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谈智慧高速(三):关于建设难点及发展建议

 guoxiongxin 2021-07-01

当新基建浪潮遇到“十四五”开局之年,智慧高速建设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除了近年来各省市的智慧公路试点建设,在相关的政策上也屡屡提及“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等关键词。虽然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利好,然而要实现“智慧高速”,面临的难题还有很多,需要一步一步解决。

我国当前的智慧高速在不少省份均是以示范的形式呈现,整体上缺乏统筹性工作。加上目前刚性场景需求缺乏,行业内也没有统一的修建标准,产品效果尚待观察,导致了智慧高速的应用前景并不明朗。随着智慧高速风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入局,进一步加剧了产品、解决方案的同质化。更重要的是,智慧高速的高造价,容易出现在技术创新和业务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的情况。面对“智慧高速”建设中的问题,业内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存在问题

山东高速集团执行总监左志武认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面临以下问题:
  • 一是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回报,也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家普遍关心的,但还没有有效解决的途径,这个事情下一步如何解决。

  • 二是建设智慧高速相关国家和行业的指南标准还没有出来,下一步如何做,亟待需要解决。

  • 三是智慧高速建设需要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问题。例如交警的问题、通信的问题、气象的问题,这都需要高层领导统筹协调解决问题。

  • 四是责任的划分。设备的问题、网络的问题、云的问题、车端接受的问题。如果作为路方,把需要的信号发了,车方没收到怎么办?路的设备是好的,车的设备是好的,但是通信不稳定,如何解决,或者,有一方的设备出故障了,如何判断与解决。大家都知道高速公路是120km/小时(的速度),33m/每秒。稍微一抖动、稍微一丢数据包,这个车就出问题了。所以在网络的稳定性,云的效率上是咱们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面临比较艰难的问题。如果出现这些问题谁解决?怎么解决?谁去判定?

  • 五是信息安全与信息辨别。比如,当遇到黑客攻击时,路端和车端收到的信息不一致,这种情况如何解决。

  • 六是需要解决多网融合问题。

  • 七是科学评价路侧设备可靠性及其寿命,大家都知道机械设备在野外放置寿命也就3~5年,有的时候时间将更短一些。这个过程的可靠性如何解决,下一步也应该在智慧高速实施当中解决。

  • 八是政府政策支持的问题,目前国家文件下了很多,但如何解决这个事情没有一个合适的途径去解决。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信息所所长徐志远认为当前智慧交通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融合创新不充分、行业内外协同不够等问题。
  • 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领域发展水平较低,全国范围一体化协同应用有待加强,全国整体性服务有待丰富。

  • 融合创新不充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的融合深度、广度还不足;部分创新应用还限于特定区域或个别场景,尚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标准。

  • 行业内外协同不够:行业数据开放与社会期待还存在差距,数据赋能作用尚未充分释放;行业通信信息网络资源供给和应用统筹不足;跨界协同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

  • 安全保障亟待提升:网络安全主动防护、纵深防御、综合防范的能力不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不足。

  • 管理模式待完善:建设管理模式不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规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政策、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机制有待完善。


发展建议

为此,徐志远认为,推动智慧交通有序发展应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当前与长远等多方面关系。

做好顶层设计

统筹做好建设方向、空间布局、建设时序规划;近期应关注成熟技术规模化、网络化应用,形成规模带动效应;远期要跟踪新技术发展,超前布局相关研究和试点示范。不要一哄而上,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脱离实际地(特定阶段、特定区域、特定需求)为了智慧而智慧。
要实现新的应用场景在一定规模上连续覆盖,着力扩大交通运输网络效应,增强获得感;也要注重在薄弱环节上精准补齐短板,实现交通运输节点效率明显提高,消除木桶效应。

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智慧交通创新要求高,政府不宜大包大揽。政府应在做好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的基础上,重点鼓励市场和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营造创新要素集聚、市场主体互利共赢、公平有序发展的产业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技术进步会推动智慧交通向更“智慧”方向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因此,智慧交通发展要注意处理好代际传承的平滑过渡,不能“推倒重来”。

三是“硬”与“软”的关系。

一体推进“硬件”与“软件”建设,加强运营模式研究,打造实用、有效、先进应用场景。分类制定关键性、基础性标准,及时将试点成果转化为标准。

四是创新与安全的关系。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应用将引入新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应充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网络安全设施与智慧交通同步实施,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