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栽植前1-2月进行深耕地,深度60-100cm,土壤需深耕40-50cm,施入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料基肥(建议饼肥),切忌施用生肥。种植前需撒入杀菌、杀虫的药。 2、 栽植地选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南方雨水大需起垄,起垄高度根部地区雨水量而定。 3、 栽前芍药用甲基托布津700倍加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的混合浸泡20min处理,以防病虫害。 4、 芍药栽种时,应使根部自然舒展不可卷屈,完全舒展地放于穴中,当填细土至1/2时,轻提苗木并上提苗株,使根系与土壤结合紧密。再将土填平,用木棍捣诗。 5、 栽植深度应使根茎与土面平齐或稍低为宜,所在芽在土面以下2-4cm之内,不宜过深过浅,栽的太深芽不易萌发出土,即使出芽,生长发育也不旺盛;太浅则植株越冬时易受冻害。用土堆起10cm左右的土堆,以防寒保墒,也起标志和保护作用。 6、 浇水:视土壤墒情,若土壤湿润,栽后可不浇水。一般应栽后即浇一次透水。如春季芽开始萌动以后,如果长时间不下雨,浇水一次。冬季土壤封冻时浇一遍防冻水。 7、 施肥:芍药富肥,少有过肥之害。除栽植前施用基肥外,每年可追肥3次,最好在雨后或配合浇水进行,第一次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即春天幼苗出土展叶后,为施'花肥’,目的是促使植株茁壮成长,为花蕾发育和开花补充大量肥分,注意适当加大磷钾肥的成分,以有机氮肥和磷肥为主。 第二次在花后肥,即'芽肥’,芍药开花后,大量消耗体内的养分,又要进行花芽分化和芽体发育,此次以速效性复合肥为主。 第三次在秋后冻封前,中耕除草后施入,结合灌冻水,以长效肥为主,施入腐熟的饼肥及复合肥料。 8、 除草:栽后次年芽出土后,立即中耕除草,生长期要进行中耕除草7-8次,深锄与浅锄相结合,松土伴随除草。一般开花前除草两三次,花后每月一两次,7、8月高温雷雨季节,应停止中耕除草。暴雨时及时排水,下雨或浇水后待土壤略干即锄地松土,锄地深度5-10cm。 9、 摘侧蕾:芍药除顶端着生花蕾外,近顶端叶处常有3-4个侧蕾,为了顶蕾花大色艳,应在花蕾显现后摘掉侧蕾,使养分集中于定蕾。 10、修剪:10月下旬后,地上茎叶逐渐变黄枯干,应及时除去繁枝赘芽,枯枝,病虫枝,保持植株有均衡适量的枝条和美观的株行,使其通风透光。霜降之后,芍药的茎秆,叶子枯萎脱落,此时应将芍药的茎秆剪割,叶子扫除,所有的枯叶集中烧毁。然后,冬天土壤封冻前浇透水,施肥,堆土保墒,防寒越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