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眼头条】年代剧有新意,《美好的日子》如何讲述与“火车”有关的故事?

 吾家小儿女 2021-07-01

火车是怎么造出来的?

从最早的蒸汽式火车、到可以开窗欣赏风景的绿皮火车,再到动车,以及被称为“中国速度”的高铁,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铁路的发展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近日,由余丁执导,王千源、童蕾领衔主演,张铎、于明加、徐梵溪、倪虹洁、田昊、潘之琳、吴彦姝、程实等主演,张丰毅、丁嘉丽、王迅特别出演的现实主义剧《美好的日子》在江苏卫视正式开播,为观众揭开了这段伟大而珍贵的历史。

故事讲述了抗美援朝退役军人齐向前(王千源 饰)、大学知识分子秋实(张铎 饰)、文艺演员白若雪(童蕾 饰)、退役军医盛捷(于明加 饰)等年轻人以及特定年代的几个家庭,在大北厂辛勤工作,为新中国工业机车事业添砖加瓦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以往的沉重严肃的年代剧,曾执导过著名影视剧《鸡毛飞上天》的导演余丁在执导《美好的日子》的过程中,以小人物的奋斗和传承故事,融合了当前年轻人喜欢的幽默叙事方式,成功打造了一个讲述历史但又生动活泼的年代剧。

 题材稀缺,

细致展现“造火车”的时代全貌

“我本身就是铁路大院长大的,对这类题材比较有感情。那个年代铁路系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系统,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重点工程,里面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菜市场、俱乐部,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小社区。”谈及题材的创作契机,余丁如是说道。

正如他所讲,相比于针对特殊历史事件展开的年代剧,《美好的日子》聚焦于一个“情”字。以齐向前为代表的年轻人对于建设祖国的热情,于德水等老一辈工人对于家人的亲情,秋实、盛捷等年轻人之间纠葛的爱情,以及铁路大院和工厂小社会之间的“温情”。

这种“情”是这个特殊年代和特殊“任务”下所独具有的,也是导演余丁自身情感的寄托。在目前的影视剧市场上,这一类题材是少见的,不仅仅是因为其聚焦在“造火车”的特殊事件上,更因为它找准了这个特殊年代的关键发力点。

除此之外,影片以“造火车”为线索,从一块铁块到最终的高铁,剧中的角色和人物也得以完成从青年到老年,再到几代人的跨越。导演余丁也指出,剧集中的小孩会有四个成长阶段,大人也会从青年成长到七八十岁,而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对应现在,正好是当前影视剧主力受众的父辈或者祖父辈的故事。

在这一点上,整个故事题材实现了一种对当下的真实“溯源”,从而带动了更广范围受众的情感共鸣。

 生活化场景“伴随式”还原 

展现不同年代的烟火气

事实上,作为年代剧,如何让观众在沉浸中,真正被“带回”到故事所讲述的年代,减少因历史长度带来的隔阂感,是拍摄年代剧很难处理的地方。

在这一点上,《美好的日子》不仅有对服装、场景的真实还原,更重要的是,采用了非常明快的剧情节奏,幽默的叙事手法以及对人物形象多面的细节刻画,让《美好的日子》在年代剧的外壳下,充满了年轻朝气。

比如在场景设置上,最初于德水的家是一个崭新的小洋楼,但是随着剧情时间的发展,在后续的剧情中,这座房子以及整个铁路大院的工厂,都呈现出了饱经历史过后的陈旧和沧桑感,观众能够跟随布景的变化,感受到年代的跨越和时间的流逝。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造火车”也更加真实,整个剧组在拍摄时还专门去了真实的高铁青岛基地,并按照真实场景进行布景。

而更精彩的在于整部剧在人物刻画方面精准的拿捏度。不同于很多年代剧中人物正襟危坐的严肃形象。在前几集剧情中,剧中的核心人物齐向前由退伍军人的身份转厂,并拜技术工人于德水为师傅,但在这个过程中,齐向前用了各种“耍赖”的方式,比如用各种言行死缠着于德水拜师、到于德水家里蹭吃蹭喝……展现了人物对“造火车”执着的同时,也增添了人物的真实性。

又比如,退役女军医盛捷,在追求齐向前的时候热烈而勇敢,在后面了解到对方心有所属之后也能够敢爱敢恨,整个人物形象非常立体丰满。

除此之外,剧集中对于很多人物的刻画都是多方面的,比如齐向前与厂长、工会主席的革命友谊;秋实、白若雪、齐向前,盛捷之间的友情和爱情纠葛等等,展现了即便生在特殊的年代,这些年轻人依旧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而在追求梦想上,又是如此的纯粹,充满了真实生活的烟火气。

真实刻画每一个细节 

透过小人物窥见大时代

而之所以能够将《美好的日子》拍摄的如此真实、有烟火气又充满年轻人的朝气,很大程度也来自于该剧全部老戏骨的强阵容。

导演余丁在选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由于戏跨度较大,必须要找一些有人物塑造能力的演员。他表示,剧中像王千源、张丰毅这样的老戏骨,坐着不说话都是有戏的;童蕾作为戏里面唯一的文艺工作者,她本身就有一定的戏曲功底,对角色能够更好的诠释;除此之外,剧集里很多小配角也都非常有特点。

而从主题上来讲,在演员童蕾看来,可以有两种诠释。“一个是说从造出第一部制造蒸汽机车到如今高铁时代,靠得是一代代人勤勤恳恳地付出劳动,撸起袖子干的热血精神。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信念的支撑,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坚定地走自己的理想之路;另一个就是,观众可以通过这部剧见证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物资匮乏到现在的高楼林立、物流发达、商品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她说道。

另一边,针对剧集中很多贴近当代社会的年轻化处理,余丁也有自己的理解。“当下的年轻人跟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其实前者看剧里面的年轻人,比如齐向前,其实能够在里面找到自己父辈的影子。这个戏并不是聚焦在某一个节点的具象的故事,而是充满怀旧情感,能够让当前的年轻人更多的感受或者感动的故事。” 

这也再次诠释了《美好的日子》的行业价值,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热爱的事业,但他们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是远离生活的遥远概念,而是他们祖辈们一生的写照。

正是这些为祖国奋斗的年轻人,书写了一个时代的底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重要时刻,《美好的日子》将上世纪50年代青年人为造铁路抛头颅洒热血的经历全盘展现出来,既记录了历史又能够让当代的年轻人珍惜今天的生活。

而也正是因为影视剧市场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像《美好的日子》一样,在记录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的影视剧,才让如今的年代剧、主旋律剧越来越多的被年轻人接受,我们也期待未来这一题材能够继续欣欣向荣,为当代年轻人指引精神方向。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短剧:2021年的救命稻草?!(分类赛道面面观)
【二】不是每家影视公司都能叫“公司”:影视公司还有必要存在吗(第二篇)
【三】影视公司还有必要存在吗?(第一篇)
【四】版权剧的曙光:《巡回检察组》跨越台网属性双S的诞生
【五】方寸之间演绎爱与梦想,《海洋之城》载着国产剧“出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