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与重构 |孔燕

 涤砚堂 2021-07-01

CONSTRUCT ARTISTIC 

--   IMAGERY  --


造拟情 | 以境带心

图片
孔燕
出生于山东济宁,美术学文学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荣宝斋当代艺术馆馆长,荣宝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

昨夜西风凋碧树

文 / 孔燕

中国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木石文明的遗存,远古时代焚烧百草来祭祀天地鬼神,所升腾的烟气能够发乎自身而通达天地。先祖认为世界是靠着气脉联合组成的,所谓混沌初开,便有太和之气充盈。这种气又被认为是沿着伏羲氏所造的太极图的方向不断旋转流动,这即是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世界观。

这种不断旋转的太和之气生成了中国文化里最具灵性的文化特性,也是书画艺术中气韵生动的最初的文化启迪,同时形成了中国山水画观察方式的哲学依据和章法排布的独特性。这种章法是随着气所流动的方向由内心出发,犹如古诗词中的登高望远,极目楚天,遨游于鸿蒙太空,最后回归到自我的灵府。所以观古人之画,凡写山水者极少有写局部之山,半隅之水。即使是马远、夏圭的残山剩水也在空间中表达出了宏阔的千里江山。

山水画的意境也是在这种由心及远,由远及心的信息互换中所产生。随着太和之气的旋转,山有脉,水有源,路有通林之寺,桥连负山之郭,山尽处接水,水穷处有霞,气韵完备于其中,万物浑然流转于宇宙。“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

然随着西学东进,写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所表现物象体现出典型性的地域风貌,山不出十里之远近,水环绕只在屋后。篱笆数根,茅舍数间。村头有鸡舍,池边养鹅鸭,除眼见无外物。这种对待自然的视角造成了局部山水成为主流,全景式、游观式的传统表达方式渐渐式微。中国绘画没有完全的写实与抽象,所对应的应该是写真与意象。

意象的概念体现着中国文化哲学精神中的宇宙观和空间观。是一种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状态。意境和诗意的表达更具有表现意义,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是文和质之间的取舍,保持着一种中庸的态度。在渐行渐思的过程中,不断改变与造化的相处关系,才慢慢体会到山水画空间是一个从内心出发,循着自然之气,往来于自然与心性的过程,物越是在眼前,心越是要远阔。远才能脱离世俗之气,市井之气,村野之气。

荒疏寒远是文人之气,也是中国文化哲学中的元气,太和之气。“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始终体现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和世界观, “身即山川而取之”,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观体现了更为人文化的因素,是心灵与自然的交流, “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然后以特定的书写状态和标准完成。充分体现出诗意化的想象和超现实主义的文人情怀。

这种空间意境的表现更象是一种理想化的集体创作理念,是根基于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诠释和一种文人的内在心性的修炼,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客观物象或者个性化图像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于是在连续的复古之间,在模仿古代风格的浪潮之间,明清绘画成为了“关于绘画的绘画”。方闻先生说:“中国艺术关键性技法的稔熟似乎全然存在于中国文化的延续之中,它独立于外部影响,偶尔才与外界有所接触”“他们先通过表面抽象探索构图的无限可能性,以后又用简洁的笔墨程式穷究有活跃的书法式构图的“写意”山水画。中国画始终是心印”。

然而文人画所依存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已经改变,文人阶层已经消亡,文人的俢悟与诗教修养的缺失使得这个平衡内循环系统基本已经丧失,以至于对于传统绘画的继承逐渐沦落为传统样式的模仿。对于个性化图像的重新认识是一种价值的重构,打破了文人画内核的循环系统,但这种完备的内循环系统一旦打破,仅靠图像的转换是无法替代的,观念、形式、视相构成、风格对图像的处理与加持,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但无论图像怎样转换,山水画对于意境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文化符号所赋予的文化内核没有改变,这个文化内核价值体系的兼容与重构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图片


图片

溪山无尽|纸本水墨
248x180cm|2018
 


图片

《尘》系列之二 | 纸本水墨
34x136cm |2020


图片

《尘》系列之二局部

图片

《尘》系列之三|纸本设色
34x136cm|2020


图片

《尘》系列之三局部



图片

《尘》系列之四 |纸本水墨 
34x136cm|2020


图片

《尘》系列之四局部



图片

《尘》系列之五| 纸本水墨
34x136cm|2020


图片

《尘》系列之五局部



图片

《尘》系列之六|纸本水墨
34x136cm |2020


图片

《尘》系列之六局部


图片

《尘》系列之七|纸本水墨
34x136cm|2020


图片

《尘》系列之七局部


图片

《尘》系列之八|纸本水墨 
34x136cm|2020


图片

《尘》系列之八局部

图片

《色·蕴》系列之一

图片

《色·蕴》系列之二

图片

《色·蕴》系列之三

图片

《色·蕴》系列之四

图片

《色·蕴》系列之五

图片

《色·蕴》系列之八

图片

溪山无尽



图片

《尘》系列之九|纸本水墨
34x136cm |2020



图片

《尘》系列之十|纸本水墨 
34x136cm |2020


图片

《尘》系列之十一 |纸本水墨
34x136cm |2020
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

《造境》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合作、投稿 | 主编手机微信:13661238125

图片

⚒︎

东方造境(北京)文化传播 · 出品

|媒体发布|影像摄制|图书出版|艺术品拍卖|广告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