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国小镇,游客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已“出圈”的“童话世界 - 科尔马”、“香水之都 - 格拉斯”,又或者是“莫奈花园 - 吉维尼”。 事实上,法国人偏爱散落在自然中的小型村镇。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中央”、“大区”、“省”和“市镇”四个等级,“镇”和“村”都只是习惯性的说法,而非正式的行政建制单位,因此我们常说的“小镇”,在法国约指规模较小的市镇或有一定聚集度的村落。
“法国人最爱乡村”(Le village préféré des Français)选举活动可以说是小镇界的“法国小姐”选美比赛,它始创于2012年,每年由各大区分别推举出一个候选村镇后,民众通过电话和网络等多种方式投票,选出当年的“最爱”,并在暑假开始前进行公布。
它位于布列塔尼大区东部,坐落在山丘之中,占地面积为1.22平方公里;仅在当年12月份,这个人口只有500多人的小镇就迎来了15万游客。 这个原来如此隐秘的角落可以迅速“蹿红”,究竟是何原因呢? ▲ 1793年罗什福尔昂泰尔保卫战画作
![]() ![]() ![]() ▲ 罗镇的历史古迹 ![]() ![]() ▲ 罗镇的地方发展规划图 ![]()
![]() ▲ 罗镇的保护区规划图 ![]()
![]() ![]() ▲ 罗镇的品牌标签 罗镇一共获得了四个标签:
![]() ▲ 罗镇的艺术家和工匠之路线路图 ![]() ▲ 罗镇的手工艺人和作坊 ![]() 1、保持自身特色 欧洲的大量市镇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大部分地区都能拥有并且保留属于自己的独特风貌。 ▲ 罗镇的历史古迹 以法国为例:大多数城镇都有至少几百年的历史,在老城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修补、更新、完善,舍得慢慢地变化,珍惜历史的印记,才形成了如今的风貌。 原汁原味的保留数百年的积累,重视自身特色的风貌和气质,强调适在地条件的发展之路,把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才是避免千镇一面的应有之道。 2、重视多方参与 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套完整的实施步骤,并且覆盖了尽可能多的社会群体。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指导,从法规编制、文物登录、到民众教育、宣传推广,都有详细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手段。 广大民众通过培训教育、讲座参观、志愿者等活动对文化遗产增加了认识和认同感。通过多方的参与和良性互动,不断推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3、强调以人为本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关注遗产价值,更要关注人。 将文化遗产作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一方面可以吸引投资,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家族传承,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公众参与,使得当地居民建立文化自信。 这使得“文化”和“遗产”不再是远离民众日常语境的精英化概念,而是更加亲民和贴近大众生活。只有这样,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意义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 结 语 — ![]()
![]() 本期视觉设计:优曼(上海)创意策划有限公司 本文策划:UMa · Diego 图文编辑:UMa · 优曼君 责任编辑:UMa · Allis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