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孩子就是为了“养儿防老”,当你的孩子究竟是倒了什么霉?

 百万码字姬 2021-07-02

随着人的观念变得多样化,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婚、或者结婚之后不生孩子。

而长辈就会很着急:

“人怎么可以不结婚不生孩子呢,你现在这样想还是太年轻,等你以后老了,没有孩子谁来照顾你?”

“结婚生孩子是为了将来老了有人照顾”——我们今天来就分析一下这个观点。

在“养儿防老”的语境中,子女不是人,而是工具

小编个人认为:

一对成年人,生育子女之后,对子女负责任,把子女安全地养大,让ta接受教育,是父母的义务,是为人父母的本分,应当做到的事情。

这不是我规定的,你去看看全人类不管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这样实行的。

但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中,似乎有这样一个观念:

父母生养孩子,付出时间、金钱和精力,然后孩子就欠了父母天大的恩情,你就必须报答。

而且这个报答是无条件的,哪怕子女在原生家庭里受尽委屈,也逃不过一个“孝”字的勒索。

更让人感到不解的是:

部分父母对子女在回报质量上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他们曾经的付出。

比方说大部分父母各方面都很普通,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也是普通水准,但是却对孩子的未来有着极高的期待。

部分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基因变异的人上人,出人头地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果子女做不到,那就是不孝,没本事,没出息,辜负了父母这么多年含辛茹苦的培养,子女就欠父母的。

这个逻辑常常让人感到混乱:

仔细想想,生孩子不是父母这两名成年人的决定和意愿吗?

生孩子,不是你们决定要生的吗?

怎么到头来,反而成了子女欠父母的了呢?

子女究竟欠父母什么债了呢?

说到生娃的动机和理由,可能有些父母会说:

“我生孩子,是因为周围别人都生孩子,我不生,别人会说闲话。

孩子出生之后,我的事业、健康都受到了影响,我付出了很多很多……”

即使一开始生孩子并非你所愿,但依然是“冤有头债有主”。

社会、家庭、周围环境强加给你的压力,你去找他们理论。

但这并不能说明,你就是孩子的“债权人”啊。

如果从这个逻辑出发,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那些从一开始就打定了“养儿防老”这个观念而生孩子的父母,他们一开始就是把孩子当成是养老的工具人。

我有个朋友,就常年生活在父母这样的PUA里。

朋友在4岁左右的时候染上一场严重的病毒性感冒,生命一度危在旦夕。

据说当年他父母抱着奄奄一息的他,坐了两个通宵的绿皮火车,去找了省城最好的儿科医生,终于把孩子从死神那里抢了回来。

父母连着两个星期,两人都没去上班,通宵达旦、衣不解带地在医院照顾他。

就这件事,你知道他父母反复拿出来说了多少年吗?

整整30年。

朋友现在34岁了,几乎每次,他只要跟父母稍微闹个矛盾,母亲就痛哭流涕:

“你知道你4岁那年差点病死了吗?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怎么救你的,如今你翅膀硬了,你这样气我们……”

这招很有用。

朋友每次听到这话,内心的愧疚使然,就让他不断地放弃自己的想法,听从父母的摆布。

原本成绩能上外省的985,最后他读了一个省内的二本;

有个南方大城市的绝佳工作机会来挖他,他没去,因为父母希望他留在当地照顾他们,为什么?——“我们就你一个儿子啊!”

谈了个各方面条件极为优越的女朋友,只因为母亲说了一句“我请大师算过了,我和她八字不合”——这理由真的让人无语,儿媳妇又不跟你这个婆婆过日子!

于是现在,朋友在小城一家公司打工,月薪三千五,30多岁了没房没车没对象,至今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这么多年过去,朋友的父母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操纵,几乎把孩子的人生都毁了。

但他们还是会嘴硬:

“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就比什么都强。”

好吧……

这对父母控制儿子最厉害的杀手锏,就是他4岁时的那场几乎夺去他生命的感冒。

可是仔细想想:

  1. 一个4岁的孩子,一场普通感冒活生生的拖成病危,这难道不是父母照顾的失误吗?如果我是做父母的,往后岁月里提到这件事,我心里只会有自责,绝不会拿来做道德绑架孩子的筹码;

2,孩子病成那样,作为父母全力以赴不顾一切的照顾,那不是义务吗?如果你不这么做,才不正常好吧?难道“照顾病重的亲生孩子”这种事,还得给做父母的颁个大奖不成?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父母并不把孩子真的“当人”看。

“孝”这个字拆开来看很有意思。

下面是一个“子”字,上面是老人的“老”的上半部分。

就是说,作为子女,你要行“孝道”,就得把头深深低下,把后背拱成虾米的形状,放弃自己的规划,以自己的人生幸福为代价,去无条件地侍奉老一辈。

我越来越觉得:

“孝”的概念,在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束缚着年轻人,让很多年轻人为了这个字而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也抛弃了自己未来很多的可能性。

那些陷入无条件“孝道”思维的年轻人,很难说ta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更多的则是沦为给父母养老的“工具人”。

就像很多人经常说的“没有不希望孩子幸福的父母”,同样,作为子女,我们也希望父母能够幸福,也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来自子女的爱。

但父母子女之间的“爱”,须得是人和人之间的“爱”,而非畸形的“人和工具”的关系。

结语

你生孩子是为了养儿防老吗?你被父母当做工具人了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