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佳方荟萃〗中医祛痰的五大方剂
2021-07-02 | 阅:  转:  |  分享 
  
【佳方荟萃】中医祛痰的五大方剂咳嗽有痰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有的时候痰多而且不容易好,很是影响生活和学习,其实治疗痰多的妙方很多。下面就跟小编
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痰多的方剂有哪些?怎么样治疗能快速见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中医祛痰经典方剂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
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两味主
药(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
性,共同组成此化痰经验方。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两个穴位。祛痰的穴位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
,又能化无形之痰。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按摩方法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柔和、渗透,就相当于
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
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
痞满;痰在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
,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中医有“
见痰休治痰”之说。生痰之源有寒、热、燥、湿、风、郁、虚之别,风又有外风、内风(肝风内动)之异,虚也有心、肺、脾、肾的不同。当坚持辨
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方为上策。治痰当调气。尽管痰证的表现千奇百怪,但痰的产生与气机不调有关系。常用的化痰药物贝母。《五十二病方》中
亦记载有常用的化痰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中医辨证治痰多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1、寒痰由
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
仁10克,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2、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
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6克,荆芥6克,10克,l0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0克,银花12克。3、热痰由热邪侵
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
草5克,生石膏30克,10克,杏仁10克,胆星6克。4、湿痰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
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l0克,5克,杏仁10克,苡仁15
克,苍白术各10克。5、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
15克,天麦冬各l0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中医教你咳嗽痰多的有效护理办法
咳嗽同时有高热症状时,睡觉时垫一个冰枕头可缓解,也可用冷手巾敷额头,洗个冷水澡也不错;只是单纯的咳嗽严重,就要注意休息和保暖,寒冷
的冬天,要带好围巾,多喝热水,不要去空间不流通或太过干燥的地方;如果咳嗽咳到呼吸困难的程度,要马上准备氧气袋给氧,否则会发生意外。
结语:通过以上的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治疗痰多的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治疗痰多的没有什么副作用,还可以按摩治疗。以上介绍的相对应的各种情况的症状都有治疗方剂,有这类症状的可以试试。来源:三九养生堂
献花(0)
+1
(本文系长庚书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