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眼头条】对话《红蔷薇》编剧周萌、王莹菲:在“破”与“立”中书写谍战人生

 吾家小儿女 2021-07-01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宏大的电视剧蓝海中,更多电视剧是就人物身上的一段情感或者一段经历展开的故事,对编剧来说,创作一部体现人生的戏是相当艰难的,也因如此,当谍战剧《红蔷薇》表示要成为一部讲述“谍战人生”的戏时,如何刻画那些大起大落的人生百态就成了编剧们不倦探索的难点。

在《红蔷薇》开播当天,该剧的两位编剧周萌、王莹菲一起接受了鹰眼记者的采访。值得一提的是,两位除了搭档,也是夫妻,丈夫周萌作为男性较关注故事情节,妻子王莹菲作为女性爱思考人物情感,夫妻档互补调和,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行剧本创作。此次采访,他们分享了《红蔷薇》长达两年的创作经历,通过“破”与“立”让人提前领略了本剧的独一无二。

编剧王莹菲、周萌(左起)

“破”谍战困局:创作是敢于冒险和创新的

1、打破定性思维,展现人生海海

与《红蔷薇》结缘是在2015年的8月,“关于女性成长的谍战故事”的设定打动了编剧周萌、王莹菲夫妇,两人认为这个视角特别有意思,区别于很多传统谍战剧,于是很爽快地接手了这个项目,并同该剧导演金晔一起重新创作了《红蔷薇》的剧本,对人物进行了新的设定,同时重新开始编织情节,陆续完成了大纲、分集、剧本,王莹菲告诉记者,之前去拍摄现场的时候,发现大家手上拿着的已经是第10稿的修改,自己都很惊讶。

在她的笑声里,记者听到的不是反复修改剧本的疲乏,而是满满的兴奋,为自己能参与这样一部作品感到骄傲。“《红蔷薇》是讲谍战人生的戏,只是恰好他们的工作是间谍。”这是《红蔷薇》的艺术总监郑晓龙在其他采访中的回应,王莹菲对此表示非常认同,她向记者介绍:“夏雨竹本身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富家小姐,之后她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吸取了一系列的经验,找到自己的信仰,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这里面一定有外部原因,但也有她自身的成长。她一开始不理解自己的哥哥因为革命牺牲,后来她因为爱情间接参与到革命,那个时候她还没有找到真正的信仰是什么,再后面她受到了洗礼和训练,并且主动投入革命,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亲人爱人的生死离别,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编剧王莹菲

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他生活的养料。《红蔷薇》用22年的时间跨度讲述了包括夏雨竹在内的每一个角色的漫漫人生,而“成长”正是两位编剧贯穿全剧的创作核心。

2、突破单一人设,人物去符号化

过往的谍战剧常给观众们主角一路开挂,无所不能的印象,尽管好看,却略显失真。《红蔷薇》在创作伊始首先对人物进行了去符号化。“我们希望观众在每一个人物身上都能看到一点点的不同。” 两位编剧表示,“《红蔷薇》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无奈、辛酸,还有徘徊,而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信念,我们所做的其实就是把他们写成活生生的人。”甚至包括反派角色陈得道,编剧也给了他温馨的人物设定——儿子奴。“人都是多面的立体的,陈得道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但他不是完全没人性的,他对儿子的爱可以反映出他内心柔软的地方。”

此外,两人在创作过程中也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我们想打破常规的一个思维:走向革命的不一定是出身卑微的。什么是走向革命的原因?我们觉得应该是信仰。革命是不分贵贱的。”的确,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那些奋战、呐喊中的人大多是理想主义者,富有才华且兼具浪漫情怀,他们留下的故事让他们的个人魅力显得淋漓尽致。《红蔷薇》如是,剧本探讨着信仰与情感的关系,在烽火岁月中体现温暖与情怀,展现了非传统意义上的革命者模样,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新鲜体验。

“立”信仰胸臆:通过创作来投射当下生活

1、树立现代女性,时代造就人物的特殊性

通常,大家能够想到的谍战剧大多是立足男性视角,并且想当然地认为受众群也多是以男性为主。其实不然,在那样的一个年代中,也有很多女性投身革命。

“她们像男人一样去战斗,但是又不像男人那样去战斗。”采访中,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样作为女性,编剧王莹菲坦言:“我们并不太想单方面强调性别这事儿,我们真正想写的是女性在那个年代里的生活、工作以及情感。时代造就了她们的特殊性,我们希望让观众感受到,在那个时代,女性是如何在地下革命斗争中起到作用的。”

什么是现代女性?这是《红蔷薇》提出的创新思考。

近几年,不少电视剧将目光聚焦到了“女性”的身上,但总是很难给出一个恰当的人格表现,也间接导致“大女主”这个词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周萌、王莹菲眼中,很多所谓的成功女性的定义依旧是男性视角下的定义,“在我们看来,动荡不安、腥风血雨的那个年代,其实要比我们现在的时代更激进。“《红蔷薇》塑造了夏雨竹、顾霜菊、肖成碧三位女性形象。夏雨竹骨子里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强,为了革命信仰无畏牺牲与付出;顾霜菊渴望被认可,尽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也存有挣扎;肖成碧在命运捉弄下变得狠厉决绝,如仙人球一般用坚硬的外壳包裹自己,但心中依然有柔软的地方。

“那个时代造就了很多很多的现代女性,剧中刻画的三位,她们既不是玛丽苏也不是傻白甜,都拥有真实的自我,她们的生存意义不是爱情,也不是金钱,都是在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夏雨竹、顾霜菊、肖成碧都是在这个根基上被塑造出来的。她们三个人皆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梦想,不成为任何人的附庸或附属,尽管生活在那个年代,但她们身上的很多面貌都是当下的女性应该去学习的东西。

“我们希望塑造出鲜活,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

2、立足情感深意,好的故事会沉淀出生命

《红蔷薇》是周萌、王莹菲第四部在江苏卫视播出的作品。此前,两人的作品《与狼共舞》《英雄联盟》《与狼共舞2》也曾上星江苏卫视,均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两位编剧均表示自己也没有想到与江苏卫视会这么有缘分。谈及如何让作品吸睛,王莹菲认为:“电视剧是大众文化,受众群非常广大,所以我们认为任何作品首先一定要好看,但是好看并不是说一味堆砌情节,也不是靠噱头、靠话题取胜,而是踏踏实实把故事做扎实。”

两人提到,今年他们去听了好莱坞著名编剧罗伯特·麦基的讲座,当时罗伯特·麦基说过:“不管在哪里,什么样的文化,人性都是共同的话题。我们能够交流,能够感受对方,能够沉淀出生命的故事,就是好看的故事。”

“这话说到我们心坎里了。踏踏实实把故事做好就够了,这就是我们的诉求。首先要让观众有欲望看下去,甚至让大家看得欲罢不能,只有先吸引了观众,才能完成更大的野心。”王莹菲如是说。在他们看来,好故事是不存在观众分流的,也不存在年轻群体和年长群体的区分,因为所有的受众都会被好故事吸引。“无论你是90后也好,80后也好,70、60后也好,都会对好故事产生共鸣,”他们坚持,“作为编剧我们不应该将我们的受众群体割裂开。”

编剧周萌

目前,周萌和王莹菲正在合力创作一部奇幻悬疑爱情故事,王莹菲告诉鹰眼记者:“虽然有点高概念元素,标签较多,但我们还是会将人物和情感放在第一位,我们希望这个故事能给大家带来探讨:如何打好手上这副关于人生的牌。你可能会拿到一副好牌,但如果你不好好过这一生,你就会把它打烂;你也可能会拿到一副烂牌,但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对待了,你就有可能逆袭。”

周萌、王莹菲相信,创作既要敢于冒险和创新,也要投射当下生活。跳出固定模式,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思考这个社会,思考家庭、人生,创作才不会随波逐流。

结语

“在《红蔷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帮助我们的人,最想表示感谢的,一个是艺术总监郑晓龙导演,一个是金晔导演。郑晓龙导演带领我们看到我们创作过程中没有看到的角落,金晔导演则是我们长期奋斗的战友,他们都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和支持。”

周萌、王莹菲表示,编剧这项工作,既要远离人群,又要拥抱人群,一方面要放下心中杂念完成创作,另一方面则需要热爱剧本,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让自己对作品有所期待:“我们希望创作的作品能够做到两个达标,情节是复杂好看的,情感是深厚厚重的。”尽到了一个编剧的责任,又有协力并进的战友,相信《红蔷薇》必定会得到了一个满意的市场反馈,成为2017年年末精彩的一笔。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大明皇妃》开机!汤唯携手朱亚文共谱大明华章

【二】90后新锐导演猫的树:大男生也有“少女心”,将文艺清新风贯彻到底

【三】生死之争一触即发,看传奇女性如何演绎谍战人生

【四】结局提前剧透?《我不是精英》收官或反转虐心

【五】金基德来华参加“亚洲璀璨之星”评选,《摔跤吧爸爸》《芳华》等十九部影片入围!



商务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