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汉字课走进济南市市中区望岳路小学:仓颉管过仓库吗?

 xianfengdui111 2021-07-0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静 孙远明

6月24日19:00,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壹点号直播课堂新一期《趣味汉字课》如约播出。本期节目中,汉字研究达人吴永亮老师走进济南市中区望岳路小学,为四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幽默风趣的汉字课。

本期内容是《趣味汉字课:循着地名去认字》系列的第一期,吴老师围绕仓颉造字的故事展开,趣味解说了汉字的起源,由此还引申出仓颉管没管过仓库的探讨。课堂上,气氛活跃,同学们畅所欲言,与吴老师积极互动,表现出良好的语文知识储备和传统文化素;直播间里,网友热情参与,留言互动,仅在新浪直播平台上就有9200多个点赞。据统计,本期直播全网总点击达到25万。

一提起汉字的起源,人们立马会想到仓颉。仓颉为何姓仓呢,难道他最初是管仓库的吗?节目一开始,吴永亮老师就向同学们抛出了这个问题。几千年前,随着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深入,结绳、绘画记事已满足不了需要,于是黄帝就派他的史官去造字。史官广纳博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最后造出了汉字。黄帝一高兴,赏给史官一个姓,就是“倉庫”的“倉”。“因为仓颉创制了汉字,为后世的中华文化立下不朽功勋,可谓中华大家庭精神文化仓库的大管家啊。你说仓颉算不算管过仓库呢?”

由仓库说开来,吴老师讲了“仓”字的起源。“仓”字的甲骨文属于象形字,上为仓顶,中为进出的门,下为仓体。繁体字“倉”整字拆开来就是:人下一君。“人”指的是黄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光从赐姓“仓”,就能看出黄帝对仓颉有多重视了。

不光“仓”字厉害,“颉”也不一般。“颉”是个会意字,篆文从頁从吉(表挺拔,兼表声),表示颈脖挺直之人,寓意此人正直有担当。吴老师向同学们格外强调,“颉是个多音字。读xié时,指小鸟上下翻飞,还用作姓。读jié时,常用于人名,形象代言人非仓颉莫属。千万不能搞错了。”

《淮南子·本经训》里记载,仓颉造出了汉字,一时间,“天雨粟,鬼夜哭”。吴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怪事,同学们踊跃回答,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讨论。有的说是因为上天为了奖励仓颉造出汉字才下粮食,有的说文字创造出来后,妖魔鬼怪的坏事再也无处隐藏,所以害怕得整夜哭泣。吴老师对同学们善于思考、广泛阅读给予肯定,他总结道:“总而言之,文字非同小可,具有惊天动地的神奇力量。”

传说,仓颉天生异相,长有四只眼睛。古代人认为,这象征着吉利和富贵,是一种帝王之相;而现代医学却说这是“白内障”的前兆。对此,吴老师有独到的见解:造字太难了,仓颉需要时刻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实在是太费眼了。于是后人就把他想象成长了四只眼睛,实际上是为了褒奖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有多难呢?吴老师举了个例子——“进”。

“辶”表示行动,用什么动物加上“辶”才能表示前进呢?正当仓颉苦恼的时候,他惊奇地看到,地面上麻雀只会往前蹦,不会往后退,要想向相反方向去,只能跳着掉过头来再蹦。于是,就有了“隹+辶=進”。“隹”读zhuī,古书上指短尾巴鸟(长尾巴鸟用“鳥”),麻雀是隹的形象代言人。吴老师感慨,仓颉造字是多么精准啊!

新中国汉字简化时,将進简化为进,“进”确实是好认好写好记好读,但是“進”字蕴藏的意思给整丢了。

本期汉字系列是“循着地名去认字”,那仓颉与太仓有联系吗?吴老师解释说,太仓之名,传因春秋吴王置仓于此而得名。早在元明时期,太仓就是重要的海港和商埠,史称“六国码头”,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由此扬帆起锚。明弘治十年(1497)建太仓州。民国元年(1912)定名太仓县。1993年3月,撤县建太仓市。

太,大也。仓,粮仓。这就有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古话。吴老师由此引申出来仓库的三种叫法:仓、囷、廪。

本期趣味汉字课结束后,济南市市中区望岳路小学校长张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张立校长表示,我们虽然生活在汉字的世界里,然而“只认字不识字”的现象却很普遍,不仅学生,就连家长和老师,很多也只是知道汉字的字形字音,而对汉字的渊源和背后的故事不了解。“这就需要像吴老师这样的汉字专家把高深的知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语言,深入浅出地将给孩子们听,让他们爱上汉字。”

张校长对“趣味汉字课”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知晓了汉字本义后,孩子们不仅会少写错别字,还会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让汉字研究专家与孩子们面对面,通过直播课的形式趣味解读汉字,不仅能让汉字“活”起来,还能使孩子们从文化之根上受到教育,从而达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效果。

据了解,济南市市中区望岳路小学建校四年来,一直重视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汉字认读。在这方面,学校也做了一些探索与创新。张立校长介绍,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律,让孩子们 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主要通过韵律和基本字带字两种方式,音、形、义结合,引导孩子们认字,并初见成效。此外,张立校长主持的“诵读识字 自主读写”教学实践研究,2018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还常常举办“甲骨文巡回演讲”“汉字文化我来讲”等活动,让学生登上讲台当“讲师”,一起走进汉字文化的世界,了解汉字由古至今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