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冷"头暖脚凉"?错!业主常问的这8个问题你会答吗?

 热泵市场 2021-06-30

有些人说这是伪科学,有些人说这是新技术,成功案例不多,有些人说地冷系统容易让地板潮湿,不适合居住……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经销商最为关注的关于舒适度、露点控制、除湿、新风系统等8个问题:

问题一:有人说冷辐射在脚下有悖于“脚暖头凉”的健康原则,不建议使用。

答: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希望“脚暖”主要是在寒冷季节,炎热的夏天如无降温措施,脚想凉一点而不可得;

其次,地板供冷地面温度一般在18℃以上,不会影响舒适性,穿鞋的脚更不会有足凉的感觉;

第三,在工作区范围内,由于纵向温度场很均匀,也不会有“头热”的不舒服感觉。

按照多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例如ASHRAF.1992;ISO1994),对于静坐或站立的人,推荐地面温度在18-29℃范围内。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影响室内卫生条件地面温度还可降低,此时供冷量可达到约50W/㎡左右。

问题二:地面辐射制冷,有哪些缺点和不足?

答:1.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会产生结露,影响室内卫生条件。

2.由于露点温度限制,加上表面温度太低,会影响人的舒适感,所以限制了辐射供冷的供冷能力。

3.在潮湿地区,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会增大结露的可能性,因此要求门窗尽可能密闭,影响自然通风。

4.不同时使用通风系统时,室内空气流速太低,如果温度达不到要求,更增加闷热感。

由于以上原因,辐射供冷经常要与某种形式的送风结合,例如在欧洲就大量使用置换通风,将室外新风经过除湿处理后送入室内,既解决了新风问题,又降低了室内空气湿度,避免了结露的危险,送风还可以承担一定的室内冷负荷,使得辐射在符合较大的场合也能使用。

问题三:什么情况下地板将会结露?

答:采用地板辐射供冷的地面舒适温度下限一般为19℃。

当室内相对湿度50%时,若干球温度26℃,则空气含湿量为10.5g/kg,露点温度为15℃;若干球温度28℃,则空气含湿量约为12g/kg,露点温度约为16.8C,均不会引起结露。

但当温度28℃、相对湿度65%时,空气含湿量为15.5g/kg,露点温度为21℃,若不采取其他措施,将造成地板结露。

所以,此时适宜的室内设计参数建议为室温26-28℃,相对湿度50%,或室内作用温度26-28℃,相对湿度50%。下表给出了采用辐射供暖、供冷时室内参数推荐值。

问题四:如何计算露点温度?

答:当湿度或露点温度发生频率不易得到时,可以由我国相关规范上查取最热月平均温度和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由此通过计算或查焓湿图得到最热月的平均露点温度,可供设计参考,并作为能耗分析的计算基础。

问题五:露点温度位置是一样的吗?

答:通过实验了解到,采用地板供冷时,房间内各处的露点温度并不是一致的。

一般而言,房间下部的露点温度要低于房间上部的露点温度。而近地面处空气的冷却也不是等含湿量的过程,随着近地面处空气温度的降低,其相对湿度增加;随含湿量的降低,露点温度有所减小。

实验证明,加入置换通风后,哪怕送入的新风温度(24.6℃)高于地表而温度(22.0℃),仍可以降低近地面处空气露点温度约1.1℃,而此时地面温度仅降低0.3℃,排除上面所述原因,也可看出置换通风在近地面处形成了空气湖。

问题六:地板制冷的管路设计跟地暖是一样吗?

答:由于地板供冷在国内还刚起步,没有规范,缺乏设计资料,可以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用总传热系数或当量换热系数计算冷量。

由于通常是与地板采暖共用一个系统,所以地板供冷系统的形式、管材、施工方式均可按照水媒地板采暖的要求进行,但由于一般情况下地板供冷强度较低,所以应以夏季供冷为主进行布管。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布管密度大。地板供冷时管间距一般不大于150mm,负荷大的,可考虑使用50mm或75mm间距;

2.管径最好比供暖时大一号;

3.管底绝热层厚度要增加10-20mm。

此外,还应注意采暖时一般使用10℃左右的大温差,而地板供冷使用3-5C的℃小温差。水系统设计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问题七:地面辐射制冷在调节室内温度是怎么样?

答:在室内温度调节方面,与地板采暖的调节方法相似,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用三通阀比例调节出水温度,可根据室内温度或室内温度+相对湿度进行调节;

2.使用三通阀调节,固定出水温度;

3.固定回水温度。根据室内温度或室内温度加相对湿度,使用三通阀进行调节;

4.露点控制是地板供冷必需的。可以测出特定参考点温度,例如出水管附近地面温度,与空气露点温度相比较,当低于露点温度时关闭冷源或调节混水量以提高水温;

5.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建筑物负荷,固定出水温度运行,例如,固定出水温度为16-18℃。当系统同时用作冬季采暖时,最好使用同一调节方法。

问题八:除湿机组的设计湿度与露点室内设计参数是什么?

一些标准推荐室内的设计相对湿度上限为60%-70%(IS01994;ASHRAE1992,1989)。在室内空气温度26℃时,相应露点温度范围约为17C-20℃;德国标准规定绝对湿度的上限为11.5g/kg,露点温度相应为16℃。这表明从防止结露的观点来说,冷表面的温度应高于16℃或20℃。

上述参数与我国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对普通空调系统室内设计参数的规定是一致的。设计时,可从有关规范查得各类房间的室内设计参数。

考虑到实际作用湿度,可将室内温度高设1-2℃,并查出相应的露点温度作为设计参考。

例如,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0%,此时含湿量12.6g/kg,空气露点温度约17.6%。考虑到辐射供冷的作用温度,此时可设定室内温度为27-28℃。

但应当注意对于建筑保温较差的房间,特别当室温达不到设计温度时,房间平均辐射温度与空气温度间的差值很小,此时作为辐射温度与空气温度平均值的作用温度当然也接近空气温度。考虑到这一因素,对于建筑保温较差的房间,室内设计温度不宜高设。

当采用置换通风时,送风温、湿度参数可根据冷湿负荷计算来确定,一般采用送风温度23-19℃,即以室温26℃而言,送风温差在3-7K范围内。室内除人员外无其他发湿源时送风湿差可采用4-5g/kg。

另外,当门窗开启时,室外的热湿空气进入,接触到低温地板也容易产生结露现象,这一点也应引起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