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眼专访】《我是你的眼》编剧聂欣:情怀终不忘,落笔凝初心;都云编剧痴,谁解其中味?

 吾家小儿女 2021-07-01

年代剧是国产电视剧中的重要一类,因为可追溯的故事、剧情的传奇色彩和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感,这类剧一向受到观众喜爱,在市场占据着收视高地。最近,由强视传媒、美成文化、陆港联合文化出品,年代怀旧大剧《我是你的眼》在山东卫视、辽宁卫视首轮上星,凭借贴近生活的表现手法、细腻的情感和精良的制作直击观众内心,开播至今收视一路上涨,并被大赞“三观正”“有味道”“暖心”,成为荧屏的一股清流。

       《我是你的眼》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下乡知青生活为背景,讲述农村姑娘田春妮(郝蕾 饰)和知青陈实(黄觉 饰)的情感经历和励志奋斗的故事,两人经历了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与分分合合,又各自重组家庭,但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最终完成“我是你的眼”的承诺,谱写了一曲温暖感人的真情赞歌。

       该剧以“我是你的眼”贯穿始终,囊括虐恋、灾难、陷害、亲情、友情等多个元素,处处可见现实生活的影子,时时透出传奇色彩,能勾着人一集一集地往下看。这样一个故事的灵感究竟源于何处?人物原型为何?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带着这些问题,电视剧鹰眼对编剧聂欣老师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整部剧的来龙去脉。


“不忘初心是永远的情怀” 

《我是你的眼》是一个跨越三十年的故事,它的开始就是上世纪70年代知青下乡,乍一看去,似乎离今天的生活很遥远。纵观聂欣以往的作品,年代剧题材占了多数,这份特殊的情感和偏好与他本人的经历、情怀息息相关:“我是1974年下乡插队,赶上了那个年代,我庆幸自己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一生受益无穷。因为有切身感受,所以写那个年代的故事不仅有资历,也容易投入情感。不忘初心,是原创作品的动力,也是永远的情怀。


聂欣的每一部年代戏都会有知青元素,除却对青春的记忆,还有一半是为了与他有共同经历的观众:“我们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人,青春的记忆挥之不去。我喜欢琢磨那个年代的事和人,想把它们用电视剧的形式反映出来,感觉是在完成一个任务。因为有无数个怀着旧梦的人,他们需要再一次感受那个年代赋予他们的鲁莽和热情、颓废和追求。《我是你的眼》是一个原创故事,虽然不是全景式地反映知青生活,但也写到了知青,以及在那个年代发生的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


《我是你的眼》以“眼”贯穿始终,结构精巧:开篇陈实的眼睛被炸伤,春妮带着他一路跋涉,治好双眼;结尾春妮患上严重眼疾,已是著名眼科专家的陈实在生命垂危之际献出了自己的眼角膜。聂欣透露,他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真实故事:“一位著名的眼科专家,将自己的一只眼角膜捐给了初恋的情人。这个故事打动了我,于是《我是你的眼》有了最初的创作灵感。当然我们只是撷取了捐眼角膜这个故事核,然后进行了重新构架和编排。女主人公田春妮是一个全新的人物,她一生的爱恋、遭遇和坚守筑成了故事坚挺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她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她和陈实的爱情有了一波三折的空间,情感的大开大合令人唏嘘。”

聂欣是圈内著名编剧,创作过《二叔》《温暖的日子》《满仓进城》等既得收视、又赢口碑的佳作。细看这些作品,他们的精神、情怀始终一脉相承:“我一直坚守的是情怀,我以为,一部作品少了情怀,就少了魂魄。这些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但正是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善良、勇敢和担当。一部戏中的主人公一旦有了人格魅力,他的故事就会吸引观众。《我是你的眼》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它讲的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种久违的东西,那就是被金钱和世俗丢弃很久的纯爱和至爱。”

“每个编剧心中都有一个原型人物”

因为情怀不变,该剧的女主人公田春妮与满仓、二叔等人物十分相似,善良坚韧、充满人性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聂欣创作中的“原型人物”。对这个说法,聂欣表示赞同,他认为,每个编剧心中都有一个“原型人物”,这个人物源于对生活的积淀、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就活在编剧的精神世界里,寄托着他对生活的理解,左右他的写作方向。

“写《二叔》的时候,我联想到自己和周围人身上发生的事,失去亲人的那种痛、那种不甘最终会将一个人打败,也会让一个人倔起。二叔正是一个典型,他历经艰辛,最终化蛹成蝶。《满仓进城》也是一样,满仓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朴实和善良,他用最笨的方法完成了最艰难的人生蜕变。《我是你的眼》沿袭了前两部的风格,田春妮既有二叔和满仓的倔强和担当,也有母性的光辉,她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为爱的坚守吃尽苦头。”


《我是你的眼》男女主角分别是郝蕾和黄觉,郝蕾以往多扮演和文艺、知识关联的女子,黄觉经常演绎倜傥的富家公子,很难让人把他们与农村姑娘、知青联系起来。然一旦看剧,观众就会立即沉浸在他们的表演中。提起两位主演,聂欣赞不绝口:“郝蕾饰演春妮可以说是一次挑战,这是个地道的农村姑娘,和她之前的角色完全不同。郝蕾准确地把握了春妮的状态,表演有张力、有层次,展示了一个优秀演员不凡的功力,每一个笑、每一次哭都真实地感染着观众,可以说,她成功地塑造了田春妮这样一个全新的人物。

“黄觉的陈实令我意想不到,他完全融入到了角色中。陈实是个不擅表达的年轻人,与黄觉本人有契合之处,他演来得心应手。随着时间推移,陈实的生活发生了剧变,成了著名的眼科专家。因为不知道春妮还活着,他结了婚,有了新的家庭。同时面对几个女人的世界,黄觉分寸把握得十分精准,他把陈实这个人物演活了。”

 “一部电视剧是集体创作的成果” 

编剧为一部电视剧搭建框架、为人物赋予灵魂,但打造一部成功的作品还需要导演、演员和制作团队的同心协力。《我是你的眼》于去年10月在大连开机,聂欣回忆说,当时他在剧组修改剧本,资本方和制片方对整部戏十分重视。虽然没有围读剧本,但他和导演、演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剧中的情节:“这非常必要。导演从拍摄的角度,演员从自己角色的角度,都会提出许多好的建议,给剧本增色不少,讨论过后,一些需要调整的情节就会纠正。一部电视剧是集体创作的成果。编剧固然重要,但团队的协作精神更为重要。”


《我是你的眼》是由强视传媒、美成文化、陆港联合文化团队出品,聂欣表示这次十分愉快,双方在理念上没有太多冲突,从故事创意开始就不谋而合。他觉得,只要故事好,就有合作的基础。同时,他对合作团队也是满怀感激:“强视传媒拍摄过许多优秀的电视剧,他们在市场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投资这部戏,没有独到的眼光和前瞻性是不可能的。美成文化团队的陈昱同先生是这部戏的制片人,也是他看好这个项目,计划才得以运行。正是有了他们,这部戏才有了今天。”

“原创作品是考验编剧想象力最有力的试金石” 

自11月5日上星以来,《我是你的眼》收视率一直在平稳上升,也收获了大量好评,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年轻人。对此,聂欣十分高兴,他认为这足以证明,一部戏只要做好,无论什么题材都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在他眼里,电视剧是拍给观众看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鸿沟:“当前的大环境,虽然有各路英豪各显神通,但传递主流价值观依然是创作者坚持要走的道路,它就和主旋律作品一样,不能把它和收视率对立起来。一部戏只要有看点、能抓住观众,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喜欢的。”


近年来,资本逐渐渗入电视剧市场,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超乎众人的想象,使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在电视剧制作领域,资本渗入引领了IP的现象级风潮,许多影视公司争着做IP,IP剧愈发火热,已经成了时代的标志,与原创作品形成对垒格局。

多年来,聂欣始终坚持剧本原创,面对当下环境,他说,既要坚持原创、又要兼顾市场尤为重要:“原创作品未必比IP差,但它缺少一个光鲜亮丽的标签,在无序竞争的环境里就少了优势,因此创作者必须兼顾市场。兼顾不是迎合,在任何情况下,电视剧作品都不要去迎合,而是要引领。这并不妨碍兼顾市场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也在变化,有些以前比较抵触的东西,渐渐地接受了,拍成之后也还不错,但有一点,坚持的情怀、倡导的价值观不能丢。”

说到IP话题,聂欣坦言,刚听到“IP”时根本不了解它的含义,直到近期才知道答案。“IP剧打破了电视剧固有的创作模式。网络小说剑走偏锋、天马行空,正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心态。而且IP剧有强大的网络资本做后盾,有一大堆小鲜肉小鲜花做招牌,在极短的时间里改变了电视剧制作的传统格局,让许多传统的业内人士不知所措。但我认为,IP只是风潮,不是主流,如果我们一直都在看IP,那肯定是畸性的,总有一天连年轻人也会看烦。我还是提倡原创,虽然原创很难,但它永远都是新鲜的、具有活力的。而且,原创作品一定是考验编剧想像力的最有力的试金石。

虽然提倡原创,但聂欣并不排斥IP。事实上,在他还不清楚IP概念的时候,就已经接触了这一行业——去年上星、由他担任编剧的《怒放》就是IP剧,该剧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聂欣同时表示,如果有很棒的网络小说需要他改编,他也会欣然接受。

结语

       坚持原创、不改初心、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大概就是聂欣的作品深受欢迎的原因。目前,《我是你的眼》正在山东卫视、辽宁卫视的黄金档热播,收视还在不断上升,被无数观众视为冬日的暖心大剧。无论之前是否看过他的作品,仅从这一部,就能深入了解他的情怀与坚持,感受世间的纯爱,让情感绿洲得到这股清泉的滋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