汗——察八儿。

01,天上掉馅饼

察八儿(生卒不详),是窝阔台汗海都的长子,他的母亲是阔阔哈敦

海都汗有很多儿子,有人说足有40个,拉施特则说这个数据过于夸张,据曾经在窝阔台汗国呆过的异密捏兀鲁思说,海都其实有24个儿子,但被众人周知的却只有9个。察八儿就是这9个儿子中,很不起眼的一个,虽然他的母亲也是一位哈敦。

据见过他的人说,察八儿是个十分瘦削、长相难看的人,身材中等,面容和胡须很像斡罗思人和撤耳柯思人,一直呆在塔剌思和养吉。

海都汗最疼爱偏心的是正妻迭连臣哈敦所生的子女,不管是排行老三的斡罗思,还是嫡长女忽秃伦·察合,都被海都汗视为掌上明珠。

老三斡罗思在海都汗眼中是聪明、谨慎、有才能、英勇而又忠实、坚定的孩子,据哈沙尼在《完者都史》记载,海都汗有意让斡罗思成为自己的继承人;拉施特在《史集》中也提到海都汗分给斡罗思有为数可观的军队;《瓦撒夫史》也记载海都汗在 临终前委托都哇把汗国交付给斡罗思。

海都汗的嫡长女忽秃伦·察合,据《完者都史》记载,她以智慧、才能、英勇和果敢而著称,海都汗对她的宠爱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甚至产生他们父女有超越伦理关系的流言。

拉施特就把流言当八卦记录下来,说忽秃伦给她爹传话:我要做你的妻子,我不要嫁给别人。羞愧的海都汗赶紧把闺女嫁给豁罗剌思人,那个高大健壮的美男子亦脱忽勒

海都的嫡次子就是阳吉察儿,他的母亲也是一位哈敦,由于阳吉察儿身体魁伟而有才干,因而也很受父亲钟爱,分得为数可观的军队。

和老二老三相比,身为嫡长子的察八儿享受的资源就有点不够看,他的身体也不好,经常生病。

据《瓦撒夫史》记载,察八儿和都哇的关系不错,当初都哇能够被海都汗立为察合台兀鲁思汗,就是因为察八儿的举荐,如果真是如此,那说明察八儿在他爹面前也不是毫无分量。

不过,《完者都史》不这么认为,哈沙尼虽然承认都哇和察八儿之间存在友情,但远不及利益来得重要。

1301年,元大德五年,海都汗会合都哇东征和林,在合剌合塔之战后,却突然生病撤军,行军到泰寒泊就病死了。临死前,海都汗交代都哇,让都哇把他的遗命带给心爱的老三斡罗思,把窝阔台汗国交到斡罗思手中。

一直隐忍蛰伏在海都汗脚下的都哇,是个很有心计的家伙,他并没有忘记海都汗曾经对自己父亲八剌的所作所为,怎么可能满足海都汗的遗愿呢?他也不愿意给自己树立一个强硬的对手,毕竟斡罗思的性格比较强硬。

于是,察合台汗都哇就把目光投向海都汗孱弱的长子察八儿,把他从塔剌思和养吉召回来,扶持他登上窝阔台兀鲁思汗的宝座。

02,都哇手中的提线木偶

对都哇废弃海都汗遗命的做法,引起忽秃伦·察合的强烈不满,她派遣使臣去谴责都哇和察八儿:违背父亲的遗嘱是不对的,违背承诺、破坏协议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对的,对高贵的诸王来说,那更是可耻而不适的行为。

丝毫不觉得有啥可耻的都哇,则轻蔑地斥责忽秃伦:你这个只会摆弄梭子和纺轮的妇人,王位和国家权力与你有什么关系?

蒙受羞辱的忽秃伦愤怒了,她把察八儿视为都哇的一丘之貉,全力支持同胞兄弟斡罗思去争夺兀鲁思汗的位置,根本不考虑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内斗,对整个兀鲁思来说并不是好事,反而更容易被虎视眈眈的都哇各个击破。

在海都汗死后,察合台汗都哇就成为中亚诸王中最有势力的代表人物,忽秃伦姊妹并不能撼动都哇的决定,无力帮助兄弟夺回汗位的忽秃伦,只能沉默的去守护父亲海都汗的陵墓,斡罗思也拥兵蛰伏起来,表示服从察八儿的统治。

1303年,元大德七年的五月至六月之间,察八儿在叶密立举行隆重的即位仪式,成为真正的窝阔台兀鲁思汗,也是元廷承认的末代汗。

由于海都汗的穷兵黩武,整个中亚地区都被连累的很萧条,窝察联军也成为汗庭、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的共同敌人。

因为窝察联军一直和汗庭打仗,又支持白帐汗国的宗王古亦鲁克和兀鲁思汗伯颜夺位,引得钦察内部动乱不断,自然敌视窝察联军,和汗庭亲密的伊利汗国,也对窝察联军保持十分的警惕,可以说,窝察联军整个都处于敌对势力的包围圈中。

如今成为中亚新主人的都哇,自然想改变四面树敌的境况,他决定向汗庭求和,毕竟爱打架的海都死了,汗庭那个穷兵黩武的忽必烈合罕也崩了,我不爱打架,汗庭的铁穆耳合罕也不爱打架,所以,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

于是,就在察八儿举行即位仪式不久,当年的七月,都哇就暗中向汗庭驻守漠北的诸王之长、安西王阿难答传讯,表示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愿意归顺和臣服于铁穆耳合罕。

都哇首倡和议,身为傀儡的察八儿紧随其后,开始向元廷求和,得到消息的元成宗铁穆耳喜出望外,就在十一月迅速派遣诸王灭怯秃玉龙铁木而前往中亚,去和都哇、察八儿洽谈。

身为窝阔台兀鲁思汗的察八儿,其实处境很不好,在内部,窝阔台系诸王大臣对他依附都哇不满,而察八儿则看他爹留下的异密大臣们不满,对宰辅们的意见一点都听不进去;

在外边呢,要受制于都哇,但只要有点血性的人,在成为人上人后都不甘心当傀儡,察八儿自然也不例外,难道他不愿意继续汗父在位时的风光么?去凌虐别人而不是受别人凌虐。

因此,察八儿在内对兄弟们不敢放心,在外对都哇也是心怀戒备,别提多难了。

03,元成宗介入窝察关系

再说都哇,觉得自己取代海都汗成为中亚之主,察八儿又是自己扶持上位的,自然要对自己惟命是从,他忘记他也是海都汗扶持上位的了。在得到元成宗的回信后,都哇更是自我膨胀起来,准备效法海都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商量和约的事儿。

都哇把忽里勒台大会的地点定在和林和火州之间,就先口头通知察八儿参加大会,等他筹办大会后,再次向察八儿发出邀请,声称他已经安排好宴会的用具,还在整个突厥斯坦、拔汗那和阿母河以北地区设置欢宴花园,准备好了伊朗酒和大量的肉。

心怀疑虑的察八儿却对都哇的邀请置之不理,他一边让三弟斡罗思屯兵在边界,预防元廷的军队,一边准备单独筹备忽里勒台。

都哇白白花费心血、浪费钱财筹办大会,结果却不了了之,财政上的亏空让都哇很恼火,觉得察八儿太不识抬举,就悄悄拉拢贵由的孙子、禾忽大王之子、诸王秃苦灭,对他加以利诱,表示愿意支持他取代察八儿成为窝阔台兀鲁思汗。

虽然都哇举办的忽里勒台没如期举行,但元廷使者的到来,标志着元廷和察合台汗国的和议还是达成了。元成宗也觉察到从海都死后,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地位和实力就进行了转换,他趁机拉拢都哇,怂恿他从窝阔台汗国手中夺取对中亚的实际控制权。

话说元成宗的做法很鸡贼,也很老生常谈,无非是中原宗主国对羁縻政权的一贯政策罢了,分而化之,引发内斗,各个削弱。元成宗具体是怎么怂恿都哇的呢?

他给都哇下发敕令:突厥斯坦之地,原本是成吉思汗分给你们察合台家族的份地,却被海都侵占、压迫、征服,现在我允许你都哇去收回你们家族被窝阔台汗国侵占的领地!

元成宗说的突厥斯坦地区是哪一块呢?就是畏兀儿以西和中亚之间的农耕地区,在阿母河以北、锡尔河以东。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当初分封给察合台的兀鲁思只是突厥斯坦以东地区到畏兀儿地区,而突厥斯坦这块肥沃的土地是属于汗庭所有的。

一直到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内战时,察合台系的阿鲁忽趁着孤悬在外的中亚地区汗庭长官们彷徨不知所从之际,夺取了这片辽阔的区域,从那时候起,这片肥美的地区就不再属于汗庭。

等到海都汗兴起,在击败了察合台汗八剌后,整个阿母河以北和锡尔河以东地区,就被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瓜分,窝阔台系占大头。

现在元成宗为了挑拨窝、察关系,居然不惜信口雌黄,说突厥斯坦地区是成吉思汗分封给察合台系的,让察合台系去管窝阔台系索要,也是挺没下限的。

野心勃勃的都哇才不管元成宗有没有祸心,决定顺水推舟,在接受元成宗敕令后,他就通知察八儿:

突厥斯坦之地及草原,是属于察合台家族的,这些遗产原本是要传给我,但是,你爹海都却凭借武力夺取霸占这些地方,我现在要求你把他们归还给我。如果你有本事,尽可以去夺取原本属于你们窝阔台家族的领地——窝阔台合罕的夏营地和冬营地哈剌和林。

都哇的话差点没把察八儿气吐血,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如此不要脸的,突厥斯坦什么时候成了你家的私产了?不是你堂叔祖阿鲁忽背叛阿里不哥汗,侵袭汗庭领地,你怎么可能有染指突厥斯坦的机会?

再说了,哈剌和林啥时候成我家的私产了?那明明属于合罕的营地,我没你那么不要脸去随便冒认领地!可不是我没力量夺取!(这句话略心虚。)

史书并没有记载察八儿是如何回应都哇的通知,按照他的性格,大概也是装聋作哑混过去。

其实这件事对察八儿来说,本来是一个搞团结的良好契机,他蛮可以把都哇的话公布给窝阔台系诸王,让大家都知道都哇的野心,然后趁机打苦情牌,联络兄弟感情,集中本国力量一致对外,与都哇抗衡。

可惜的是,察八儿厌弃了自己的兄弟亲族,他什么都不说,哪怕招致亲族们的误解和反感以及仇恨,哪怕亲族们接受都哇的笼络和他作对,哎,这厮真是个死憋货。

04,鱼唇不自知的察八儿

更令人无语的是,对都哇不满却又无力反抗的察八儿,在不久之后又去参加都哇组织的小聚会,商量向元廷遣使的事情。

此次与会人员除了都哇和察八儿外,还有阿里不哥之子明里帖木儿,他们认识到,长久以来和元廷开战,伤害的其实还是自己骨肉,受损害的还是祖宗之业,所以,要和元廷通好,恢复兄弟情义。

1304年,元大德八年八月,都哇、察八儿、明里帖木儿遣使来朝,正式臣服元朝,终于重振宗主国威风的元成宗,激动的跑太庙向先人告喜。

同时,元成宗又遣使去通知钦察汗国、伊利汗国,诏告窝察联军和元廷约和的事,并要求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相互之间也依例约和,伊利汗完者都还特意会见了钦察汗脱脱的使者,黄金家族的亲骨头们终于获得短暂的和平。

元成宗为了表示敦亲之意,在1305年,大德九年二月,赏赐都哇币帛五百,四月,又赏赐察八儿、都哇所遣使者银千四百两、钞七千八百余锭。

特别是都哇,不断地向元廷遣使表示忠顺,元成宗对他的赏赐也很频繁,并一直怂恿都哇对窝阔台汗国下手,都哇在野心的支配下,也决定把野心付诸行动。

很快,都哇派儿子也先不花去袭击驻守阿母河以南地区、防范伊利汗国的察八儿弟弟撒班。海都汗在生前就授予小儿子撒班五万军队,让他戍守阿母河以南地区,控制哥疾宁一带,防止伊利汗国的进攻。

也先不花亲自渡阿母河,攻打撒班,走投无路的撒班只得投降自己的宿敌伊利汗国,时为1306年,大德十年夏天。

就在都哇开启战端之时,元廷驻守漠北的最高指挥官怀宁王海山,率领军队从阿尔泰山出动,直接威胁到窝阔台汗国的侧背,七月,海山袭击了戍守边境、准备宴请他的斡罗思,没防备的斡罗思仅带着十来个亲信逃亡,这场袭击战在汉文史料中被记载为金山之战。

而就在也先不花袭击撒班、海山袭击斡鲁思的同时,都哇在粟特旧地也和察八儿家族展开冲突,冲突主角是察合台系诸王牙撒兀儿,和察八儿的弟弟

面对都哇勾结元廷,一手威胁利诱窝阔台系诸王,一手武力突击压迫下,迟钝的察八儿仍没有觉察出都哇的狼子野心,还遣使去责备都哇:牙撒兀儿的嚣张行为,到底是奉你命行事还是他擅自行动?

都哇一看察八儿的反应,就明白察八儿还没进入战争状态,也假装说不知道,还遣使告诉察八儿,发生冲突是因为双方当事人年幼无知,为了调解矛盾,双方应该派出使臣约谈,对肇事者按照扎撒治罪,让动乱迅速平息下来。

察八儿信以为真,就按照都哇的提议,去追查部下们的行为,还趁机清除异己。他鱼唇的行为不得不让人叹服,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知道搞团结,还在整肃内部,简直是都哇侵吞窝阔台汗国的神助攻。

沙听从察八儿的指令停止军事行动,等待双方聚会约谈,但牙撒兀儿并没有停战,他继续突袭沙的军队,沙被迫逃亡,投奔到二哥阳吉察儿处。

05,窝阔台汗国覆灭记

都哇一边攻打窝阔台系诸王,把土地分封给察合台系诸王,一边削弱投靠他的窝阔台系诸王的力量,整个中亚乱成一团,软弱无能的察八儿这才如梦方醒,却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里,阿母河以北至哥疾宁之地,陆续都被都哇控制,窝阔台系诸王也都被各个击破,曾经称雄一时的窝阔台汗国不可避免的走向没落。

昔里吉之乱中投靠窝阔台汗国的明里帖木儿,眼看窝阔台汗国要倒霉,就决定从察八儿这条破船跳下去,早就和都哇暗中眉来眼去。

当明里帖木儿得知斡罗思兵败后,就传信给都哇说察八儿准备进攻察合台汗国,让他早做准备。都哇信以为真,火速集结军队防御。明里帖木儿又告诉察八儿说,都哇已经率领大军准备来袭击你,和元廷合罕的军队会合。

察八儿也相信了,赶紧集结二十万军队去抵抗都哇,临走前把他的斡耳朵托付给明里帖木儿。

察八儿前脚走,明里帖木儿后脚就对窝阔台系展开杀掠,引起窝阔台系诸王僚属的反抗,无力弹压的明里帖木儿就带着十几个亲信向海山投降。

这时候,都哇遣使向元成宗奏报:察合台汗国已经归顺朝廷,但察八儿却违命来侵犯,请求朝廷合力对付他。

显然,都哇这是要公然撕破遮羞布,而元廷也准备撕下假面,准备从幕后走向前台,两家从暗戳戳的合作转变为公开合作,已经毫不掩饰他们企图吞并窝阔台汗国的嘴脸了。

前有都哇,后有海山,陷入前后夹击的察八儿,又接到斡耳朵被明里帖木儿祸害的消息,但他还对这个消息感到怀疑,天真的认为明里帖木儿不会背叛自己。······

已经陷入窘境的察八儿军队,随即在也而的石河遭到元军的攻击,人心惶惶的窝军开始溃败,察八儿属下的异密大臣都纷纷逃亡,只剩下一百多亲军的察八儿在元军的追击下,只能被迫的向都哇投降。

接待察八儿的都哇,在察八儿面前还假惺惺诉说他们的友情,表示他本人对察八儿遭受的厄运毫不知情,都是他的兄弟们在打察八儿的主意。

从一国之主变成一无所有的察八儿面对戏精都哇能怎么办呢?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呗!他被都哇安置在严密监控之下,每日开销和食物是四只羊,衣食住行都受到严密的控制,如此,都哇还亲自过问察八儿天天在干啥。

同时,都哇还把海都诸子以及异密大臣都抓捕起来,还有为父守陵的公主忽秃伦·察合,她的美男子丈夫亦脱忽勒被杀,两个儿子被溺死。

海都汗的在天之灵恐怕想不到,自己当年扶持的窝囊废都哇居然把他的汗国搞垮了,阿母河以北最富饶的地区,已经全部落入都哇之手。

当然,虽然都哇吞并窝阔台汗国,但他碍于成吉思汗法令,并不敢公然取缔窝阔台汗国,而是把阿力麻里的禹儿惕授予察八儿二弟阳吉察儿,把叶密立授予禾忽的儿子秃苦灭。

1307年,元大德十一年正月,元成宗驾崩,听到成宗死讯的都哇,就汇集三百多名宗王,召开忽里勒台大会。

此时的都哇,终于抛弃了虚伪的面具,公开奚落嘲弄察八儿,挖苦他的无能,让海都四十年间建立起来的国家毁于一旦,并列数他卑劣的行为和过失,然后,当众把察八儿废黜,另立其弟阳吉察儿为窝阔台兀鲁思汗,丧家犬察八儿被废后就呆在其母阔阔哈敦处。

但元廷并不认可都哇又扶持的阳吉察儿,具体表现就是在武宗海山即位后,遣使察合台汗国的同时,还遣使给察八儿而不是阳吉察儿,当然,这不是元廷对察八儿多仁慈,他们不承认阳吉察儿,不过是牵制察合台汗国而已。

就在同一年,都哇由于脑炎和白喉而去世,察合台汗国也陷入短暂的混乱中,不甘心地察八儿抓住机会,伙同同宗诸王秃苦灭纠集二十余万军队,企图搞垮察合台汗国。

但很不幸,他们最终还是战败了,秃苦灭被察合台汗怯别追杀死,察八儿和二弟阳吉察儿一商量,率领近亲、大臣和七千骑投奔元朝,随着察八儿兄弟的出奔,窝阔台汗国终于彻底灭亡。

06,投奔元朝得封王善终

察八儿兄弟抵达大都时,是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六月,才进大都,倒霉的阳吉察儿就被毒杀,他的死大概是武宗对他听命于都哇以弟犯兄的惩罚吧!

同样是哥哥的元武宗对察八儿表现出极大的友善,特意赦免察八儿之前的罪过,还把海都(国内)份地二十年的收入赏赐给察八儿,并把察八儿归降之事告祀太庙。

从此,察八儿这位末代窝阔台汗就寓居大都,到了延祐二年(1315)四月,元仁宗封察八儿为二等金印螭纽汝宁王,五月,为其设置汝宁王王傅官,并设立管领民匠打捕鹰房等户官。

察八儿为啥被封汝宁王呢?那是源自他们家族在国内的食邑份地,宪宗丁巳年分封时,分给海都五户丝封户在汴梁城,到了世祖至元三年(1266),改为蔡州3816户,至元三十年(1293),蔡州升为汝宁府,所以勒,察八儿的王爵就是汝宁王。

察八儿的卒年不详,他的儿子完者帖木儿袭封汝宁王,完者帖木儿的儿子忽剌台则是在泰定元年(1324)正月袭封。

忽剌台后来在两都之战中支持泰定派,并成为两都之战的主力干将,曾率军入紫荆关、逼近大都南城,给大都派带来一定的恐慌,因而在天历二年(1329)被元文宗流放在海南。

07,猴格说

如果说海都汗当年扶持都哇是他看走眼,那么都哇扶持察八儿绝对是神来一笔,因为察八儿实在太庸碌了,他不但没有其父海都汗强健有力的政治作风,也没有心胸魄力,更没有能力和对局势的敏锐度。

问题是,孩子还很骄傲自负、刚愎自用、不听人言,这样的人来当一国统治者,对国家的伤害性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察八儿不是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即便他是被都哇扶持上位,但他即位时的窝阔台汗国并没有开始被削弱,就算是斡罗思与之夺位,在被他击败后,他就该放下芥蒂,兄弟同心,团结窝阔台系诸王一致对外的,如果都哇有能力一口吞并窝阔台兀鲁思,何必在他面前戏精那么多年不是?

但察八儿是怎么做的呢?对内他猜忌兄弟,不信任大臣,在外对都哇心怀疑虑,问题是他还每次都信都哇地忽悠,不甘心当傀儡,自己却又不带脑子,始终被都哇玩弄于股掌之中,也实在是可恨、可怜又可悲啊!

察八儿之于海都,真是虎父犬子啊!

就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