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成为学生的榜样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1-07-02

    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幸,就是教师的命令、指示、要求提得太多,如果儿童,特别是少年,从教育者那里听到的总是命令,他的精神就会受到束缚,而孩子们是多不愿意受束缚啊!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第765

    不得不说,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真是一针见血,虽然是他很久以前写下的文字,但是我们现在看来依然觉得振聋发聩。而今,命令指示过多依然是我们教育的一大不幸。我们很多老师的学生观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在这些老师的眼里,学生就是一个容器,是一台没有任何感情的机器,也没有任何的情感、诉求,我们“理想”中的学生是只知道执行命令,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喜欢自主决定做什么,讨厌被压迫着去做什么,这也是人的天性,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老师忘记了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一基本常识。故而我们只会对着学生发号施令,对不执行命令的学生进行责怪和惩罚,这是教育的一大不幸。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减少这种不幸?如何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进而成为学生的榜样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以下几点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建议:

    对人的态度。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师生之间的亲疏。如果我们对待学生是冷冰冰的,把学生视为麻烦的来源,那么我们是不可能成为学生朋友的,我们收获的只是学生的疏离感。我认为和学生相处其实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巧,我们只需要把学生当成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平时和朋友怎么说话的,把学生也视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发号施令的人,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变化。人格上,所有人都是平等。

    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表现出来。青少年是求知欲旺盛的时期,这个时候对新东西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我们老师需要经常有新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既可以是新的理念、想法,也可以是新的做法,只要是学生之前没有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就能收获学生的认同感。这就需要我们自身保持学习,既包括科学理论的学习,也包括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有足够的储备,才能运用的灵活自如。这一点可以体现在我过去一个学期的带班理念上,我们的很多做法是其他班所没有的,其他班的学生之前也是闻所未闻的,但是我都一项一项地在我班施行。别人看来,我班喜欢折腾,但是身在其中,你会发现只有多“折腾”,班级才会有活力,并且对提高学生成绩是有帮助的。

    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关于阅读、学习这一块,我也写过很多文章论述这一点。无论是教学还是育人,多学习是有利无弊的。只有知道的更多,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立场开展教育。很难想象一个精神匮乏的心灵如何去面对学生。

    教师的理想。教师要和学生有共同的理想,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一个把为他人做奉献视为自己最高心愿的教师,才是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才能造就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P768)任何技术的运用都是为了使它的对象有裨益,教育技术也是如此,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有益。我们只有怀着这个初心去工作,才能真正赢得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