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时而变 ——由《生涯规划》问答想到的

 涓涓小泉 2021-06-30

顺时而变

——由学生《生涯规划》访谈想到的

去年,江西师范大学的万心老师带了几个学生,要做职业规划,参加学院的一个比赛,通过微信的方式采访了我,记得当时回答了一些问题,由于没有记录,所以,本次不能照录下来。据该同学反映,她们的参赛作品获得了较好的名次,我为她们而高兴。

今年,我自己的学生陆婧怡,考上了江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一是她们老师布置的作业,二是该生也遇到了一些困惑自己的问题,便提出采访我的要求,由于目前通讯的发达,加上全国疫情形势不乐观。我们还是采用微信方式问答。学生开始认为我回答的有点官方,其实不是,走过四十年的人生之后,我觉得有返朴归真的需要,于是,尽量简洁地回答问题。后来,还把我三年前写的一些文章发给她看,她结合自身情况,终于找到了自己以后人生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问一位四十岁的人,你头发怎么这么白?他的回答很简单:“该白的时候就应该白。”这样充满禅机的回答,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知道顺时而变,其实是人主动接受自身改变的智慧,也为自己退出历史舞台作准备。

而今,不惑之年的我,也成了一位别人眼中的白发师者。是啊,我也成为了骨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指导青年教师,不仅是我的义务,如果有可取之处,那也是我的荣幸啊。

站在人生的中间位置,回首过往,那是充满迷茫与挣扎,徘徊与奋斗的岁月;展望未来,将是坚定前行,回归初心,将平凡进行到底的韶华。

陆婧怡,周小泉,曹欣娅 

现征得陆婧怡同学同意后,把我们访谈问题附录于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您当初选择教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您觉得有什么可以支持您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呢?

当初选择教师,主要是自己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然后高考成绩不够优秀。所以上了上饶师范学院,后来教而知不足,考了江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走下去的原因:一是谋生,二是日久生情之后,产生了热爱,三是自己的职业梦想: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您会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或者说,对于初入职场的新生老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阅读,参加比赛,制作课件,听课,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有发展的强烈愿望。然后参加各种提高教学能力的活动。建议:保持渴望,保持谦虚,保持热爱。

3.除正常教学以外,您还会参加什么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吗?

经常买一些相关杂志《中学历史教学》、相关学术著作,对一些问题保持关注与热爱!然后愿意与同事、学生等分享。还参加一些比赛,培训,读书分享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4.在班主任的职位上,您觉得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有什么需要着重对待的吗?

班主任的关键,在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把纪律顶在前面,德育放在首位,养成良好习惯,后面不断地冲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成长。

5.在对待学生,父母方面,您有什么可以谈谈的吗?

对等学生,及家长,一是要尊重,二是要沟通,三是要说服,四是要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6.在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您觉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比如说既可以通过此次交流让领导注意到自己的能力,又显得不谄媚?

主要还是有事则汇报,没事尽量不要麻烦领导。同时,把自己手上的事做好,一些比较大的事,自己解决不了的,比如学生过于调皮,多次教育不悔改,比如班上任课老师生孩子或者其他事情,需要调整等等。当然,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班上的动态。以及自己会如何去把事情做得更好。做到不卑不亢。刚入职那会儿,经常向领导请教未来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得到很有教益。

7.对于老师的晋升,薪酬,等物质方面,您可以谈一谈吗?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想得很清楚,就是把自己手头的事做好,薪酬自然会提高,物质上自然有回报。前提是把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好。这个顺序不能反了。

8.对于公费师范生而言,您觉得读在职研究生,会耽误自己的正常教学吗?或者两个平衡不了,您可以谈谈您当年读在职研究生的经历吗?(这是我现在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而且我想知道时间的早晚问题,就比较困惑,其实现在的我比较迷茫,就不知道未来的路到底在哪,即使四年后我的就业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我现在就有点摸不清方向,还希望老师能指点一下)

因为我读的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部脱产的。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走更远的路,见识更多的风景,不要把自己局限了。我建议可以读在职研究生,不会影响教学,反而会促进教学。也提高学历,了解硕士论文的写作流程,初步掌握做研究的方法。记到一句话,一个对未来有期许的人,不会轻易止步不前。

9.你认为将来本工作领域潜在的潜在不利因素?

一是信息化带来的冲击,二是自己知识更新不及时的落伍。

10.依你所见,你在本领域工作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主要是严和爱的问题,现在和长远的问题。比如高考需要成绩,便需要提高效率,增加学习时间。但是学生身心健康又需要劳逸结合。怎么把未来的紧迫拿到现在让学生看到,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

11.还有哪些方法能帮助我深入了解该工作领域?

还是要多关注相关杂志,比如《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还有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变迁等

12. 你觉得还可以推荐哪些老师作为下次采访对象?

王忠良等学科带头人,知育班导师团刘文思老师,张文庆老师,谢婉娜老师,舒天斌老师,汪雨珊老师等。

百年大党,千秋伟业,正当年。从千秋伟业的角度来看,需要无数青年的接续努力,方能成其功。

作者:陆婧怡,周小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