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五喜不请自来,家中能人辈出”啥意思?有没有道理?

 刘沟村图书馆 2021-06-30

吉祥物招人待见,寓意着喜庆好运。

这里所说的“五喜”,并不是什么稀奇物,不过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五种小动物,只是有幸成了传说中的吉祥物,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图片

众所周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对“五喜”的定义也有所差异。听村里的老人讲,我们这里所谓的“五喜”为:

一是春去秋来,南北迁徙的候鸟小燕子。二是传递信笺,象征着和平的鸽子。三是叽叽喳喳、登高报喜的喜鹊。四是寓意着延年益寿的乌龟。五是模样丑陋,却蕴含着福禄寿喜的蝙蝠。

01.燕子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一诗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王谢可是东晋时期炙手可热的名门望族。由此可见,燕子以前只是在富贵人家栖身的。

其实,这还真不是燕子嫌贫爱富,而是由于其生活习性与当时的历史背景造成的。旧时,普通人家大都生活困苦,住的是低矮茅草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过凄惨的描述。

图片

燕子的巢窝是用泥巴、干草和羽毛筑成的,自然经不起风吹雨打,只有大宅门人家那种建筑气派的府宅,才能符合燕子生活的筑巢需求,才能遮风避雨安全有保障。

于是,民间便有了“燕不进寒门”的说法儿。

燕子在人们心中便成了一种富贵的象征,在自家筑巢栖居自然十分的欢迎,认为是好兆头,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和财富。

02.鸽子

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商代就开始养鸽子了,唐代时还出现了画鸽子的名家。到了明代,人们对鸽子更加喜爱,甚至于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鸽文化专着《鸽经》。

图片

书中写道:“鸽雌雄不离,飞鸣相依,有唱随之意焉,观之兴人钟鼓琴瑟之想。凡家有不肥之叹者,当养斯禽。”认为鸽子属“阳鸟”,能够给家庭带来和睦幸福。

古人还认为鸽子是祛灾避难的吉祥鸟。相传曾经救过汉高祖刘邦一命。《畿辅通志》有记载:“项羽引兵追汉高祖,避井中。有双鸽集井上,追兵不疑,因得免。”

在西方文明中,鸽子是和平的使者,寓意着安静祥和,毕加索笔下的《和平鸽》闻名世界。在中世纪的罗马,鸽子被奉若神明,作为天神的宠物,受到了无以复加的尊敬与崇拜。

鸽子喜静,进家预示着家庭的温情祥和。鸽子传书,飞越万水千山,坚韧不拔,代表着智慧和信义,也是家庭运势兴旺的重要组成部分。

03.喜鹊

图片

喜鹊枝头喳喳叫,好事盈门福气来。

喜鹊是传递佳音的使者,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喜鹊是报喜鸟。男婚女嫁的喜庆用品中,喜鹊的形象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常绘有一对喜枝头鹊,代表着双喜临门。

七仙女和牛郎的神话故事中,每年的七夕相会还是喜鹊蜂拥而至搭成的鹊桥,这才聊慰了一对爱人的相思之苦。历代的文人墨客,更是将喜鹊赋予诗词歌赋当中,寄托着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喜鹊报恩的故事。唐贞观年间有个叫黎景逸的人,心地善良,常常喂食家门前的树上的喜鹊,时间长了,喜鹊对他产生了依赖的感情,非常的亲昵。

图片

后来,黎景逸被奸人陷害蹲了大牢,凶多吉少。正当绝望之际,突然有一天,看见熟悉的那只喜鹊在狱窗前欢叫不停。让他没想到的是,三天后自己被无罪释放了。

原来喜鹊得知他的不幸遭遇后,为了报答曾经的恩情,通过瞒天过海的手段假传圣旨救了他。当然,这个故事是不可信的,不过是为了表达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04. 乌龟

古人认为乌龟是一种神兽,与“鳞、凤、龟、龙”被称之为四灵。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常常都是由乌龟驮着,在一些碑林和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图片

古人认为龟能够免祸消灾,象征着长寿延年。在有些农村,人们为了给孩子祈福,会在孩子后脑勺留一绺长发,形似龟的尾巴,俗称“乌龟梢” , 又叫“八十毛”或“百岁毛”。

风水学上说,乌龟颇有智慧,可以未卜先知,能够辟邪趋吉,镇宅挡灾,有护佑家宅平安的作用。若是乌龟进家,不仅是祥瑞盈门,还能够为屋主祛病养生,避免被邪气所侵入。 

05.蝙蝠

生活中,蝙蝠的形象的确挺吓人的,可在风水学物品上,一般都会借蝙蝠的谐音道出福字。蝙蝠在民间有“鼠仙”之称,一直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幸福。

图片

如果家里飞进蝙蝠,绝不会去伤害它的,这是很好的预示,说明“福”进家,预示将行好运。就连清朝皇帝身上的龙袍也有蝙蝠纹的吉祥图案,取自于“洪福齐天“的意思。

当然,虽说蝙蝠寓意吉祥,但也不能与它共处一室,还是要请出去的,只要把福气会留到家里好了。

说了这么多,“五喜不请自来,家中能人辈出”这句俗语,‬仅仅是家族兴旺的一种心理期盼,并没有什么道理。

我‬认‬为:‬后辈子孙有没有作为,好家风的传承才是最关键的。你‬说对‬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