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方县的最后一次人口外迁

 雅轩阁172 2021-06-30

大清光绪年间,国内动荡不堪,当时军需给养任务繁重。而且税务名目繁多,还有派夫、派银、派物等差役,使得百姓难以承受。当时在大方陈光谱的辖区内,出了上述名目外,还有清乡费,保护费等。

话说陈光谱趁大清动乱之机,无视朝庭训令,明正暗匪,许多百姓为了生存便加入土匪行业,于是打,杀,抢便成了当时的一大祸害。再说大方山多地少,人口众多,收获的庄家出了名目繁多的税务外,基本所剩无几,人的生存极为困难。

陈光谱明正暗匪,但又怕朝庭发现被治罪,于是对“不听话”的人实施排挤区离,对下属和家族实施严格管制和打压。一时间,人权,族权,军权便成了陈光谱的专横武器,

官府与豪门勾结,致使农民走投无路,上山为匪者有之,而大多数破产农民则背井离乡去寻找生路。

人们到了异地他乡之后为了不受当地民族的欺负,就把自己改当地的民族了

在最近几年的陈氏家谱信息里单果石庄友谅后裔兴崇系里就有苗,彝,穿青等民族基本上都属于此种情况

在《洪顺家谱》里就这样写道:洪顺,大发长子,友谅第十四(兴崇第九世)世孙,壬申同治11年(1872)年三月吉时大方大龙洞生长人氏,清光绪年间,在族人陈光谱处当兵吃粮。

当时陈光谱任“保长”,实为明正暗匪,对不参与抢劫或看不起眼的族人实施排挤驱离,在此背景下洪顺公与家族陈光谱发生纠纷后在权势没有其高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只有出走他乡,为了保护自己,持枪逃至黔西县化石中寨居住,后定居五里庆头大丫口,1928年病故,葬庆头平寨大水坡,辰山戌向,有坟记,无碑记。

关于大方人口外迁的很多家谱信息里都显示大清光绪以后就基本上没有外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