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步走,成为高血压健康管理师

 一葉一如来 2021-07-01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杀手”,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三大特点,是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数据,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在高血压患者中,近7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5.5%的患者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却不服用药物治疗;18%的患者虽服用药物但没有将血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其实高血压并非“疑难杂症”,在治疗上也不需要精密复杂的医疗器械和特殊治疗手段,一般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即可达到防治效果。药店可以成为患者的健康管理师,从慢病建档、用药指导、慢病干预、患者回访、健康讲座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图片

图片

健康管理“四步曲”

针对高血压患者,药店健康管理需要从检测建档、跟踪评估、患者教育、干预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患者进行周期性健康检测,收集会员的健康数据;二是通过回访、专业评估帮助患者认识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三是通过患教形式真正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提升每一位患者对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性和发病规律的认知;四是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协助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01

检测建档

为高血压患者检测并建立档案是展开健康管理的前提,建立档案的内容越详细越好,包括顾客的身高、年龄、体重及用药品种、用药方法、家里的存药情况等。由于门店的顾客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登记信息时经常会出现遗忘等情况,而影响血糖、血压的因素很多,登记的信息每项都有其价值所在。店员在信息登记的过程中,要学会和老年人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反复仔细地引导、问询、分析,帮助顾客找出真正的原因。

02

跟踪评估

患者购药或服用一段时间后,就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阶段性追踪回访,帮助患者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和督促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杭州九洲大药房根据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制定回访周期。血压控制正常的患者,1至3个月回访一次;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每周回访一次;如果测量血压达三级或三级以上的患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吉林大药房根据患者的购药时间,制定回访周期。患者购药后三天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介绍降压药,提醒坚持服药,告之服药禁忌;患者购药后一周进行第二次回访,了解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糖尿病、肾动脉狭窄等其它疾病情况,并做详细记录。

患者复购前三天,对患者进行购药提醒及联合用药推广;患者复购一周后,对其进行家庭成员预防患教;患者复购一个月后,向患者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醒他们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植入家庭常备中药的概念,介绍门店活动。

03

患者教育

很多药店的患者教育存在吃力不讨好的情况,多数原因在于其患教理念跑偏,患教方式和内容偏离了顾客的需求,变相夸大了患教的意义和目的,导致患者与药店思想不同步。

湖南仁康泰大药房做患教的初衷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讲座形式,提升每一位患者对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性和发病规律的认知,并准确了解高血压病需要长期用药的特点。

湖南仁康泰大药房在开展患教讲座前,门店相关负责人会调研分析顾客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筛选和邀约有相关需求的会员参加;讲座当天,为顾客免费测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讲座过程中设有问答环节,提高顾客的参与度;讲座结束后,店员对当天的活动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并由门店的慢病专员负责对顾客资料建档,对购买高血压产品的顾客进行动态评估并了解高血压管理的效果。

04

干预方案

高血压健康管理干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心脑血管的保护意识,通过药物和非药物相互结合,控制血压,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中风等症状。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重要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症、受教育程度及经济情况给予合理的选择。如利尿剂降压作用比较温和,常用于联合用药及老年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及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

非药物干预的方法包括功能性食品、营养膳食、中医外治、物理治疗、运动康复、现代康复技术等,通过多种非药物手段,从细胞源头修复,恢复人体自身抵抗力,进而达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状态。


图片

图片

健康管理与技术结合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药店慢病管理服务要想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就必须基于底层数据(患者资料、健康档案、用药习惯等),依托数字化手段和工具,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数字化”赋能传统药店,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01

智能检测终端

智能检测终端覆盖了多项常规慢病检测,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肺功能和体脂等,可全面精准地检测每一项的多个指标。患者通过智能检测设备检测,检测数据自动上传,系统自动评估给出患者的慢病风险预测模型,从而结合患者的基本体征,检测指标、控制目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同时人工智能系统助力药师给予患者更专业的用药指导。

智能检测终端的创新应用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无线或蓝牙将移动终端APP和血压监测设备连接的“软硬结合”的方式;另一种通过传感器和应用程序的结合(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准确测量患者数值,传送到云端管理中心,与预先设定的血压目标比较,提出预警和治疗建议,进行移动健康管理。

目前部分大中型连锁药店已开展深入移动健康管理,如老百姓大药房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智能健康服务平台,采用“硬件+软件+服务”的方式,在全国4214家门店铺设了血糖、血压、心率、血尿酸、血脂等慢病自测蓝牙智能设备,实现会员的居家管理。

02

专员移动端

专员移动端作为专业化慢病服务和药学服务助手,配合智能终端,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购药行为、会员属性、所购药品特征、检测行为等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提取患者在每个多维度的特征,构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画像,达到个性化推送药学服务的目的。推送的内容包括药品适应症、用药不良反应、疾病知识库、疾病健康检测信息库、用药提醒、复购提醒等。



图片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