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针不比输液针细?若论勇敢,许多成年人在小孩子面前都无地自容

 扫地僧一一 2021-06-30

个人简介:张郎中,90后中医,中医学硕士,社区医院坐诊,半日临证半读书,崇尚中医经典,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致力于传播中医思维,让中医思维照亮每个人的生活。

近日郎中针灸了一个皮肤瘙痒的患者

这本没有什么稀奇的

但是患者的年龄是6岁

针灸全程不哭不闹

最后的效果也很好

前后针灸了三次

基本就痊愈了

如果用激素用皮炎平?

三个周也未必好的了

图片

同样是吃药,很多时候中药要快于西药;

同样是扎针,更多时候针灸会快于输液。

有的患者进了门二话不说就要输液,

劝他吃药,嫌慢;

劝他针灸,嫌疼;

所以后来郎中劝都不劝了,爱咋滴咋滴,

一个个劝,心累。

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中药慢,也不是因为针灸疼,

只是守旧固执自以为是的观念甚至是偏见作祟,

带着偏见去看病,扁鹊也治不了。

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子来看病,动辄是输液打针消炎药,

看的郎中心里叫一个窝火,

郎中说让孩子吃点中药吧,

家长立刻“不行不行不行,药苦孩子吃不进去”,

说下个针吧,

“不行不行不行,太疼了孩子受不了”,

你试都没试过,就怎知不行?

输液的针头不比针灸针粗好几倍

打针就不怕了?

小孩子的勇气,多少大人都不及!

郎中治过的孩子,一岁的也有,用汤匙喂着一口口喝下去,

再大点的,配合度会更高。

几岁的孩子也有针灸的,

并且一声不吭,

全程非常配合。

别再说孩子嫌这嫌那,

嫌这嫌那的怕不是家长自己,

莫要把自己陈旧迂腐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

灌输输液打针,纸上就是吊瓶针头,一片寒凉肃杀,

灌输中医中药,纸上就是经络针灸,一片生机盎然。

中医就应该从娃娃抓起,用中医养分灌溉起来的花朵,会更鲜艳更健康

这些花朵长大以后,也会为中医发声。

好在,中医药已经逐渐走入中医课堂,

图片

17年浙江《中医药与健康》就进入了小学课堂,

这无疑是国家层面的一剂强心剂。

中医进课堂,

并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会看病的“小郎中”,

而是要让孩子们了解:

原来路边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在中医的体系里就可以入药,

小小一根针,扎到不相干的位置,却可以治疗其他方位的疾病。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知道,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方法,

朴实但不廉价,久远但不落伍,

这个世界不只是有科学和西医构建的体系,

这个世界还有中医的思维和构架源远流长。

偏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有时是无知者无畏,

有时是跟风不加思考,

偏见可以把好的说成坏的,

可以颠倒是非黑白,

可以劣币驱逐良币,

可以让更多不了解的人无条件接受偏见,

以至于偏见更加偏见。

打破偏见的方法就是勇于去尝试,

尝试以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

所以请家长们请还孩子一个尝试中医的机会,

接受与否,

让孩子自己决定!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相遇,我是郎中,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经方资料馆

成长中的郎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