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缪斯的幻灭》第十章

 易安先生素心阁 2021-07-01


新的一期杂志马上就要出刊了。琳娜的到来使我变得忙碌了一些。从组稿到设计琳娜都在督战。在她的策划下,一改往期的风格,使得杂志内容更加小资,设计风格更偏年轻化和艺术化。

“颇有一种隐匿在大都市里的四合院那种味道!”这是老社长在看过初版后给出的评价。

琳娜亲自动手写了一篇《致繁华里的躁动》,文笔流畅自然,从都市生活写入小桥流水;从案头桌前写到情投意合;从凌乱浮夸写到修身养性,就像一滴甘露浸润当今城市快节奏人群干枯的心灵。我作为一方游子,在异乡生活,似乎从文中看到了被理解,被认可,被温暖。

另有一篇是她特约的自由撰稿人,蓉城电视台的美食编辑,写了一篇《味蕾蓉城》,还有就是在她指导下,我完成的专题——《开着SUV找童年》一篇关于车友记报道的文章。

设计上也在琳娜和乔禾双人的意见下,设计的很素雅,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摒弃了俗艳的彩色,给人十分温和舒适的感觉。

在出刊前一日,我再次收到司徒寄来的信。我真的猜不透他是一个怎样的怪人,上次和他的接触,我总觉得他也是一个凡人,不同的是他的思想很深邃,如同科学家一直追逐的黑洞一样,明知道它存在,却很难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就像空气中弥漫的各种物质,放在显微镜下清晰地看得清他,一旦离开显微镜,他又毫无踪迹。对于他的情感和过往,我开始好奇,我想变成一台显微镜,去探查他的思想,探查他天马行空的行为。

我相信他也有无可遁形的劣迹,有张皇无措的瞬间,这些一定会像一张白纸,看似洁白无暇,一旦开始仔细用它去书写每一行文字的时候,总能发现这张纸的压痕或污点。就像看似一张完美的蜘蛛网展现在阳光下,他可以网住苍蝇、飞蛾、蝴蝶,但是在每个深夜,我相信那只蜘蛛一定彻夜不休的缝补着他的网。人应该都是这样吧,深夜补着自己的网,互不干扰。

我怔了一会。看着他言简意赅的信,让我不由得想起那日在茶社与他交谈的画面,他像胸中有千言,启齿已忘言一般,说话间总有些吞吐,然后会用最凝练,富有文学色彩的说出来,和他交谈,如同沐浴三春晖。

他在信中写道:“启函问好,本期的杂志应该出版了吧,如不怕麻烦,还请照该信地址向我邮寄一本,邮费我已附信同来。再表谢意。”

随后在快件信封看到了一张百元大钞。

两天后我按照他给的地址,回邮了一本杂志。

连同杂志,我也附了一封短信。

看到你在宣兴,仿佛看到了故乡。

我开始怀疑自己来到蓉城的选择是否正确,很多人都喜欢说游子情,而在我看来,真正的游子情,是一种无归属感。其实我并不在意乡情与归属,只是有时候觉得孑然于世,像一场苦修,明明有很多的选择,但却选择了自虐。

我也不喜欢问对错,只是当学着去思考哲学的时候,俗世的情感却接踵而来,原先的思绪便被击溃,找寻不到哲学的蛛丝马迹,反而是人间的冷暖情长。宗教讲顿悟,真正的顿悟是不是隔开了人间?

我觉得这些事可能得自己慢慢理解,但接着上次的话题,我觉得你该是有你的看法和理解,我倒很愿意听你讲讲的。

我在信的末尾留下了我的邮箱和电话,并告知以后可以常联系。

但似乎司徒是在本能的略去了这些内容。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文件框里,总存在着司徒寄来的快件信。

有时一天两封,日期只相差一天。

琳娜在她主持的第一期杂志出刊后,举办了一场小型的读者见面会。特邀了几位蓉城很有影响力的编辑、作家,以及一些热心读者。我也很有幸,在她的监督下,六改其稿,最终定下了活动方案,并由销售部协助我,完成了这场活动的落地执行。

见面会地点选在了一家西餐厅,到场二十多位,他们彼此熟稔,气氛很是和谐。起初聊了些当下的杂志风格,之后转到了小资生活和生活品味上去,因为由琳娜主持,乔禾也带了些画油画的画家一起参加。在我看来这不像是一场读者见面会,更像是一场艺术交际冷餐会。

一下午的时间,大家兴尽而散,桌上散落着几本杂志,凌乱的摆着,有的上面还放着刀叉,酒杯,更有甚者将香槟撒在了书上。真是一桌狼藉。

我看到聚会期间谈笑风生的琳娜,光彩照人,落落大方,举止典雅。但当送完宾客,看到最后的狼藉时,她轻咬着嘴唇,眼神里充满失落。但她仍不失优雅的端着一杯纯净水,靠在桌边细品着。

乔禾走上前,殷勤的给琳娜揉着肩,说着辛苦了。

一不小心他碰翻了一个高脚杯,残存的红酒泼洒着淋在了旁边放着的杂志。琳娜正要去拿开那本杂志,乔禾却抢先一步,扶起酒杯,满脸堆笑的说:“没事没事,碎了也不要紧,几十块钱的东西。”

琳娜缩回了手,更显疲态,冲我说了句:“今天辛苦了!”

我想此刻的琳娜,并非那么累,它如同皎洁的明月照着大地,始终散发着它亘古的光芒,她不会为寂夜或阴云而驻留,在她的世界里,自我可能是一切的根源。当她看到乔禾打翻酒杯,洒在杂志上毫无所谓的样子,才是击中她脆弱的地方,神圣,若没有敬畏,那么神圣也不能称之为神圣。垮下来的不是她的心情,而是她的自尊。

转身向外走去。乔禾略胖的身躯快步的跟着,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琳娜的肩上,他们离去的背影逐渐被窗外的灯红酒绿所取代。

世间的灵魂多么有趣,有的清灵的像一汪圣水,有的平凡的如一杯开水。交融的究竟是灵魂本体还是灵魂本体之上的东西?或许这个问题,就像是,人,究竟是看肉体还是看灵魂。

世间,千万种解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