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业落后,造不出还是不肯装?抗战时军队步枪为何很少带刺刀?

 WarOH协虎 2021-06-30

说起刺刀这种冷兵器,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日本鬼子。

小鬼子的拼刺刀可以说是看家本领,所有的影视剧中都会还原日本人拼刺刀的场面。日本陆军以“武士道精神”武装士兵的头脑,讲究“以死为荣,偷生为辱”,从甲午战争开始,端起刺刀的“万岁冲锋”就是日本军队终结战斗的杀手锏。

但是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场上,跟日本血战的中国军队却有个怪现象,哪怕用大砍刀,用马刀,也不用刺刀。中国军队对刺刀的使用较少,而且少有出名的硬仗,按理说中国军队跟日军一样都是步兵为主,刺刀见红是步兵必须面对的场面,为什么国军不装备刺刀呢?这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工业落后,造不出还是不肯装?抗战时国军步枪为何很少带刺刀?

一、万岁冲锋:柿子就捡软的捏

刺刀最早初选在18世纪初,法国陆军是刺刀战术的开创者,他们曾用刺刀冲锋打垮了宿敌德国。刺刀诞生后一直伴随着陆军成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们在跃出战壕冲锋时都会上刺刀。

日本明治维新学走了欧洲的军事路线,刺刀最能展现士兵的“武勇”,居然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不谋而合,融合而成日本陆军的一种近战文化。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陆军都进行过万岁冲锋,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到了二战前后,西方主要强国的军事理论已经领先日本,装甲力量才是世界王道,但是日本因为国力问题和战略问题,其陆军的思想非常陈旧,依然停留在一战。日本陆军想着,日本首先是没那么多钢铁和油料造重武器,造一个坦克师的钱和资源能武装3个步兵师。其次,日本的战略对手一直是中国,中国是个农业国,武器装备跟不上日本的脚后跟,要再好的武器也没用。

于是乎,日本陆军以步兵为核心,拼刺刀训练成为军队的主业,其分量不亚于射击训练。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连战连胜,陆军势不可挡,而中国军队居然没有大量装备刺刀,在日军白刃战时不知所措,一触即溃。

作为一支轻步兵为主的军队,刺刀这种冷兵器,反而成了中国人的心病。

工业落后,造不出还是不肯装?抗战时国军步枪为何很少带刺刀?

二、别拿刺刀不当高科技

国军之所以很少配备刺刀,首先是因为刺刀数量太少。很多人奇怪,刺刀这种东西能比枪贵吗?造一些不就行了?难道造刺刀比造枪还难?

事实上确实如此,在一些工业落后的国家,造刺刀就是比造枪难。

中国军队之所以在二战时缺少刺刀,第一原因是因为国内无法大规模生产,而进口刺刀又性价比不高。刺刀虽小,但是技术含量可一点也不低,从生产刺刀的钢材到卡锁的精度,都跟跟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有关。

中国在抗战时期的钢产量低得惊人,1937年仅仅产4万吨钢铁,不到日本的百分之一。这些钢铁要分给全国的使用,既有民用还有军用,造枪、炮、手榴弹都不够用,刺刀这玩意只能往后稍稍。

工业落后,造不出还是不肯装?抗战时国军步枪为何很少带刺刀?

其次,刺刀是一种特殊的刀具,它不像砍刀那样有厚厚的刀背,而是又细又长的。以日本38大盖的30年式刺刀为例子,它刀身长度40多厘米,宽二三厘米,而厚度只有几毫米。这样的刺刀更像“剑”,以满足刺,劈,挑等战术动作。

如此轻薄的刺刀需要强度高,弹性好的优质钢,否则在激烈的拼刺中很容易折断或者弯曲,当时只有“弹簧钢”能满足这种需求。但当时全中国的这4万吨钢铁几乎都是普通钢,特种钢非常稀缺,没有“弹簧钢”就造不出来好刀。

最后,中国的军工虽然起源跟日本一样早,但是发展太过缓慢,缺少“蒸汽锤”这样的重型装备和熟练工人,武器的误差较大。国军自己生产刺刀的效率低,精度差,无法满足部队的需求。

国产的刺刀卡锁误差超过2mm,一把刺刀的卡锁需要后期工人慢慢修改打磨,可能装在这把枪上不会掉,装在下一把枪上就掉了。在战场上,刺刀装不牢靠几乎就没用,跑步拼刺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士兵们都不敢使用。

国军在抗战中8年内生产了步枪几百万支,但是刺刀只有可怜的60万把,加上进口的可能都不到100万把,在前线无法推广。

工业落后,造不出还是不肯装?抗战时国军步枪为何很少带刺刀?

三、杨成武将军:咱们是“三不如人”

国军缺少刺刀,在正面战场吃尽了鬼子的苦头,那在敌后抗战的八路军们是否有大规模装备刺刀呢?

其实八路军是比较重视刺刀的,因为缺少枪支弹药,在建立自己的兵工厂之后,八路军就把打造刺刀作为重要的任务。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生产了刺刀10多万把,已经能满足军队的具体需求。但是刺刀有了,不一定就能打赢白刃战,八路军刺刀不少,在战场上却发挥不出效果,白刃战里依然被日军的刺刀冲锋完克。

当时杨成武将军正在晋察冀军区作战,他看到了我军和日军在拼刺刀时的差距,总结了中国军队的“三大不足”,第一是技不如人,中国军队从未好好训练过拼刺,国军最精锐的中央军拼刺能力也不如日军,何况游击队?

第二是刀不如人,边区造生产的刺刀只能说样子像,这些武器都是用土办法造的。八路军军工厂的工人都是农村匠人,原材料是回收铁器或者旧刀翻新。这样造出来的刺刀,甚至使用菜刀改造的。

工业落后,造不出还是不肯装?抗战时国军步枪为何很少带刺刀?

“土刺刀”刀身硬度差,韧度低,为了保证强度,兵工厂要么把刺刀做得较短,要么做成多刃的棱刺。短刺刀拼刺时天然处于下风,棱刺则是太重,一不小心还容易误伤自己。

最后一点是人不如人,白刃战靠的就是技巧和身体素质,而中国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日军差得太远。日本在20世纪早就解决了吃饭问题,军队的生活水平更是比民间高一节,精米白面吃饱,还有肉有汤有糖果。所以日本兵个个矮小精壮,肉搏战是一把好手,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农民完全不是对手。

为了提高部队的白刃战,八路军狠下决心,用缴获的日本30年式刺刀装备部队,甚至把抓来的日本俘虏任命为教官,苦训军队的刺刀战术。在1943年后,随着华北地区日本军力的变化,日军转为治安战,八路军的敌后作战更加积极主动,多次跟日军近战交锋,中国士兵也不落下风。

在日军第10师团的《八路军游击战战例》里,鬼子对八路军的印象就是手榴弹加拼刺刀:八路军开战时先用机枪扫射日军,然后士兵人手一个手榴弹冲锋,投掷完手榴弹后,八路军战士跟日军近身作战,刺刀见红,其勇猛程度是国军不能比的。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武器装备之比较》,姜廷玉、王湘江

2、《血色刺刀:还原抗日战场之白刃战》, 许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