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卫羊皮筏:你未必了解的久远文明(上)

 涧水常蓝屋 2021-06-30


皮筏子俗称“排子”,也叫黄河羊皮筏子,仅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黄河沿岸,沿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候,黄河上游一带水流湍急,从上游到下游并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当地百姓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研究中,发明了皮筏子。皮筏子顺流而下,返回时,由筏子客扛于肩头,再步行至黄河上游。

古人称之为:“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图片

古时候的皮筏子分为两类,一种是牛皮筏子,另一种就是羊皮筏子。

牛皮筏子的皮囊比较厚,吃水比较深,载重量可以达到几十吨以上,一般用于长途运输,装载货物。而羊皮筏子体积相对比较小,吃水浅,一般就用于短途运输,载客摆渡。随着工艺的不断演变、发展,后来的皮筏子大都采用羊皮囊来制作了。为了能多装载货物,筏子客们常常将许多单个的羊皮筏子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皮筏子。这样一来,皮筏子的抗急流能力就比较强,既快又稳。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羊皮筏子的趣事。传说康熙当年访宁夏时,在峡口坐上了广武排子匠俞益漠的皮筏子,到了几股水交流的地方,俞排子匠大喊了一声“坐定”,吓得康熙直挪脚。俞排子匠一桨打过去,康熙一急竟然喊起来:“我是皇帝,怎敢打我?”说着就爬起来还想挪动,俞排子匠又一桨打过去:“别说皇帝,就是天王爷的老子,这会也不行!”康熙被平展展地打倒爬在了排子上。康熙回朝后,认为俞排子匠这样的人最铁面无私,专程派人把俞排子匠请进京城,当了提督,每逢他下民间暗访,都把自己的玉玺交给俞益漠保管。

图片

在抗日战争时期,羊皮筏子在交通运输中曾发挥了极大地作用。1941年的一天,时任国民党政府油矿局的总经理孙越琦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就是要在半个月内把一批汽油从广元运送到相距1400多华里的重庆。当时的中国,除了木船之外并没有什么水运工具。但如果用木船来运送的话,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正在孙越琦发愁的时候听说兰州有种水运工具比木船还快。于是,他来到兰州,找到了从事筏子运输业务30多年的王信臣先生。最后,王信臣用2000个羊皮囊,拴成了5只巨型的羊皮筏用了两个周的时间就把汽油运送到了重庆。

羊皮筏子这种其貌不扬的水运工具轰动了整个山城,当地官员和群众如潮水般涌来参观,油矿局为此举行了盛大的“欢迎皮筏子航运大会”,由此“羊皮筏子赛军舰”的名头不胫而走。

图片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驻宁夏的马鸿逵、马鸿宾等部也曾用羊皮筏子运送过枪械、弹药。而使得宁夏境内的羊皮筏子声名远播的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范长江。

1936年,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从成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考察旅行。  同年4月下旬,范长江从兰州出发到宁夏,因无其它交通工具,便乘羊皮筏子,顺黄河而下,穿过激流峡谷,进入中卫地界。4月28日这天,范长江在中卫下河沿一带靠岸,进行了实地采访。

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对羊皮筏子这样描述:筏上如设帐幕,则立即可以布置成功宽敞的水上行宫,空气与光线皆十分的美好,而且随河水的流动,终日有千变万化的风景,可以供旅游者观赏。兼以兰州至宁夏省中卫县一段,为黄河流域峡谷区,水急而险,较黄河之流于平沙地者,有特殊的奇象。

1949年全国解放后,黄河中上游的羊皮筏子为西北地区经济恢复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在包兰铁路尚未建完的一段时期内,宁夏煤炭基地石嘴山的一些大型机器设备大都是用羊皮筏子来运送的。当时宁夏还成立有内河航运管理机构,专门管理黄河舟筏运输。

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加之刘家峡、青铜峡等黄河拦河大坝的建成,羊皮筏子开始渐渐淡出交通历史的舞台。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