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小说】层次

 懒人阿哥 2021-07-01

故事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

阿陈转正了,由临时屠宰工转为正式国营工人。

八十年代的小城,食品站是专门供应肉类食品。食品站站长的大姐是阿陈大嫂。

七十年代末。阿陈大哥儿子结婚,阿陈仗着一身好屠艺,一个人干净利落地帮大哥家宰了一头猪。刚巧被站长看到,便招他到站当临时屠宰工。

阿陈转正后,早上杀完猪后,在站里要了半爿猪肉到市场卖。

渐渐地,挣了些钱。他叫老婆桂兰不要种地,种地太辛苦没挣多少钱,他一个人挣半年的钱比种地一年的收入还多。

桂兰不用耕田了,原来的黑皮肤渐渐白皙起来。加上阿陈不时带回的猪骨煲汤,整个人由八十多斤长到一百二十斤。

每天穿着新衣服,到村口的小卖部打牌。看到熟悉的女人过来买东西,就说,哎呀,四婶,天这么热,歇歇啦。

四婶摇着说,你家阿陈有本事,把你养得肥肥胖胖,肉菜(皮肤)又白,人又靓。真是好命啰。

等四婶离开,桂兰捂着嘴一脸不屑:哼,全身臭很很,底叉都湿了,肉都腌坚(坚,收缩)了。

有次秋收,邻居五娘挑着稻禾过,桂兰同牌友说,做田(种地)人真是辛苦,要是我肯定受不了。

有人低咕:要是阿陈没钱,头毛髻辫都是田泥啰。

桂兰听到这话哼了一声:怕什么,大桥河的水断流,我家阿陈的钱包也不会无钱。

2

后来,家属可以办理农转非(当时街上的人是居民,叫非农业人口。农村的叫农业人口。转非就是转为居民。)。桂兰和孩子们转了农转非,举家搬到小镇,在食品站安了家。

村里的田坡不种了,在站里找了一份清洁工,虽然是临时的,但待遇不错,工作非常清闲。

财务小梅是镇里人,有回叫桂兰帮她到门口拿一份报纸。桂兰取报纸回来,小梅不在办公室,她把报纸放办公桌面。

刚走出办公室门口,小梅回来。桂兰说,报纸我扛回来了,放你桌面上。

小梅回到办公室,拿起报纸时,想到桂兰所说的“扛”字,忍不住噗嗤一笑:报纸好重吗?扛回来?

原来,小镇里土著和乡下人同是说一种,但有些字眼不一样。土著说话语气轻比较优雅,譬如“拿”东西的“拿”,土著就说“拿”,乡下人就说“扛”。乡下人语音重大声。

桂兰每次说话,大家都忍不住笑。在背后说桂兰是艾城(土包子)。

所以,桂兰出街,不敢说话,怕别人说她是“艾城”。

无论桂兰怎么样去学土著说城里话,语气还是带乡下口音。

桂兰总是感觉,大家看不起她,都在背后讥笑她是艾佬。

每次说话,都有人掩着嘴偷笑。

笑她艾城趁墟,衣服土,说话土。

桂兰心里不舒服,总是在心底里咒骂歧视她的那些土著。

但恨归恨,无时无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期望哪天自己也成了土著。

3

机会来了,副镇长阿王家里的肉阿陈他提供。阿陈的大儿子大陈生得一表人才,刚高中毕业,待在家里没事做。阿陈每天就让他送猪肉去副镇长阿王家。

每次送猪肉过去,都是阿王的大女儿阿花在家接猪肉。

阿花二十七八岁,左脚得了小儿麻痹,外表清秀。只是脚跛了。阿花比大陈大八岁,每天来送猪肉,不知不觉爱上大陈。

阿王托人找阿陈说媒,大陈知道阿花是瘸子,死活都不肯同意这门亲事。再说,阿花还比他大八岁。

媒人说,只要大陈答应娶阿花,阿王不会亏待他的。

阿陈和桂兰做梦也没想到跟阿王攀上亲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桂兰的如意算盘是:跟阿王做亲戚,以后那班土著就不敢再看不起自己了。自己可以在他们面前扬眉吐气了。

阿陈和桂兰不理大陈同不同意,自做主张答应了婚事。

大陈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好认命。

阿陈和阿王做了亲家,大陈被安排到镇政府上班,阿陈当上食品站站长。桂兰也被安排在居委会上班。

那些看不起阿陈和桂兰的小镇土著,男的跟阿陈称兄道弟,女的则与桂兰义结金兰称姊称妹。

桂兰无论怎么样说乡下话,都没有人说土了,都赞她讲话的口音是地地道道的城话。

辛丑年五月廿一日中午,记于雨初堂

图片来自天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